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儺戲人生

      2017-10-20 12:11:47劉冰清夏雪金承乾
      三峽論壇 2017年5期

      劉冰清 夏雪 金承乾

      摘 要:金先勇是目前辰州儺戲代表性傳承人中最年輕的,他不僅熟練掌握上刀梯、下火海、滾刺床等巫儺絕技,而且常在儺戲表演中扮演土地、判官、姜女等角色,曾多次參加辰州儺戲的展演活動,希望辰州儺戲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在堅守中得以傳承。

      關鍵詞:辰州儺戲;土老師;金先勇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332(2017)05-0107-09

      金先勇,男,1974年生,土家族,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兩河村人,出生時即有一眼殘疾,初中畢業(yè)后主要以就近務工為生,至今未婚。1990年起跟隨師父胡漢臣(法名胡法旺)學習儺藝,并于1995年度職,法名金法祥,屬金宅雷壇。度職后主要在周邊鄉(xiāng)鎮(zhèn)以及張家界市、桃源縣等地行儺,曾多次被張家界、宜昌等地一些景區(qū)聘請,專門從事儺技表演工作。1994年湖南省電視臺在七甲坪的金氏宗祠拍攝儺戲宣傳片,金先勇在宣傳片中主要承擔了上刀梯的表演任務。1998年以來多次參加張家界、沅陵等地的儺戲展演活動,主要參與演出《觀花教子》、《土地》等劇目。金先勇是目前辰州儺戲傳承人中最年輕的,目前主要以做法事、演儺戲維持生計,家中較為貧寒。

      本文是筆者根據(jù)對金先勇師傅三次訪談(第一次采訪時間:2013年1月,采訪地點:金承乾先生家中;第二次采訪:2017年4月19日,采訪地點: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全承華家中;第三次采訪:2017年7月25日電話采訪)錄音整理的,僅將會話形式改為自述形式,其內(nèi)容均為土老師金先勇的如實記錄。

      一、學儺經(jīng)歷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nóng)民,就靠著一點種莊稼的收入供我和弟弟上學,我們文化程度都不高,我弟弟初中畢業(yè)之后就去廣東打工了,現(xiàn)在他們一家人都在深圳,我父母現(xiàn)在年紀也大了,種地收入也不多,主要就是靠我弟弟他們兩口子補貼一點。我初中畢業(yè)后就開始跟隨我的師父胡漢臣學習儺藝了,他去世之后我就跟著金丕華師傅學習,張大旺、全平、金正瑞、胡南生、張松林這幾位師傅也都教過我很多東西。其實說起來,我又算得上祖?zhèn)?,我的曾祖父從儺多年,他的法名叫金法印,也是這一帶有名的土老師,可惜他的那些紙菩薩、科書都燒掉了。所以,我的公公(爺爺)和我爹都沒有學過儺藝。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興趣。但我就不一樣,從小就對儺的這些東西有一種特別的情感,什么做法事呀,扛干龍船呀,唱儺戲呀,我都很喜歡。還有玩燈、玩獅子呀,我也愛好。同村的胡漢臣師傅看到我喜歡這些,就常帶著我去還愿,初中畢業(yè)后就正式拜師,跟他學習儺藝。

      記得我剛開始跟著胡漢臣師傅學做法事的時候,那真是苦呀!學儺要先背朝科,再學踩罡。踩罡要從三步罡學起,再是五步罡、七步罡,最難的是九步罡,難度是逐漸上升的。學會踩罡之后,還要學挽手訣和唱板,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成的。一開始,胡漢臣師傅叫我在家里擺起司桌,教我從最簡單的手挽訣和腳踩三步罡做起。后面學習唱詞行唱的時候,他就教我左手拿朝牌,右手拿竹卦,在鑼鼓聲中念儺詞,有時候又要左手拿牛角,右手拿司刀,還要做擲旗、跳腳起舞的動作,最后這些動作和念詞要做到“三式合一”。比如,在整癲打邪時要用九州罡(中、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是很復雜的罡步,腳要踩罡,手要叩八卦掌,口里還要念罡詞,必須是全身配合,否則很難做到。我是練了很長時間才做到能口、手、腳配合一致的。除此之外,上刀山、下火海這些儺技也是靠師傅親口傳,手把手教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還記得胡漢臣師傅教我做這些的時候,是專門把我叫到跟前,教我念什么訣,要怎么做,都是他給我示范的,我在旁邊學。這些都錯不得,做錯了不僅對神不敬,法事不靈,還對自己有傷害。

