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與原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共同組成了“四能”。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四能”,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幾點做法: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質疑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只有學生不怕了,才會站起來提出他們腦中一盤盤旋著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才會接踵而至。其次,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他能夠提出問題的現實背景和情境,有了這樣具體情境的支撐,學生才有了提出問題的抓手,才能夠發(fā)現數量之間的關系或矛盾,近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1、在教學中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已知信息,根據已知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2、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因學生學習產生需要提問的問題情境,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會問、會思,從而發(fā)展學生思維。
例如:《長方形面積》一課,通過讓學生在長方形里擺1平方厘米的紙片,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老師給的紙片不夠,問:“怎么辦?”老師告訴學生紙片沒有了,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經過思考,論證,操作,發(fā)現只擺一行一列就可以了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從而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探索、猜想、發(fā)現,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構成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問題,為學生積極思維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讓每個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發(fā)展。如在教學“進位加法”時,當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時,怎么辦?教師先不說,鼓勵學生自己質疑、自己來討論解決。在努力尋找答案的同時,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也隨之逐步提高。
二、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方法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讓學生敢問、想問、好問,還要讓學生會問,而不是隨便亂問。教師應當先提供“問”的示范,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方法、技巧,并給予適當的點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可引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
1、概念性問題: “什么是百分數?百分數是分數嗎?80%表示什么意思?”
2、運用性問題:如“百分數有什么用?”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上,可通過實例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問。如:在復習分數應用題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補充問題的應用題:“飼養(yǎng)場買來黑兔9只,白兔36只,……?”并鼓勵學生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提出不同的問題。思考之后學生提出:“黑兔是白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是黑兔的幾倍?黑兔比白兔少幾分之幾?白兔比黑兔多百分之幾?白兔占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黑兔占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短短幾分鐘,沒有經過老師任何提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得出了6個問題。學生既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地講解好得多。
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積極設想與創(chuàng)新
讓學生運用已學到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大膽的設想與創(chuàng)新,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與提高。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指導學生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過的長方形,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并啟發(fā)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使得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得更深刻。
2、積極思考。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留出一份自由自在進行思考的空間。例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我提出一個問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除了用割補法把它轉化為長方形以外,還可以有其它方法嗎?”大家的興致很高,很快得出了其它方法。這時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其它方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思考,造成了懸念,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去進一步思考、嘗試,從而鞏固了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學習。
四、重視解題的回顧與反思
在數學解題過程中,解決問題以后,再回過頭來對自己的解題活動加以回顧與探討、分析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是數學解題過程的最后階段,也是對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最有意義的階段。
解題教學的目的并不單純?yōu)榱饲蟮脝栴}的結果,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而這一教學目的恰恰主要通過回顧解題的教學來實現。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解題的回顧,與學生一起對解題的結果和解法進行細致的分析,對解題的主要思想、關鍵因素和同一類型問題的解法進行概括,可以幫助學生從解題中總結出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將它們用到新的問題中去,成為以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
總之,在新課程下,為了更好的增強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更要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學習中探究,使學生自主、和諧、全面地發(fā)展。
徐文靜,女,中國共產黨員,小學高級教師,現任雙鴨山農場小學副校長。曾先后被評為“總局級模范教師”、“總局級骨干教師”管理局級“勞動模范”、“管理局名師”,省“十一五”課題《數學學習方式的策略與研究》課題實驗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