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美秀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成長,加強聽說讀寫與思考、想象、感悟等的有機結合,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為學生語文技能發(fā)展提供平臺。
關鍵詞:朗讀;想象;寫作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設讀、想、寫的機會,激活孩子的思維,使得他們的語言在讀書的過程中變得豐厚,情感在想象的過程中變得豐富,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變得扎實,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優(yōu)化閱讀教學。
一、導讀,激發(fā)學生情感
語文課堂情感的交流,離不開文本,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我抓住感情主線,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作者的表達方法,在讀中悟情、動情、入情,與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鳴,以達到“情文相生”的目標。對于描繪小鹿可愛神態(tài)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驗,談談讀后的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讓學生欣賞、品味、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在反復讀中體會作者的熱愛之情。
朗讀是閱讀活動的起點,是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活動,通過有感情朗讀能把書面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鮮明的形象、豐富的感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再見了,親人》一文,贊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教學時要指導學生讀出中朝人民的深情及對親人的惜別之情,“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這是一位非常剛強的姑娘,在自己的媽媽為了救志愿軍老王跟敵人同歸于盡時不曾落淚的姑娘,而今天在與志愿軍惜別時,卻落淚了,為了使小姑娘不再落淚難過,要求學生朗讀時,要面帶微笑,速度可以稍慢,讀出大哥們對小妹的安慰之情。課文的最后兩句,重復“再見了”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發(fā)自心底的呼聲,要一句比一句讀得緩慢、深沉,加重語氣,讀出難舍難分的依戀之情。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達到培養(yǎng)語感、學習表達的目的。
二、導想,啟發(fā)學生思維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朗讀能發(fā)展小學生思維,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只有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才能使他們想象出一幅幅畫面。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生活在當今社會的孩子很難理解課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及思想內容。為了讓學生的思想感情融入文章所描繪的意境中去,導入新課后,我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用不同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想象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慘遭遇,讀完后,許多稚嫩的臉上似乎籠罩上一層陰云,露出同情的表情,腦海中浮現出小女孩那種形單影孤的形象。
《草船借箭》這篇文章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許多處,但只有這個地方(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寫到了諸葛亮的笑,這時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聯(lián)想,諸葛亮在笑誰呢?有的學生說從“魯肅吃了一驚”這句話我體會到諸葛亮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幽默的笑;有的學生說,從“曹操一定不敢派兵”這句話我體會到諸葛亮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輕蔑的笑……學生通過文本內容展開聯(lián)想,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而且對諸葛亮神機妙算、聰明睿智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在文章的留白處展開聯(lián)想,設計巧妙的問題,不僅能讓學生體味到文本中語言的含蓄,而且能夠拓展和加深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
三、導寫,訓練學生習作
葉圣陶說:理解之后必能運用,讀是閱讀的基礎,運用才是學習的目的。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讀中悟寫,從讀學寫,由句到段到篇,課文中往往有許多空白點,或者有一些概寫之處,用筆把空白點補出來,使概寫的地方具體起來,就是想象練筆。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第一段中的第二句話提到伽利略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但沒有具體寫他怎么辦,也沒有舉例說明,鑒于此,便可設計一個練筆,具體說說伽利略是怎么辦的,或者在辯論家的后面用上“一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言雖盡卻意未止、讓人回味無窮的情節(jié),在教學這些課文時,就可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按照文章的思路進行合理想象,續(xù)寫故事,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知感悟。如《凡卡》這篇課文的結尾,余意未盡,含義深長,我先引導學生討論:凡卡的爺爺是否收到信?假如他爺爺收到信,凡卡的命運將怎樣?假如沒收到信,凡卡的命運又會怎么樣?讓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暢所欲言,最后讓學生以凡卡的悲慘命運為題續(xù)寫一篇符合情節(jié)發(fā)展的故事。
參考文獻:
[1]吳喜紅.抓關鍵詞:提升閱讀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7(2).
[2]程秀.淺談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朗讀[J].赤子(上中旬),2016(22).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