      你要問起我“度職”的事情,那說起來還有些特殊哩!實際上我是度了兩遍職的。第一次是在1995年,從1990年算起一直學了五年,我的師父胡漢臣覺得我學的差不多了,就傳了我香水職[1]?!跋闼殹北容^簡單,只要請一兩個老師,再加上我?guī)煾缸约?,擺一張香案,給我起了法名,再傳職、傳法、傳字號、傳訣給我之后就算是成了。我度職的第二年,我的師父胡漢臣就去世了,那之后我就跟著金丕華師傅繼續(xù)學習。2005年,我的師父金丕華由于家里添重孫,做三天兩夜的“還大愿”,就又為我度了一次職。我們這里“還儺愿”有喜愿、壽愿、天王愿的區(qū)別。喜愿是家中添丁做的,生了兒子得了孫子都會做,一般都是做三天兩夜;壽愿是過生的時候做的,也是做三天兩夜的多;天王愿一般是家里有一些不順就做的,就簡單些,請幾位老師做兩天一夜就算結(jié)束了。我這次度職是在師父金丕華親自掌壇做的“還喜愿”中完成的,在場的法師有李福國、全承華、張高岸、全開展、金正瑞這幾位師傅,比第一次熱鬧多了,由于還愿和度職一起,一共做了三四十場法事。第一天要做的朝科有請師、申法、結(jié)界、造橋、接駕、觀五岳、迎朝王、立寨、下馬、兵師撥將、茅山傳法等;第二天要做申發(fā)、結(jié)界、發(fā)五猖、判官點兵、立寨、下馬等朝科,還要穿插唱《三媽土地》、《觀花教子》,還演了《姜女曬衣》、《郭先生教書》等小戲;第三天就是度關了,得演《姜女下池》、《判官勾愿》,還演了《董兒放羊》等。最后是安香火。算是三天兩晚的“大儺愿”了,做“單儺愿”的時候就會少十幾場法事,不做早朝,儺戲也少一些,一天一夜就做完了。

      二、從儺技藝

      我現(xiàn)在主要就是靠做法事謀生,所以和我一起做過法事的土老師就很多了,有金丕華、金正興、金承華、全湘鄂、張清華、全朝才、金湘材、李有元、敬邦基、敬琴娥、全開展、聶滿娥、姜英楚、李志權(quán)、姜世寶、鄧科選、全承章、張高岸;等等。我有時是掌壇,有時是幫壇。今年(2017)二月我就跟金丕華、全開展、全承華、張志淼、張高岸等七位師傅一起去張家界還了一次喜儺愿,做了三天兩夜,是我掌壇的。朝科我能做,儺戲我也會唱,行內(nèi)人都說朝科做得漂亮,唱板[2]也好,還會不少儺技,愿意跟我一起去做法事。

      儺技里我最擅長的還是上刀梯、下火海和滾刺床,縣里來拍宣傳片或者去外面展演的時候我都表演過,踩火槽、引火燒身、仙人合竹我也會做。我演儺戲一般扮的是土地,我還扮過姜女、八郎和判官(文判官和武判官我都扮過,文判官是勾愿的,武判官是點兵的)。我還會整癲,這些年也治好了不少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我剛度職不久,在張家界的沅古坪治好了一個姓婁的人,他那時還很年輕,和我差不多年紀。一開始鬧得很兇,胡言亂語的,還要打人,他家里人就趕來請我去做法事打整了一下,當時就好些了,也不叫也不打人了。但是沒有幾天,他家里人又急急忙忙地跑過來跟我說他又復發(fā)了,我說這不是多大的事,壓個碼子就好了。我就去給他壓了個碼子,果然就沒再犯了。好了之后,他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每年逢年過節(jié)還會到我這里來呢。

      我的科書都是我的師父金丕華傳給我的,朝科書就有四五十種,康熙、乾隆、光緒年代的都有,但我都沒拿出來過。這些書大部分都是筶書、符書、卦書,還有一些罡書。我現(xiàn)在拿著看的都是照著這些本子抄的新本子,因為時常要拿出來看,舍不得翻那些舊本子,就都收起來了。

