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永偉
一葦爭流,心跡雙清
◇ 郝永偉
蘇雪梅,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內蒙古烏蘭察布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師從王友誼先生。2007年作為特殊人才進京工作。曾于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研修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首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孫其峰花鳥工作室訪問學者。作品入展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第二、三屆中日婦女書法展,首屆、二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全國著名女書法家邀請展,獲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教學成果展一等獎等。
雪梅女史出生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幼承家學,勤于日課,以小楷漸入書道。她的小楷沒有一絲趕考時代留下的那種入世楷意,帶感起范兒出一種“記得春風散幽谷,惠花如草趁歸樵”的古雅、清和。女書家王春云認為:“雪梅的小楷,初入‘鍾王’,下筆不凡,在厚重古拙中,滲透著俊巧與靈動,捕捉著韻致與心靈的契合,轉而浸淫雅宜山人小楷多年,從其簡潔骨感的個性中找到了自我的表達和情愫的寄托。她還嘗試著從魏晉墓志中融入沉穩(wěn)方整與平和氣象,在茫茫書海中摸索著脫俗超妙的境界?!睆摹R王’到王寵,再到魏晉墓志,黑白懷舊、豐富立體的筆墨建構出她自家的小楷世界。秀潤參差、錯落有致的筆意一經落實在雅淡的花箋上,素紙橫陳,朱印燦然,溫馨連帶著寂寞,生生讀出最是夢回人遠的梅雨時節(jié)才有的心境:人間事,黃昏后,花消息。然而,這一看似閨閣氣十足的“小家碧玉”,卻足以登得上大雅之堂。四十余載硯田沉潛,雪梅女史的小楷在“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第二、三屆中日婦女書法展”“首屆北京國際雙年展—國際知名女書家作品邀請展”等諸多賽事上頻頻亮相,并為海內外藏家所追捧。雪梅女史本人亦曾兩次代表中國婦女書法家出訪日本。
德國著名思想家歌德說:“要想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要想同世界結合,也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遍焺e草原的風聲與星斗,2007年作為特殊人才入京后,雙肩只手的雪梅女史冷眼望斷帝都浮華,卻又放開眼界,退守內心,進一步與書法藝術結合,一邊堅持真筆真墨真功夫的小楷,一邊轉向行草書和篆書的研習與創(chuàng)作。鐘鼎彝器、詔量鏡銘、殘碑名帖,臨池把玩。她的篆書中帶有《毛公鼎》《散氏盤》的旗幡,進一步加持了其線條的古意;而她的行草浮現(xiàn)出“二王”、黃魯直、《書譜》、王鐸的形神,并融入真我性情,提按使轉中“借助墨色的變幻追求氣息的連貫、節(jié)奏的起伏,體現(xiàn)情感的跌宕”。雪梅女史說她的性格中有著典型的沉靜閑雅的一面,更有奔放開朗的成分。所以,她的小楷滌煩襟、釋躁心,能夠修琴煮茶茗,可以流水聽弦歌;而她的行草燃斗志、蕩胸懷,可以策馬奔騰,可供精神扶搖。于是,我私下暢想,若把雪梅女史的書法藝術擬人化地搬到《新龍門客?!防铮男】瑧撝缓掀ヅ淝衲?,那么矜持,那么驕傲,又那么溫潤如玉,帶動了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大眾審美情感。她的行草恰如金鑲玉,萬里黃沙,悠悠我心,喜怒形于色,冷暖知人情,把萬種風情、一枚風骨張揚得無以復加。
蘇雪梅 酸甜自知 紙本設色 2014年
