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郎
【關鍵詞】 德育;學校;家庭;培訓;資源;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24—01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成效如何,將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目前,困擾農村中小學育人質量提升的突出問題是德育工作實效性不強,對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意識培養(yǎng)不夠。如何提高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效,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是擺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現實問題。結合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筆者就這一問題做一些嘗試性探討。
一、存在的問題
1. 學校教育低效。一是課程內容單純。多數農村學校重智育、輕德育,課程設置缺少明確的德育目標和任務,不能在各科教學中很好地滲透德育教育,課程育人作用發(fā)揮不夠。二是師資力量薄弱。農村中小學無專職德育教師,在互聯(lián)網信息的沖擊下,學生道德素質的變化往往超出了教師的應對能力,影響德育效果。三是評價機制不全。對德育工作重視不夠,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沒有把德育工作成效列入教師業(yè)績考評序列。
2. 家庭教育低能。一是養(yǎng)成教育習慣差。在目前的人口狀況下,農村中小學獨生子女較多,家長溺愛現象比較普遍,孩子容易養(yǎng)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等不良習慣。二是家長能力素質低。農村家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教育規(guī)律缺乏科學的認知和理解,很難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學生習慣養(yǎng)成。三是隔代管理問題多。家長外出務工,留守孩子較多,他們離開父母,失去了應有的關愛和管護,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養(yǎng)成不良習慣。
3. 學生行為任性。一是厭學情緒濃厚。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自主發(fā)展意識淡薄,老師、家長不督促,不會主動去學習、去鍛煉,歸根結底還是德育教育沒搞好,思想認識出了問題。二是文明禮儀欠缺。一些學生不尊敬師長,不理解父母疾苦,愛和同學比吃穿,愛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沒有養(yǎng)成誠信做人的習慣。三是自我意識強烈。一些學生自私、任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跟家長撒謊要錢胡亂揮霍,有的撿到錢物不交老師,價值觀發(fā)生了扭曲。
二、思考與對策
1. 加強學習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理清思路,切實抓好德育工作。要建立多層次的培訓計劃,通過學習培訓、讀書研討、主題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培養(yǎng)、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體教師德育工作水平,促使大家齊心協(xié)力搞好德育工作。同時,要充分發(fā)揮科任教師、團支部、少先隊在德育工作中的協(xié)作職能,努力開創(chuàng)全校師生人人重視德育、個個關心孩子成長的良好局面。
2. 挖掘有利資源,拓寬育人途徑。一是挖掘學科資源。落實德育滲透功能,把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有效運用語文、政史、藝術教育等德育資源豐富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知恩圖報的品質。二是挖掘校內資源。在美化環(huán)境、開展活動、組織鍛煉的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優(yōu)化育人氛圍。三是利用校外資源。積極創(chuàng)建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勞動教育等德育活動基地,定期開展活動,促使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道德品質。
3. 優(yōu)化工作措施,提高德育實效。一要創(chuàng)新德育方式。在充分發(fā)揮課堂育人主陣地作用的同時,加強課內外結合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鍛煉,磨礪意志,形成品質,提升德育工作實效。二要樹立榜樣典型?!昂脤W生是夸出來的”。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多表揚習慣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成為眾多學生效仿的對象,引領學生群體發(fā)展。三要加強熏陶影響。通過舉辦志愿者活動、輪流做班干部、紅領巾監(jiān)督崗等教育活動,增強學生集體觀念和擔當意識,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受到熏陶感染。
4. 構建關愛網絡,形成育人合力。一要加強家校協(xié)作。通過建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座談會、建立家校聯(lián)系卡等方式,將家長吸引到學校教育行列之中,提升教育合力。二要重視法紀教育。積極與司法部門聯(lián)系,聘請法制教育輔導員,通過舉辦知識競賽、以案說法等活動,讓法制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三要抓住關鍵節(jié)點。在“清明”、“六一”、“ 國慶”、“元旦”等重大紀念日,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扶弱助困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
5. 完善評價機制,推動長效發(fā)展。一是建立德育考評細則。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讓每個崗位都有具體評價細則,都能有機滲透德育內容,確保每位教師的德育工作都能得到客觀評價。二是改進教師評價方式。加大德育在教師年度工作考評中的權重,在授課評課中把德育因素列為主要內容之一,力爭使德育教育因素滲透進教學每一環(huán)節(jié)。三是改進學生評介方式。組織開展“誠信星”“孝親星”“勤學星”等德育明星評選活動,加強激勵引導,促使學校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