      胡漢臣師父原來教我的時候時常跟我說,古時候巫師的地位是很高的,儺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門學問。一些老師傅在我學儺的時候也跟我說,我們?nèi)バ袃?,別人問起根本來,要能講出來。儺里面有些說法就很有意思了。由于我去外面經(jīng)常做法事,常常會結(jié)交一些別的地方的法師,他們就給我講了不少,比如去桃源做法事的時候認識的羅斌師傅,就告訴我什么是“江湖”。他講,我們說的“江湖”傳說是漢朝末年曾狀元造的,俗話說“眼為江,口為湖”,江湖重四斤三兩五錢四分,這“江”和“湖”都還是有名有姓有字號的,江是癸己年五月十三日子時生,姓龍,名元,號主波;湖是癸己年冬月十九日辰時生,姓長,名優(yōu)龍,號聚流。我還聽一些老師傅講過“江湖”的由來,說源于開天辟地的盤古。盤古姓錢,名坑壽。盤古生前身長九尺二,死后葬在梁山的森林。他死了之后,兩眼成日月,雙耳成風云,牙齒成星斗,毫毛成松林,左手成南岳,右手成北岳。據(jù)說他埋葬時頭向東,足蹬四方,手指向南方,眼觀向北方,五臟為五谷禾苗,肉為黃金,骨為白銀,大腸為江,小腸為湖,肚為河,腎為山。這就形成了我們的世界。我們說的“五湖”、“四?!薄ⅰ八木倍荚从诒P古。“五湖”說的是饒州之鄱陽湖,岳州之青湖,潤州之端陽湖,鄂州之洞庭湖,蘇州之太湖;“四?!闭f的是東海青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青,北海龍王敖丙;“四京”說的是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趙城,北京幽燕。這是儺戲里的一些說法,胡漢臣、全玉輝這幾位師傅告訴我說,要理解唱詞里說的這些東西,你才能記得下來,不出錯,別人問起也知道怎么回答。所以,我就像聽故事一樣記下來了。老師傅們知道的東西比我們后輩多,比如儺畫上每一個人物是誰、有什么說法,他們都知道,我們后輩卻很難說上來了。我這人嘛,還是肯學習的,常會在行儺的時候找機會跟老一輩交流,他們告訴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人還是要謙虛學習才行哦。

      儺戲里有很多說法,有很多詞我們平時都不大說了,但在戲本里好好地記錄了下來。比如我們常說的“三教九流”,細說起來,這里面的“三教”是指元始天尊、李老君和通天教主,而“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其中上九流是一流天子,二流仙,三流國公,四流相,五流將軍,六流尚書,七流佛,八流州,九流縣官;中九流是一流舉子,二流醫(yī),三流地理,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相師,七流僧,八流道,九流琴棋;下九流:一流王八,二流龜,三流戲子,四流吹,五流賭頭,六流唱曲,八流鱉,九流扒灰。還有“三縫九佬十八匠”,說的是我們民間的匠人。這“三縫”是裁縫、雨縫、魚縫;“九佬”一是割腳佬師傅清風明月,二是剃頭佬羅祖師,三是閹豬頭華佗,四是補鍋佬李老君,五是洗磨佬連太祖,六是渡船佬孫赴,七是殺豬佬盤古桓侯帝,八是捕魚佬張晚,九是打獵佬張勇;“十八匠”說的是金匠呂洞賓、銀匠呂洞賓、銅匠李老君、鐵匠李老君、錫匠羅萬祖、木匠公輸子、瓦匠蔣太真人、窯匠蠟臺菩薩、巖匠連太祖、漆匠黃龍真人、彈匠軒轅、篾匠李光明、扎匠國公真人、畫匠楊武、雕匠楊武、酒匠杜康、箍匠竹氏夫人和皮匠孫兵。現(xiàn)在我們說的“五花八門”也說的是各行各業(yè)的人。比如“五花”說的是金銀花(買花的女人)、木棉花(為人治病的人)、水仙花(酒樓歌女)、火蠟花(玩雜耍的人)、土牛花(挑夫);“八門”說的是算命的人、買草藥的人、變戲法的人、跑江湖的人、說評書的人、賣唱的人、扎紙的人和唱戲的人。

      我們都知道根據(jù)五行來算日子、取名字,我們做法事也是要用到五行的,這五行里面還有一些說法?!敖鹉舅鹜痢倍际怯行彰?、生辰的:金姓陳名道珍,趙國人氏,庚午年三月初六午時生;木姓許名道年,魯國人氏,戊午年三月初六寅時生;水姓周名道輝,衛(wèi)國人氏,丙午年三月初三辰時生;火姓熊名道光,燕國人氏,庚午年五月初八辰時生;土姓杜名道忠,齊國人氏,辛未年七月初三申時生。這些說法都是古人的智慧呀,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融到了這些詞里,后世的人才不會忘記。

