【摘要】護理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向合格護理人員轉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目前,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的效果,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并找出相應解決對策,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護理專業(yè) 臨床實習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235-01
護理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向合格護理人員轉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臨床實習階段,能否熟練的掌握各項護理基本操作技能,能否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都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目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不足,直接影響了臨床實習的質量和效果,嚴重制約了護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并找出對策,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階段存在的問題
1.面對臨床實習,認識不足。
很多護理專業(yè)的實習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不熟悉本專業(yè)實習大綱,對整個護理實習過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對實習醫(yī)院的帶教環(huán)境和帶教方式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很多學生對臨床實習沒有形成清晰的概念,一旦進入實習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很多學生在進入實習階段后會發(fā)現臨床實習和他們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出入,很多學生在實習之前都認為臨床實習階段學習的應該都是“高、精、尖”的知識,真正進入實習后才發(fā)現,學的和做的最多的還是諸如鋪床、疊被、量血壓等基礎護理工作。還有的同學適應不了校園學習環(huán)境和醫(yī)院帶教環(huán)境的轉變,帶教老師不主動教,學生就不會主動問、主動學。很多學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會逐漸變得焦慮,對臨床實習缺乏興趣,甚至產生提前終止實習的想法。
2.面對臨床實習,思想上準備不足。
大多數護理專業(yè)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會感到很期待、很興奮。她們會幻想自己成為白衣天使的樣子,會為自己有機會為病人服務,為病人解除痛苦而高興,但她們確忽略了在臨床一線需要面對和克服的各種困難,在思想上準備不足。例如,很多學生下到臨床一線后會發(fā)現臨床護理工作特別辛苦,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因為是直接面對病人,所以必須要時刻集中注意力,特別遇到晚夜班時更是難以迅速適應,很多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厭學心理,更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改行”的想法。還有的同學對醫(yī)患關系的現狀認識不清,醫(yī)患溝通能力較弱,發(fā)生醫(yī)患矛盾時無法從容應對,在面對病人的刁難時覺得難以置信,無法理解,有的甚至和病人發(fā)生激烈爭吵。思想上的準備不足會直接導致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無法迅速的、從容的應對,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對學生的臨床實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3.面對臨床實習,能力上準備不足。
護理專業(yè)學生在校期間多以基礎理論學習為主,缺乏臨床經驗,操作技能差。相當一部分實習護士不能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不敢動手,無法迅速的融入到實習工作中去;大部分學生法律意識淡漠,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對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等名詞只聞其名,不知其意,缺乏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能力。此外,部分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不強,不管是在和帶教老師的人際交往過程中,還是在和患者的溝通交流中都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不足都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在實習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對策
1.加強學生實習前的崗前培訓。
(1)組織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yè)教師對即將開始臨床實習的班級進行專業(yè)培訓,從醫(yī)院環(huán)境、實習大綱、科室設置、工作內容、醫(yī)患關系、預期困難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讓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對整個實習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針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從容的應對各種挑戰(zhàn)。
(2)充分重視老師的思想引領作用,組織輔導員和實習主管部門管理老師對學生開展專題實習講座,針對往屆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真人真事為載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就業(yè)觀。
2.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
(1)注重思想引導,讓學生深刻理解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在護理職業(yè)生涯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護理操作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在校實驗課、學生見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學生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護理操作水平。
(2)加強法律、法規(guī)教育,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程和講座讓學生熟悉常見的與醫(y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學會用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努力提高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通過在校期間開展一系列的專題講座,將人際交往溝通方面的知識技巧傳授給學生,再結合相關的主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將知識技巧轉化為自身的溝通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水平。
通過針對性的崗前培訓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對臨床實習認識的水平、有助于解決學生面對臨床實習時出現的思想準備和能力準備不足的情況,提高學生臨床實習的質量和效果,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素美.當前護理實習生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1).
[2]趙懷連.護理實習生帶教體會[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14) .
作者簡介:
唐敏,男,1985年9月出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初級,實習管理干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