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偉++譚文華++陳娟++羅先國
摘要:基于“有一種力量叫榜樣”的辦學思想,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探索新時期榜樣教育理念下學校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從營造榜樣文化氛圍入手;以“訪—讀—品—行”為主線,探索榜樣教育之源,造榜樣教育之勢,悟榜樣教育之理,提榜樣教育之效,豐富榜樣文化內涵;對班級集體和學生個人的表彰,激勵榜樣實踐行為;對榜樣文化建設和學生接受榜樣教育的情況進行評價,實現榜樣教育長效化。
關鍵詞:榜樣教育;學校;文化建設
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是這所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在辦學理念下的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學校本質的個性的特色樹建。而學校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它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功能,對師生的改心智善、心靈凈化、情操陶冶、視野拓寬、品位提升等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下路街道豆榜小學以“有一種力量叫榜樣”為辦學思想,以“明天我們成為榜樣”為辦學理念,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提出“以‘榜樣教育構建學校文化”的工作思路,探索新時期榜樣教育理念下學校文化建設的新途徑。
一、營造榜樣文化氛圍
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無論是“硬環(huán)境”還是“軟環(huán)境”,都能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從整體上規(guī)劃,從細微處著手,于無聲處見文化。大到一幢教學樓,小到一條標語、一張圖片,都可以被納入榜樣文化建設的視野。我們緊緊圍繞“榜樣”主題,在教學樓書寫主題詞“學榜樣人,說榜樣話,做榜樣事”,在上下全體師生置身于榜樣文化氛圍之中,學校榜樣教育的各項活動的熱情被大大激發(fā)。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校園宣傳櫥窗等渠道,對師生進行榜樣文化宣傳,并與家長、社區(qū)聯手,把學校的榜樣教育理念帶進社區(qū)、浸潤社區(qū),以提高全民意識,實現榜樣教育的社區(qū)聯動,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豐富榜樣文化內涵
1.訪:探榜樣教育之源。
只有當學生真正理解感悟了榜樣教育的作用和價值時,才能自覺地去實踐榜樣行為。學生接觸過很多的榜樣故事,身邊有很多的孝敬之人,這都是學生進行探索榜樣之源的途徑。我們充分利用學生課余生活時間,以“孟郊的故事”、“雷鋒的故事”和“身邊的故事”三大板塊為主題,組織學生開展了榜樣故事采編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悟榜樣文化的精髓。
2.讀:造榜樣教育之勢。
通過探源活動,學生的手中雖然積累了大量的榜樣教育的故事,我們將學生搜集的榜樣成果匯編成“榜樣教育校本課程”教材,并納入 “校本課程開發(fā)”資源中,以教材的形式為“榜樣”校園文化的形成添磚加瓦。“榜樣教育校本課程”教材中包括榜樣的故事、典故、古詩、成語、格言、名人名言、心得體會、征文、歌曲、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書畫作品、演講稿、活動剪影等。同時,還以“榜樣”為依托,將榜樣教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朗讀、品讀、悟讀。
3.品:悟榜樣教育之理。
當學生浸潤在榜樣文化中,探索到了榜樣之源,接觸了大量榜樣教育的感性材料時,學校就有必要引導他們形成自覺認識。我們組織學生對這些已有的感性材料進行必要的裁剪與提煉。這是學生對榜樣材料進行再認識、再理解的過程,能很好地將感性材料上升為感恩理念、行為準則。另外,我們還組織學生對收集的榜樣教育小故事進行深層品味,并鼓勵他們在感悟的基礎上,借助漫畫和演講稿等形式,將故事內容表現出來。
4.行:提榜樣教育之效。
實施榜樣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白“學榜樣人、說榜樣話、做榜樣事”之理的基礎上,樹立良好的“榜樣”意識,形成榜樣的氛圍,促進自身良好個性品質的養(yǎng)成與發(fā)展,并將榜樣意識轉化為榜樣行動。對此,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方面,結合節(jié)日滲透榜樣意識。如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以父母為榜樣,結合教師節(jié),以老師為學生的榜樣;結合學雷鋒活動,以雷鋒為學習的榜樣;另一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征文、演講、文藝會演等等,分享體驗和收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
三、激勵榜樣實踐行為
通過表彰活動總結,展示成果,樹立榜樣,弘揚正氣,激發(fā)學生的榜樣意識,鼓勵榜樣行為。學校設置三個層次的表彰,既周表彰、月表彰、學期表彰,并設立相應的班集體奪標獎項。周表彰的獎項為“榜樣行動流動紅旗”,月表彰的獎項為“榜樣行動先鋒班集體”,學期表彰的獎項為“榜樣模范班集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晨會時,進行上一周榜樣行動的小結,并表彰優(yōu)秀班級,頒發(fā)“榜樣行動流動紅旗”;每一個月的第一周升旗儀式晨會時,對上一個月榜樣行動情況進行總結,將獲得“榜樣行動流動紅旗”次數多的班級表彰為優(yōu)勝班級,并頒發(fā)“榜樣行動先鋒班集體”獎牌,可懸掛于本班教室前門門框至學期結束;在一個學期散學典禮上,將獲得“榜樣行動先鋒班集體”獎牌多的班級表彰為學期“榜樣行動模范班集體”,以此獎項替代原來的文明班級評選,頒發(fā)“榜樣行動模范班集體”獎狀。
四、完善榜樣教育評價
“評價”作為學校榜樣文化建設的一項措施,不是為了甄別工作的成敗、效果的好壞,而是為了加深師生對榜樣文化的認識,推動各項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一是對環(huán)境布置的評價。由榜樣教育領導小組進行評估,針對校舍、教室等設備設施的建設以及下一學年將要開展的重點主題活動,使校園文化布置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二是對榜樣活動開展的評價。主要是對活動的效果進行評估,推動活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活動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三是對榜樣教材編寫的評價。由學校榜樣教育領導小組根據不同的年級,評估教材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否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實施后效果是否顯著等,提出修訂意見,并進行修訂和調整。四是對榜樣文化在學科中的滲透情況的評價。要求每位教師了解榜樣教育的要素,根據本學科特點,在教學中有目的的滲透榜樣教育。
總之,榜樣教育作為一種學校文化,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人文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榜樣校園文化特色的形成,要靠長期的積淀與傳承,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盡可能地把21世紀新一代培養(yǎng)成為“榜樣式”的優(yōu)秀人才。
作者簡介:成偉,現任重慶市石柱縣下路街道豆榜小學校校長;譚文華,現任學校教導主任;陳娟,現任學校教科主任;羅先國,現任學校工會主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