      儺戲里常常會提到魯班,有一出《搬魯班》就說的是一師一徒兩個木匠在主人家做工時發(fā)生的事。要說起來,魯班神在儺壇里也是主神,像法事里的朝科“立寨”,法師必定要請他下凡來為眾神圣修建房屋。傳說魯班是山東省曲晉縣太平村人,是春秋時代的人,甲戊年五月初五午時生,姓公輸,名班,字義之。死后葬在四川省峨眉山。因魯班造金殿有功,就封他為魯班仙師。魯班仙師在木匠行里的一些行話我也是知道一些的,不知道就不會唱他的戲,請他來立寨了。他說的話不是凡人的話,法師同他說的話我們叫“江湖話”,是專門讓法師和他溝通的話,普通人都是聽不懂的,只有法師才能知道。比如說他叫“刀子”為“開天子”,“斧子”為“天山子”,“毛刷”為“廣山子”,“鋸子”為“衡山”,“墨斗”為“烏煙占”(也有說“八卦飛身舟”的),把“曲尺”叫“張郎”,“雨傘”叫“翻山子”,“灰板”叫“三合子”,“灰桶”叫“擺丁”,“石匠”叫“家老鼠”,“裁縫”叫“展老鼠”,“篾匠”叫“科老方”,“墻屋”叫“蓑衣”,“草屋”叫“壓青”,“老瓦屋”叫“科方”,“魚”叫“寶川”,“藕”叫“泥沙”,“蘿卜”叫“丁鋼”,“筷子”叫“神老”,“鹽”叫“海沙子”,“水”叫“青波”,“酒”叫“刀社”,“吃飯”叫“烤老”,“上工”叫“殺馬”,“喝茶”叫“吸青龍”,“花生”叫“退殼子”,“菠菜”叫“云哥”,“豆芽”叫“芽方”,“杯子”叫“伸把”,“大荷葉”叫“盤子”,“小荷葉”叫“碟子”,“墨盒”叫“試功”,“曲尺”叫“規(guī)園”,“墨線”叫“直牽”。這些說法有點像“黑話”,很多詞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講,但都像是約定俗成了的,在做法事和唱儺戲的時候還會提到,要是儺戲里沒唱到,怕是現(xiàn)在知道的人就更少啦。

      每年大年過后正月里,土老師就會背著干龍船走村串寨為各家各戶祈福送財,做的時候要先傳香火,再向主人家討紅包,逢人就說吉祥話,唱也要唱喜慶、祝福的詞,群眾都很樂意聽我們唱,我在桑植、桃源、沅陵縣城、張家界都唱過。要說起來這“干龍船”也是有名有姓的哩!“干龍船”的唱詞里就詳細地說了:

      船姓李來腳姓張,中間披的是五娘,

      船頭去與右江省,船尾去與五崗州。

      船篷去與貴州城,貴州有個朱超文,

      他的道法無窮盡,子子孫孫開壇門。

      日夜不歇馬和兵,這是扒船大根本,

      知人說話知人聽,自古流傳到如今。

      這個唱詞里還唱道了“干龍船”的來由,你聽我繼續(xù)給你唱:

      幾時出門?初一出門。

      幾時歸家?丙辰歸家。

      開門動身?手開掄開。

      桅子好大?一尺八寸。

      好長?一丈八尺高。

      好多風蓬索(繩)?三十六大根,七十二小根。

      風蓬布?龍頭鳳尾一片布,金平四字走江湖。

      江在哪里?江在口里。

      湖在哪里?湖在肚里。

      江有好深?江無底。

      湖有好重?二斤十三兩五錢。

      船有幾倉?船有五倉。

      哪五倉?頭倉裝的刀槍火炮,

      二倉裝的糧草,三倉裝的菩薩,

      四倉裝的桌椅板凳,五倉裝的火倉。

      有多少船?天下有十二只神船,

      上天領了六只,五猖兵馬領了五只,

      這一只是游江五娘[3]助我們討吃的。

      由哪方來?由北方來。

      到哪方去?南方而去。

      我們這里的儺戲因為派別的不同也是有不同的。比如張大旺師傅是靈寶教的,他的《判官勾愿》和《觀花教女》的戲本就和我之前學的有些區(qū)別。區(qū)別最大的是唱板,唱詞總體意思上是一樣的,但有些詞也與我們唱的不太相同,你聽我給你唱一段張大旺師傅唱的《判官勾愿》:

      判:(唱)金烏東升玉兔追,君王不住把王催。

      五言詩句千般好,鸚鵡喜鵲鬧臘梅。

      撥開云頭落下霧,輕輕落在凡間塵。

      (白)十壇弟子,仙官來在五朝之外,朝王見駕,與仙官打個稟,仙官告進,參見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nèi):下跪何人?

      判:在下判官。

      內(nèi):有何本奏?

      判:有本當奏,無事不敢冒進,不知準本不準本?

      內(nèi):有本就準。

      判:酬恩信士為他男指日高升。

      內(nèi):有準。

      判:明君好,哈哈哈哈……

      內(nèi):哈哈哈哈……

      判:仙官為何發(fā)笑?武士們,統(tǒng)統(tǒng)為我捆綁起來!

