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明
摘要: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無振動和噪音的施工技術。目前許多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都采用了該技術。通過大量實踐證實,鉆孔灌注樁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通過將混凝漿液滲透至土層深處,從而讓灌注樁與土層緊密相連,有助于提升地基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能夠避免地基沉降問題的出現,起到較好的壓實效應。
關鍵詞:建筑施工;灌注樁;注漿施工;施工質量
鉆孔灌注樁是現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種技術,具有技術成熟、效果好且質量高的優(yōu)勢,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往往會給建筑施工留下許多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通過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加強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控制,從而提升建筑施工質量。因此,文章主要針對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一、灌注樁技術的優(yōu)勢
灌注樁技術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藝,對于保障建筑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夠起到穩(wěn)固地基的作用。從施工工藝來看,建筑工程的質量是立足于高水平的施工工藝的基礎上。為了確保施工建筑的質量,不斷的優(yōu)化和改進施工工藝,推動建筑工程作業(yè)的效率與質量,在相當一部分程度上能夠保障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保障建筑施工的有效開展,同時也需要所有施工人員共同努力,規(guī)范自身的施工操作和流程,提高安全意識,共同努力,提升施工質量。
二、灌注樁后注漿技術應用時出現的問題
(一)導管提漏
導管提漏是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常發(fā)生的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①混凝土的粘度高,工作人員在測量鉆孔灌注樁深度的同時,沒有分析混凝土澆灌高度,導致卸管脫落,從而引發(fā)拔脫現象;②導管堵塞也會導致這一問題,因此建議在使用上下提振提取方法的時候將導管埋深一點[1]。許多施工單位對這一問題沒有進行嚴格規(guī)定,導致在測量混凝土表面高度時沒有進行校對和核對,導致導管提升出現重大失誤。
(二)混凝土配比不合格
混凝土配比對于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效果有重要影響,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常發(fā)生混凝土配比不合格的現象。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需要將混凝土砂率控制在40~50%左右,水灰比在0.4~0.5之間,粗骨顆粒徑必須低于40mm,混凝土坍落度需要控制在16~18cm,同時要保障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與流動性。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和施工質量。
三、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一)混凝土的灌注
根據施工現場狀況利用小推車進行澆筑處理。混凝土澆筑時需要先澆筑下層,且考慮到預應力鋼絞線的間距,混凝土石料直徑應選擇1~3cm[2]。澆筑至板空心位置時,即可將充氣橡膠芯模放置其上,然后繼續(xù)澆筑。整片空心板主要分為三層進行澆筑,澆筑后應行常規(guī)振搗處理?;炷翝仓枰3诌B續(xù)性,若受其他因素影響,間斷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需要采取施工接縫處理反復?;炷翝补嘀袛嗪?,前層混凝土達到1.2MPa壓強時,才能夠繼續(xù)澆灌混凝土。再次澆灌前需要將接縫上的水泥砂漿以及表面沙土沖洗干凈,并使前層混凝土充分濕潤并排出積水。在施工縫上先鋪一層約為1.5cm的水泥砂漿,然后在澆灌一層混凝土。需要重視施工縫隙上混凝土的振搗,從而保證兩層混凝土之間的結合。
(二)重視混凝土配比的科學性
在制作混凝土時,需要根據不同配比、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編號進行現場試驗。一次澆筑3~4塊模版,每天澆筑2次,同一批澆筑模版需要根據當地天氣和過往經驗進行養(yǎng)護,并確保放張時的強度符合工程要求?;炷翉姸刃枰显O計標準,密度均勻且無空洞、露筋、蜂窩、裂縫等問題的存在,表面無沙皮、破損以及漏漿缺陷,每平米的氣泡不得超過50個?;炷两Y構面需要保持平整、且施工縫隙不得超過2mm,預埋件中心位置偏差不得超過3mm。在應用插入式振動器過程中,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不得超過30cm,振動時間為20~30s,操作需要保持垂直于水平面的狀態(tài),拔出時需要勻速抽出,插入間隔距離需要大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深度需要根據混凝土深度確定[3]。
(三)混凝土的養(yǎng)護
緩凝土澆筑后一段時間內需要做好養(yǎng)護工作,才能夠保障混凝土能夠順利凝結,有助于確?;炷恋姆€(wěn)定性。因此,空心板制作過程中要注重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工作,避免水分揮發(fā)造成的混凝土開裂,保持混凝土的耐久性。①避免溫差過大:通常根據工程結構的實際情況以及工程對使用性能的要求,一般在澆筑早期都是通過控制溫差進行混凝土保養(yǎng)。為了預防溫差過大造成的裂縫,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并灑上水;或使用冷水循環(huán)水管,控制混凝土表層的溫度,從而有效預防混凝土硬化時出現裂隙。②早期養(yǎng)護措施:早期養(yǎng)護是指混凝土外側膜拆除后,需要采取全濕的方法進行養(yǎng)護,從而避免溫差過大或日照雨淋對混凝土硬化造成的破壞,這些問題都可能影響混凝土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性能。一般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時間都超過14小時,且早期養(yǎng)護都是在混凝土澆筑48h后才可進行的。此外,在常溫環(huán)境下,混凝土采取全濕養(yǎng)護后也需要進行大約3周左右的常規(guī)養(yǎng)護,才能夠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工程數量也不斷增多。灌注樁技術具有效果好、性能好、施工便捷等優(yōu)勢,是現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其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英雄,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在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重視鉆孔灌注樁技術的質量控制,分析該技術應用是容易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才能夠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惠強.淺談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5,32(8):159-161.
[2]何愛華.論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2,21(17):74-75.
[3]楊光,孟慶一.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6,23(1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