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河南 南陽 4735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
李 艷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河南 南陽 473500)
目的探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方法對2013年5~12月方便抽取的住院8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92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調(diào)查問卷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疾病相關資料、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與社會支持量表。結果老年慢性心衰患者PSQI總分平均得分(14.84±2.518)分,社會支持總分平均分(29.46±5.004)分。單因素分析和回歸分析顯示婚姻、年齡、心功能級別(NYHA)、并發(fā)癥數(shù)量與社會支持(主觀支持)為PSQI總分的影響因素(F=8.374,R2=0.298,P<0.01)。在其他變量被控制的前提下,仍顯示社會支持量表中主觀支持維度可增加回歸模型對睡眠總分的預測力(ΔR2=0.079,△F=7.827)。結論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礙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單身、心功能分級高與并發(fā)癥數(shù)量多的老年患者,同時加強社會支持,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高其睡眠質(zhì)量。
慢性心力衰竭;睡眠障礙;社會支持
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長期備受疾病的折磨,睡眠障礙發(fā)生率極高,周而復始,睡眠障礙不斷加重心衰,形成惡性循環(huán)。Zambroski等〔1〕發(fā)現(xiàn)睡眠障礙是心衰患者最常見的5個癥狀之一,并且是最為嚴重的癥狀。Parker等〔2〕發(fā)現(xiàn)心衰患者經(jīng)常遭受睡眠障礙,已經(jīng)影響到日間正?;顒?。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可成為心血管疾病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積極的社會支持能降低患者抑郁情緒,從而減少睡眠障礙的發(fā)生率〔3〕。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
1.1研究對象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南陽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心內(nèi)科方便抽取住院的CHF患者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衰診斷標準〔且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7分即睡眠障礙〕;②患者年齡≥60歲;③均知情同意;④患者意識清晰、能正常交流、精神正常。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并發(fā)癥,如癌癥、體內(nèi)大的臟器衰竭等;②存在睡眠行為障礙、呼吸暫停綜合征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質(zhì)量控制:由研究者統(tǒng)一培訓兩個科室護士。每個護士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患者解釋填寫目的及方法,填寫時間大約15 min,現(xiàn)場收回問卷。此次共發(fā)放9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87.0%)。男43例,女37例;年齡60~89歲,平均(72.47±5.8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2例、初高中23例、大專及以上25例;職業(yè)類別:工人25例、農(nóng)民24例、干部12例、其他19例;月收入:<1 000元27例、1 000~2 000元26例、2 001~3 000元16例、>3 000元11例;付費方式:省、市醫(yī)保36例、新農(nóng)合26例、其他18例;病程<10年51例、10~20年19例、>20年10例;用藥:1~2種11例、3~4種46例、≥5種23例。
1.2研究工具 ①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接受教育程度、職業(yè)、平均月收入、醫(yī)療費用消費方式、患病時間、并發(fā)癥數(shù)量、心功能級別、使用藥物種類。②PSQI具有較好的信效度〔4〕。該表由18個自評條目組成,包含7個因子,每個因子按0~3,4個等級計分,總分為各個因子分數(shù)累加所得,分數(shù)越低,睡眠質(zhì)量越好,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zhì)量越差。③社會支持評定量表〔5〕由3個維度10個條目構成,主觀支持(4個條目),客觀支持(3個條目),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條目),所得總分與社會支持度呈正比,總分越高,說明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該表已普遍在國內(nèi)使用,具備良好的信效度〔5〕。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t檢驗和分層回歸分析。
2.1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 PSQI總分9~21〔平均(14.84±2.518)〕分,社會支持總分17~49〔平均(29.46±5.004)〕分,客觀支持分3~10〔平均(6.92±1.697)〕分;主觀支持分10~29〔平均(17.61±3.491)〕分,對支持的利用度分3~12〔平均(4.93±2.209)〕分。
2.2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單因素分析 婚姻、年齡、心功能分級、并發(fā)癥數(shù)量與老年CHF患者睡眠障礙關系顯著(P<0.05)。見表1。
2.3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分層回歸分析 對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做進一步的回歸分析(見表2):婚姻、年齡、心功能分級與并發(fā)癥數(shù)量,共4個變量進入回歸模型。其中,婚姻與老年CHF患者PSQI總分呈負相關,除此之外,年齡、心功能分級與并發(fā)癥數(shù)量均與PSQI總分呈正相關。此模型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201,說明自變量(婚姻、年齡、心功能分級與并發(fā)癥數(shù)量)能為擬合的回歸方程的因變量PSQI解釋20.1%。為單獨研究社會支持變量對PSQI的影響,本研究將社會支持變量放在第二層回歸模型,其他變量放在第一層進入回歸模型,通過分析結果顯示,主觀支持維度能增加模型對PSQI的預測力(△R2=0.079,P=0.001),并且主觀支持進入回歸模型后,決定系數(shù)R2為 0.298,說明自變量(婚姻、年齡、心功能分級、并發(fā)癥數(shù)量、主觀支持)能為擬合的回歸方程的因變量PSQI解釋29.8%。