      內(nèi):人、神都是發(fā)得笑的。

      判:什么人喜歡發(fā)得笑?我來得慌,未帶三扳牙椅,何不與仙官搬凳看坐。

      內(nèi):十八文武學師,官比你大,哪個與你看坐,自己有坐。

      判:好好好!仙官自己看坐。

      (唱)搬把座椅坐當堂,打開簿書看分明,

      勾了良愿未曾還,已在一年限一年。

      (白)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薄書看得冬瓜扯坼。

      內(nèi):西瓜夾皮,苦瓜長皰。

      判:什么冬瓜西瓜,苦瓜呀!

      內(nèi):你這白眼老師看錯了簿書,要看五岳簿書,中華民國都認不到?

      判:什么中華民國,莫多嘴,我在看。

      (唱)中華民國湖南里頭痛。

      內(nèi):外頭癢,你過那頭!

      判:什么?外頭?

      內(nèi):湖南省辰州!

      判:又看錯了!莫多嘴!

      (唱)湖南辰州,七甲坪伍家塆櫻桃坪土地祠下居,酬恩信士孩男有恩,良愿今酬還。

      (白)十壇弟子,你們就莫錯過,仙官上殿,這也是仙官看錯了,那也看錯了,難道掌印法師十壇弟子就沒有錯過?

      內(nèi):我仍無過無錯。

      判:好,我來查有錯無錯。啟稟吾主,保你們壇門廣屋,外外流通。

      內(nèi):還是留恩!

      判:好,查查清清,有錯無錯,打你砍子!

      內(nèi):是板子!

      判:查得?

      內(nèi):查得!

      判:問得?

      內(nèi):問得!

      判:我且問你,鋪張卦像,發(fā)鼓開堂,啟師告白,搖鈴小請,申發(fā)功曹,華山下書,五岳投文,起官造殿,打掃法壇,收壇卜占,橋搭門外,迎鸞接駕,傳杯把盞,真的還得好,仙官與你們?nèi)α恕?/p>

      (唱)掃地先鋒,金童玉女。

      歐牙將軍,馬夫腦殼。

      開山先鋒,領猖土地。

      五猖兒郎,姜女梳妝。

      許家父子,五方造橋。

      脫白換青,出猖扎寨。

      交書送駕,仙官與你們處、處……

      內(nèi):叫你勾愿,不是叫你處愿來的?

      判:問到這簿還到噠,那簿也還到噠,仙官勾不贏,處的快些。

      內(nèi):還是要勾。

      判:什么?你們這也還到噠?那也還到噠,你們哪里還噠?仙官勾這薄良愿,龍案上面銀子都沒有。

      內(nèi):你這個贓官?還要錢啦?送到豆腐鋪里壓起!

      判:常言道古言論,裝金子過河要船錢,吃酒要酒錢,吃飯要飯錢,哪個不要錢?

      內(nèi):有的有的!

      判:有的就勾!

      (唱)一筆寫來一筆勾,不留欠字在后頭。

      團團圓圓打個圈,要得討來五百年。

      中間打個欄桿把,免得我主常記掛。

      寫個天字天來大,寫個地字海洋深。

      寫個人字人還愿,寫個神字神領情。

      人字上面加兩點,火在爐中起霞云。

      火字上面加口字,谷在田中養(yǎng)凡人。

      勾得清來了得名,不留欠字半毫分。

      懸掛珠簾臣見駕,容臣把本奏圣君。

      酬恩信士為學生,當日許來今日敬。

      有許有還酬良恩,萬歲準了臣的本。

      神賜一卦放寬心,順卦落地打勾陳。

      良愿勾在簿中存,拜四拜,站起身,

      五方去點馬和兵。

      仙官提筆點東方,點南方,點西方,

      點北方,點中央,五方兵馬點在簿中存。

      點了龍臺和龍桌,又點龍枕并龍床。

      龍船上面繡錦帳,帳中請下萬歲牌。

      左邊點了茶房殿,右邊又點酒殿房。

      男神屋,女神房,金板凳來銀板床。

      三交門下點椿樹梁,梁下又點土地堂。

      椿樹梁,土地堂,諸神百鬼趕二場。

      左邊點了上馬蹬,右邊又點了下馬巖。

      上馬蹬來下馬巖,只等圣駕返天臺。

      當堂下了三支令,吩咐五營四哨兵。

      刀出鞘末弓上弦,人穿鎧甲馬配鞍。

      三支將令傳下來,大小三軍齊安排。

      橫蹬裹腳緊緊系,哨哥忙穿鷂子鞋。

      仙官儺壇貪玩耍,馬在槽房咬韁繩。

      一步一步下金階,低頭退出朝門外。

      三交門處上了馬,仙官打馬上天臺。

      (白)三捶鼓,四捶金,瀛洲判官轉(zhuǎn)天庭。

      《判官勾愿》是在勾愿的時候唱的,唱這之前還要唱一出《姜女下池》。唱《姜女下池》的時候要給小孩解洗,就是給小孩度過關煞了,也就是說請各路神仙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從解洗到勾愿就包含了主人家祈禱家庭成員都能順利的意思。張大旺師傅還告訴我了《觀花教女》里面的一折,跟我們這里許多師傅唱的也不大一樣:

      母:(唱)孟姜女,你是聽,從頭一二聽詳情。

      想起二老多薄命,無有香煙后代根。

      單生吾女小姣生,女兒乃是人家的人。

      爹爹命你曬衣襟,一路之上講禮行。

      規(guī)矩禮義要學會,言語舉止要斯文。

      撞到白發(fā)老年人,如同高堂二雙親。

      遇到一般姑兒們,和顏悅色笑臉迎。

      輕言細語莫高聲,具是挑花繡朵人。

      撞到年輕后生們,路窄側(cè)身讓他行。

      扇兒遮臉傘遮身,切莫回頭亂看人。

      我女年方十八春,為娘羅裙帶一根。

      有朝一日出閨門,學禮儀,敬雙親。

      公婆面前要孝順,丈夫面前要謹慎。

      公婆學,莫做聲,丈夫?qū)W,笑盈盈。

      三句好話軟人心,伸手不打笑臉人。

      天地相合生萬物,君臣相和國太平。

      夫妻相和家興旺,父子相和引財神。

      兄弟相和出孝子,妯娌相和家不分。

      九世同堂張公忍,百世傳揚留芳名。

      妯娌之間弄是非,吵吵鬧鬧不安寧。

      萬般無奈把家分,壇壇罐罐用秤稱。

      哭哭啼啼喊后家,捶頭耳巴打上門。

      花費錢來是小事,篩茶敬煙難淘神[4]。

      惡蛇抵棒耍蠻橫,爹娘跟著慪死人。

      父是天平一桿秤,怎奈天平地不平。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背后不說人。

      自古山中無直樹,從來世上無直人。

      媳婦自有做婆日,堂前椅子有轉(zhuǎn)輪。

      天地生人不一般,富貴貧賤幾般人。

      女兒性情不要狠,三從四德要知情。

      在家總要從父命,出嫁從夫古來文。

      五經(jīng)四書看得清,還有四德講兒聽。

      女守婦道要孝順,敬忠父母教子孫。

      白手興家人尊敬,這是婦德第一論。

      容貌好歹娘生成,莫擦胭脂莫打粉。

      不要翻眼亂看人,這是婦德第二論。

      莫要吃酒稱能性,打牌賭博壞名聲。

      行動舉止要端正,這是婦德第三論。

      莫打哈哈笑高聲,第一說話要謹慎。

      先正己來后正人,這是婦德第四論。

      針線女兒要勤懇,自小在家要學成。

      缸里無水多挑擔,灶前無柴勤搬捆。

      要勤快,莫懶惰,好吃懶做壞名聲。

      腳癢用手摸一陣,洗手弄飯講干凈。

      泡茶弄飯愛潔凈,灑水掃地不起塵。

      貴客臨門忙迎進,分賓坐下茶煙臨。

      廚房奉菜叫客請,自己不可先沾唇。

      來客見你講行禮,做客自己也斯文。

      剩得留下待二頓,省吃儉用賢內(nèi)人。

      雞貓鵝鴨喂三頓,牲口不飽吵鬧人。

      油鹽柴米要儉省,家務什事兒擔承。

      姑娘妯娌要和順,對兒男女要殷情。

      兒小女幼須教訓,莫學打罵鬧沉沉。

      左右鄰舍要照應,和氣生福一滿門。

      出門做客吃酒去,應該早去早回程。

      酒色財氣最可恨,謹慎開口慢開唇。

      爹爹年邁不放心,姑娘本是菜籽命。

      肥處一把它不生,瘦處一把長成林。

      也有先窮而后富,也有先富而后貧。

      自古人生具由命,萬般由命不由人。

      我兒本是千金體,許家養(yǎng)女攀高門。

      一個雞蛋放得穩(wěn),眼前富貴過得身。

      根深哪怕風搖動,葉多不怕雨來臨。

      行得正來坐得穩(wěn),真金哪怕火來焚。

      你替為娘爭口氣,二老眉毛長三分。

      父:(唱)孟姜女,你聽起,為父話語記心里。

      從小把兒藏袖里,含在口里怕化了。

      梳頭纏腳掛耳墜,小小鞋兒把底配。

      繡花叫兒把綠配,做鞋又要把底配。

      又教鍋頭并灶尾,煮酒造漿件件會。

      大來不可去看會,娘行一步兒跟隨。

      親戚六眷來家內(nèi),男女各別莫一堆。

      除了內(nèi)親與姊妹,外人可陪可不陪。

      而今少有柳下惠,要避嫌疑免是非。

      三從四德記心里,第一莫把名節(jié)虧。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后可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績麻紡紗要學會,挑花繡朵要精微。