人生的望境和情感的寄托在雪梅女史的書法世界里得以安置。而在書法之外,雪梅女史于繪畫亦頗有心得。她的父親蘇彪先生,一生致力于書畫教育事業(yè),可謂桃李滿天下。陰鳳華女史有云:“雪梅的父親就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的書畫教育家,為當?shù)嘏囵B(yǎng)了無以數(shù)計的藝術人才,見證了雪梅家的書香事業(yè)、一門清風,也讓我略加懂得了家風的滋養(yǎng)、熏陶、濡染,對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毖┟放纷杂椎酶赣H蒙養(yǎng),書畫雙修,后在中國人民大學孫其峰花鳥工作室習畫,進一步入得繪畫傳統(tǒng)門徑,得窺堂奧。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若要真正造出境來,表達出抽象,技法之外,尚需要兩大支撐:學識與書法。雪梅女史一應都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她在《梅月軒偶記》中有過這樣的抒情表達:“閑適最是無課時。開卷展讀,墨臨筆硯,或習帖掭毫,或焚香寫梅。怡然神暢,體清湘老人‘書時用畫法,畫時用書法’之深意;目倦手困,出戶觀云:望香山、百望、玉泉山之峰巒,崔巍連袤。黃葉村、櫻桃村、脂硯齋靜寂無聲。臥佛寺、龍泉寺、大覺寺深隱其間。心跡古道,意入幽篁,寺宇盤曲,古槎行潭?!毕淳毜乃牧涫轿墓P不但凸顯出雪梅女史深厚的古樂府和漢賦家底,而且也表達出了她對書法與繪畫互通性的看法?!八{白色的畫紙,濃淡的墨色,紅白輝映的花瓣,南方的植物,北方的花卉,激情洋溢地灑落在畫面上”,令人不啻進入一個宋詞時代的江湖,處處是詩意,筆筆有頓悟,充滿了生機,每每輾轉心頭,念念不忘。雪梅女史主攻的是中國畫中的小寫意花鳥,取法陳白陽、徐青藤、惲南田、任伯年等大師,天高地厚、以小見大的情懷在《素華映月》《春風迎夏》《秋風有意》《日暮秋風吹野花》《玉簪花落野堂香》《忽見枝頭香蕊綻》等諸多素箋中,流淌出專屬于東方式的淡遠。杜甫曰:“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边@樣的小寫意多是一紙絕塵、一往情深,淡淡收筆中不乏畫壇素心人喂養(yǎng)出的高華閑散品性。
不是為了稻粱謀,也不是將其當成“當代知識分子的情緒流放地”,書畫藝術之于雪梅女史,更多的是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如小橋流水,緩緩潺潺,自然而然。流光拋人,萬水千山,一生何求的反思與敏感確乎有賴于這一星筆墨微光,來照亮雪梅女史的人生旅途。然而在“鄉(xiāng)愁”的藥引指引下,雪梅女史越發(fā)洞悉了生活的真諦應該本真而多元?!叭裟鼙缑?,應信村茶比酒香。”這是夏承燾長短句里的話,題中之意,正在于“名利”二字。雪梅女史素來淡薄名利,書畫之外,種花養(yǎng)貓,教女成材,體現(xiàn)的是性情與本色。“早年用功小楷,晝夜奮筆,女兒抱腕求寵,竟不壞我墨跡。匆匆二十年矣。”這一民國小品味十足的舐犢畫面,深情又恬靜,常常會勾起疏煙淡日的故鄉(xiāng)與家園之思。說實話,我認真讀過雪梅女兒的文章,文筆清麗、玲瓏巧思不說,流露出來的正是她們這代人應有的內心健康、快樂、豐富。浮躁世風中,令人欣喜者,雪梅女史教女有方矣!能夠把生活和藝術經營得如同和田羊脂玉一般溫潤,會讓人無端想起華茲華斯的詩來:“我后來所修得的福分,全來自兒時的爛漫。她給了我視力,給了我聽覺,讓我慈懷,讓我慎行,一顆噙滿甜蜜淚水的泉心,有愛,有思想,有歡情?!苯接写?、歲月可期,雪梅女史給予我們的生活體悟,唯有睿納,無以言說。
抽身離座,再去品讀雪梅女史的書畫藝術作品,瞬間容納了我更多的想空間象。難怪有時她“常年宅在她的畫室里,悠閑地消磨著她的閑情逸致”,“有時又幾個月不見人影,忽而西藏,忽而新疆,忽而西雙版納,讓人為她擔憂”,因為在現(xiàn)實的屋檐下,雪梅女史已經學會主動抉擇,懂得怎樣用藝術語言表達人文關切。在人性的高度上,她又像一條勇敢的河流,徑直奔向遠方,發(fā)出對生命流轉還滅的無盡感喟。生活一旦在藝術里發(fā)酵,有那么多記憶中的細節(jié)和人生的無等等咒凝固到紙面,自然會生發(fā)出一個搖曳多姿、生趣無邊的筆墨世界。她是要把我們帶回那個南朝文人書札盛行、風流遍地的魏晉時代嗎?正是這種生命與文化的深厚氣息的誘導,以及人生閱歷跟藝術經驗的接軌,讓我們最終必將皈依。
有風雅人士曰:“安得有人梅樣好,與她同坐十分春?!毖┟放泛退臅嬎囆g一樣,沒有沾染布滿后現(xiàn)代工業(yè)銹斑的世故與精明,而是做到了一葦爭流,心跡雙清。筆墨生命本就沒有成熟季,永遠行走在路上。因此,為在這個季節(jié)里的春水溫、春風暖而美好一嘆。因此,在雪梅女史的書畫藝術面前,又一次,心無掛礙,風煙俱凈。
蘇雪梅 楷書山谷詞選 紙本 2017年
蘇雪梅 草書論書 紙本 2017年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