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是“苦夏”,待秋風(fēng)一起,胃口大開,很多人開啟“貼秋膘”模式??稍谑澄镓S盛、營養(yǎng)易過剩的今天,“貼秋膘”究竟怎樣“貼”才更健康?又該注意哪些細(xì)節(jié)?一起走進“貼秋膘”的那點事。
身體瘦弱、貧血、低血壓的人,適量“貼秋膘”更有益健康。對于已經(jīng)超重、肥胖者來說,無論在什么季節(jié),都要合理控制飲食,葷素搭配,即便步入秋季,也不可隨意“貼秋膘”。
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疾病的人,“貼秋膘”要慎重。多貼不如巧貼,以清補為主,均衡營養(yǎng)。
黃瓜:秋季,人們稍不注意體重就會增加,肥胖者減“秋膘”吃黃瓜是不錯的選擇。
茄子:俗話說,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后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能降火氣,除秋燥。
南瓜:南瓜被認(rèn)為是“貼秋膘”的首選食物。入秋后,食南瓜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
飲食上“增酸”可以提升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的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選擇:
蘋果:中醫(yī)認(rèn)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蘋果還能預(yù)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nèi)過剩的鈉結(jié)合,并使之排出體外。
葡萄: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楊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但多食傷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虛寒者更要少食。
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癥。柚子以富含維生素C而著稱,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改善病癥。
檸檬:味極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檸檬酸是各種水果中含有機酸最多的。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常飲檸檬飲料,對改善癥狀大有益處。
山楂:性味酸、微溫,有散瘀、消積、化痰、解毒、增進食欲等功效,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10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療效。
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fā)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虛實不分 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rèn)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xué)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凡補必肉 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fù),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chǎn)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zhì),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癥等老年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病因。
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xué)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具有治療作用。如多吃芹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卜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重“進”輕“出” 養(yǎng)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guān)注“負(fù)營養(yǎng)”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yīng)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fā)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nèi)的營養(yǎng)平衡。
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tǒng)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并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yīng)癥,故應(yīng)根據(jù)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么,補什么,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