      早晨起來手先洗,灶前不可把頭披。

      鍋鏟莫拍筲箕背,姜蒜莫在灶上擂。

      穢柴不可燒灶內(nèi),灶上莫把骨頭捶。

      燒香莫對灶孔內(nèi),灶房洗澡不可為。

      灶房打掃要干凈,少堆柴葉怕火飛。

      油鹽柴米莫浪費,拋撒五谷遭雷擊。

      什事規(guī)矩要學會,免得婆家學二回。

      長大成人把郎配,出外從夫不可違。

      嫁到婆家要尊貴,不比娘家任兒為。

      公婆面前莫抵嘴,家中不可搬是非。

      娘家有話莫對婆家講,婆家有話莫對娘家提。

      婆家講,娘家提,吵口打架只為你。

      路上撞著不便宜,親戚六眷傷和氣。

      粗布棉衣能遮體,休穿綾羅與緞皮。

      粗茶淡飯莫嫌棄,羊羔美酒莫貪迷。

      有田不耕倉庫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有園不種少菜吃,有棉不紡缺少衣。

      不孝父母身有罪,死后不得轉(zhuǎn)來回。

      不孝之罪從此起,枉在世上披人皮。

      大伯大叔來吵嘴,暗暗去把罪來賠。

      說些好話賠些罪,家中自然無是非。

      姑姑當成親姊妹,嫂嫂時常在一堆。

      莫分手板和手背,侄男侄女一家親。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早晨不可多貪睡,廚房煮飯莫相推。

