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張掖大菜香
說到家鄉(xiāng),誰也不陌生,不管你身處何方、行于何地,心中抹不去、散不開的永遠都是那一抹抹淡淡的鄉(xiāng)愁。有人迷戀的是家鄉(xiāng)的景,有人沉溺于家鄉(xiāng)的人,也有人念念不忘的是家鄉(xiāng)那方水土,而我卻始終鐘情于家鄉(xiāng)那一道道也許并不聞名的小吃。
說到家鄉(xiāng)的小吃當然要數(shù)西北大菜有味道了?!俺獞驊{的腔,筵席看香飯”,這“香飯”就是指西北大菜,一個“大”字使得其一躍而成為張掖城鄉(xiāng)筵席的主菜。張掖俗有的說法,筵席的好差,從香飯上看分曉。而且據(jù)傳香飯是在清康熙年間宮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不用說,這肯定是一道食料考究、工序復雜的菜了。可當我知道它的做法的時候,不禁大吃一驚。那么這傳說中的西北“大”菜,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與想象中不同的是,這西北大菜所用的食料竟然是雜碎。做時要先將豬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末兒,把蔥蒜末兒摻進去,拌勻,加調料、食鹽,并用面粉和成面團,再搓成圓條,用油炸熟,此為卷肝子。再將卷肝子切成圓片,拼碼在碗內,加調料蔥蒜,另拼大肉片子,加肉湯蒸好后,扣于另一大盤內,加雞蛋索子,澆上汁烹調而成,上桌時再佐以些許熟青菜。食用時相配各種精美主食,肉片滋味純厚鮮美,卷肝子柔軟鮮嫩。
這樣簡單的食料是怎么烹出如此美味以致康熙帝都對此青睞的菜呢?想必是工序上很有講究了。聽做菜的師父講,這最重要的就在于火候。炸卷肝子的時候若用火過猛,則炸出的卷肝子吃起來會很硬,雜碎之鮮美盡失;蒸的時候也要注意火候,若用火過急則不易熟且豬肉的醇香不能入味,反之,卷肝的柔軟鮮嫩也將不復存在。其次還要注意勾芡,也就是勾汁,廚師行話曰:“明汁亮芡?!避椭瓕Σ松忻阑饔?,一經(jīng)勾芡,色澤鮮艷的湯汁掛附在主料上,使菜肴增加美色。又因為勾芡后的湯汁變濃,使主料滑潤,豐滿而不干癟,并有保溫作用??梢?,西北大菜雖不是道貴菜可也是道貨真價實的名菜。
當然了,這響當當?shù)奈鞅贝蟛瞬坏贸远疫@好吃的背后還有一個個寓意呢??墒?,問起老廚師的時候他卻不愿講,跟我說:“寓意當然是有的,但我不能告訴你,年輕人,慢慢體會吧?!庇谑俏抑缓米髁T,自己研究。這菜用了豬、羊、雞之類的家禽,又用了青菜,而且只在宴會時擺出,再加上人們對它味道的好賴又如此重視,難道它意味著豐收?亦或是象征著富裕的生活?它將肉和卷肝子放進碗里,盤得滿滿的、圓圓的,是不是寓意著圓圓滿滿?不管它有怎樣的內涵,我們都可以推斷出這是張掖的老祖先對過去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對現(xiàn)在生活圓滿的滿足以及對未來生活充裕的向往,這是他們辛勤和智慧的結晶。
我不禁感嘆,不過一道菜上面卻有著這么多文章。一道菜,是人們辛勤的結晶;一道菜,是人們智慧的體現(xiàn);一道菜,更是這個地方文化的象征。
責任編輯/文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