表1 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單因素分析
表2 CHF患者睡眠障礙的分層回歸分析(n=80)
1)P<0.01;R2是自變量解釋因變量變異的比例,ΔR2為自變量解釋因變量變異的增量
本研究與張清華等〔6〕關于北京市中老年人睡眠質(zhì)量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致:婚姻狀況正常與不正常的睡眠質(zhì)量不好分別占38.7%和43.1%??赡苡捎谖椿榛騿逝蓟颊叱D陠为毦幼。瑹o人與其交流和勸慰,容易導致孤獨感上升或心情抑郁,進一步影響到睡眠質(zhì)量,因此婚姻狀況對提高睡眠質(zhì)量是有幫助的。研究發(fā)現(xiàn)〔7,8〕,老年人睡眠障礙發(fā)生率較高。主要由于隨著年齡增長心衰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而心衰患者又較其他人睡眠障礙發(fā)生率高;另外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改變,如褪黑素分泌減少及睡眠時間結構紊亂等的發(fā)生,易導致睡眠障礙。然而本研究與國內(nèi)外的某些研究不一致,研究〔9,10〕發(fā)現(xiàn)睡眠障礙與性別有關,這可能與本研究的樣本量大小有關。
本研究與國內(nèi)外的研究一致〔9,11,12〕。心功能分級越高,心功能越差,心律不規(guī)則,軀體活動不便,肢體功能受到限制,無法參加各種活動,不能使患者實現(xiàn)個人價值,容易出現(xiàn)抑郁和焦慮,無法安然入睡,嚴重影響睡眠質(zhì)量;另外,并發(fā)癥數(shù)量多的患者經(jīng)歷著疾病帶來的更多軀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被迫長期臥床休息,有時還不得不保持端坐位以緩解胸悶、氣短等癥狀,導致白日臥床時間過久,以致睡眠時間紊亂,影響夜間休息。
本研究表明,老年CHF睡眠障礙患者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少,PSQI總分就會越高,說明其睡眠質(zhì)量越差。這與孔令明等〔13〕研究一致。社會支持間接作用于睡眠,住院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導致睡眠障礙,如常常會有遠離親人的孤獨感、對所患疾病的焦慮和擔心、對醫(yī)療費用開支的沉重負擔等不良情緒的持續(xù)存在造成睡眠障礙,此時應積極發(fā)揮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減輕患者的焦慮及擔憂,幫助其樹立抵抗疾魔的信心,以減輕負向情緒對睡眠的影響,最終提高睡眠質(zhì)量。國內(nèi)其他研究〔14〕也證實了社會支持對睡眠的作用。如汪雪梅等〔14〕發(fā)現(xiàn),利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干預鼻咽癌患者由心理因素所致的睡眠障礙,效果顯著,不僅提高了患者治療成功率,并且增強了回歸社會的信心。
心衰所引起的困擾癥狀較多,資料顯示〔15〕,睡眠障礙是其中之一,高達70%。因此,伴有睡眠障礙的老年CHF患者需要得到醫(yī)護工作者更多的關注和護理,尤其是單身、心功能差與并發(fā)癥數(shù)量多的老年CHF患者。
1Zambroski CH,Mosera DK,Bhat G.Impact of symptom prevalence and symptom burde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05;4(3),198-206.
2Parker KP,Dunbar SB.Sleep and heart failure〔J〕.Cardiovasc Nurs,2002;17(1):30-41.
3restedt K,Saveman BI,Johansson P,etal.Social suppor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o P J Cardiovasc Nurs,2013;12(1):69-77.
4劉賢臣,唐茂芹,胡 蕾,等.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2):103-7.
5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 〔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4(2):98-100.
6張清華,蔣知新,孫 宇,等.北京市中老年人睡眠質(zhì)量調(diào)查分析〔J〕.中國疾病控制雜志,2006;10(1):84-5.
7Thom T,Haase N,Rosamond W,et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A Report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6;113(6):e85-e151.
8Nancy S.Redeker,Sherry Stein.Characteristics of sleep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heart failure versus a comparison group〔J〕.Heart Lung,2006;35(4):252-61.
9Wang TJ,Lee SC,Tsay SL,etal.Factors influencing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leep quality〔J〕.J Adv Nursing,2010;66(8):1730-40.
10葉瑞繁.失眠的評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2):207-9.
11胡經(jīng)文,馮玲鳳,阮慧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3):23-5.
12Wolkove N,Elkholy O,Baltzan M,etal.Sleep and aging:2.management of sleep disorders in older people〔J〕.Canadian Med Assoc,2007;176(10):1449-54.
13孔令明,張理義,張其軍,等.中國人睡眠質(zhì)量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4;1(2):65-70.
14汪雪梅,陳艷芳,匡蕾蕾,等.護理干預對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期間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00-2.
15Redeker NS.Sleep disturbance in people with heart failure:implications for self-care〔J〕.J Cardiovasc Nurs,2008;23(3):231-8.
〔2015-10-17修回〕
(編輯 杜 娟)
R2
A
1005-9202(2017)19-490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97
南陽市2016年科技攻關項目(KJGG36);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自然科學基金(2016NYYZ002)
李 艷(1985-),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基礎護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