      做得好來莫夸嘴,做錯相互莫推諉。

      待客莫分外與內(nèi),忙裝煙,茶一杯。

      若是貴客到家里,廚下忙把酒菜配。

      上酒莫上寡淡水,臘肉切成薄灰灰。

      小菜件件合口味,香腸不可滿盤堆。

      油鹽醬醋合口味,豆腐蘿卜盡碗堆。

      桌子架在火房內(nèi),四把椅子四周圍。

      擺好筷子和酒杯,再請丈夫把客陪。

      勸客吃酒莫吃醉,當吃四兩吃二兩,

      當吃二兩吃一杯。吃嘴噠,人吃虧,

      吃不完,撿碗柜。收來留下待二回。

      灶上不可光偷嘴,放到以后把客陪。

      當家要知柴米貴,不會劃算把賬背。

      丈夫有能莫夸嘴,恐怕旁人不助威。

      丈夫無能莫責備,不可開口就罵媒。

      欺夫定是少教誨,反拿父母去墊陪。

      你一叉來我一對,惹得天天挨打槌。

      若把丈夫讓一回,天大之事化成灰。

      見了丈夫身不起,又說他是平輩的。

      莫學扁擔來挑水,說夫與我平肩齊。

      夫是天來妻是地,哪有地來把天欺。

      夫妻若是依古禮,妻見夫來要起立。

      有茶及時斟杯去,該當要說都不提。

      惹是大夫酒吃醉,滿臉笑容把他陪。

      連哄帶扶房里睡,枕頭與他高高堆。

      床頭與他放碗水,做個解渴一枝梅。

      醒來把父勸一會,勸他二回要推杯。

      當吃四兩吃二兩,免得自把大虧吃。

      醉后怕把人得罪,下次不能像這回。

      說些好話流些淚,丈夫自然把心回。

      好言相勸能改悔,果然能算女流輩。

      勸夫不可多饒舌,勸夫莫把惡言背。

      一時差錯難受累,惹得天天鎖愁眉。

      鄉(xiāng)間若有貧弱輩,或是借去鹽一杯。

      不要時時掛在嘴,以免他人說小氣。

      人情交往應當去,有來有往是常理。

      君子不聽閑言語,哪怕小人翻是非。

      勤扒苦做身榮貴,好吃懶做敗家胚。

      鄉(xiāng)鄰分個老少輩,見面恭敬要講禮。

      又會說話又賢惠,一團和氣家興起。

      當家主事有能力,誰個不夸女中魁。

      母:(唱)我的女,你聽講,細聽為娘講端詳。

      爹爹有名許百萬,你母誥命受恩光。

      家住澧州澧陽縣,地名叫做車兒崗。

      家有良田三百萬,雁飛不過許家莊。

      家有金銀堆北斗,缺少兒女奉高堂。

      爹爹生來多行善,洗手焚香答上蒼。

      救濟修路造橋梁,周濟貧民舍茶湯。

      爹媽二人多商量,一心要立泗洲堂。

      前有三層觀言殿,后有三層百子堂。

      百子堂內(nèi)化錢紙,觀言殿內(nèi)燒寶香。

      燒香不見香煙起,化紙不見紙飛揚。

      一許豬,二許羊,三許華岳大廟堂。

      燒香不見香煙起,化紙才見紙飛揚。

      爹爹許愿有感應,才見懷兒在身上。

      你是乙卯年前生,二月十五卯時養(yǎng)。

      另逢三卯多榮貴,女逢三卯難成長。

      若要八字能成養(yǎng),寄拜上街孟二娘。

      肩挑酒,鵝一雙,寄拜下街姜二娘。

      三名兩姓不好叫,取名叫做許孟姜。

      世間兒女不一樣,也有孝順奉爹娘。

      一娘養(yǎng)子九個樣,也有不孝親生娘。

      一等兒像畜生樣,枉自爹娘養(yǎng)一場。

      只想把兒來撫大,后來得個好風光。

      無兄無弟無靠處,獨生吾女好凄涼。

      有朝一日出閨去,丟下年老人一雙。

      一尺五寸把兒養(yǎng),就是石頭也抱光。

      四時八節(jié)常來往,以免父母掛心腸。

      平常無事把兒望,過年又要望端陽。

      中秋望兒不來家,對著明月淚兩行。

      生日滿月都在望,娘想兒來想斷腸。

      也有想兒染病恙,見兒不藥也安康。

      只想把兒看見下,一見女兒眼發(fā)光。

      為娘倒把兒牽掛,我兒想娘不想娘。

      娘想兒來把心傷,兒想娘來扁擔長。

      叫我兒,你聽講,出閨門,把家當。

      公婆年邁眼無光,耳背不能聽四方。

      是非口舌休要講,家丑不可往外揚。

      和氣鄰里與鄉(xiāng)黨,自古喂狗顧一方。

      各人打掃門前雪,休管人家瓦上霜。

      莫學假病臥牙床,嘴有一張手一雙。

      做事一打一條巷[5],女中丈夫把家當。

      做事正直又賢良,宋臣有婦姓歐陽,

      她的公婆具早亡,公婆在世家無掌。

      丟下小姑名潤娘,潤娘才得幾個月。

      包腳喂奶嫂承當,嫂嫂又生一女孩。

      一姑一女站身旁,兩女同吃乳下長。

      嫂嫂仔細暗思量,己女送與別人養(yǎng)。

      專養(yǎng)小姑在臥房,后來姑侄都長大。

      高門大戶配姑丈,蓬門蓽戶許女郎。

      小姑陪嫁紅羅帳,己女陪嫁布衣裳。

      上天見她這般樣,中年賜她俏兒郎。

      過后害病卻無恙,閻君放她又換陽。

      我今說個妯娌樣,鄭氏徐氏兩女娘。

      鄭氏貧窮不妄想,徐氏家寬不張狂。

      績麻又把棉來紡,不攢私房不偷藏。

      娘家送物歸婆掌,不分你我論弱強。

      嫂嫂生兒弟媳養(yǎng),弟媳生兒嫂嫂忙。

      后來二子都長大,不知誰是自生娘。

      貓生一二狗來養(yǎng),畜生也能有善良。

      皇王聽見都來訪,深表妯娌修牌坊。

      我兒記得這般樣,榮華富貴萬里揚。

      賢德之女人夸獎,萬古傳名天下?lián)P。

      父:(唱)孟姜女,你聽講,為父給你打比方。

      如今出些后生子,三個成群五成黨。

      挽手搭在肩膀上,口里又把歌兒唱。

      好吃懶做游浪蕩,不務正業(yè)吊郎當。

      麻將骨牌賭博場,忘掉兒女和爹娘。

      輸了錢又不好想,要賣屋宇押田莊。

      前糧與到后來糧,虎在山上皮賣光。

      東一游,西一蕩,激起又把酒館上。

      這個鋪里吃一壺,那個鋪里喝一缸。

      一天從早吃到晚,臉紅好像關云長。

      眼斜嘴歪改了樣,走路東倒又西撞。

      不分東南西北方,一灘稀泥倒路旁。

      若是人家把他碰,無事生非把人傷。

      妻子當面來相勸,開口就罵她的娘。

      賢德妻子講他讓,不問青紅罵一場。

      你不讓來他更強,鍋盆碗盞盡遭殃。

      屋里吵得一包糟,趕雞打狗罵婆娘。

      娃娃大小要遭殃,樣子好像活閻王。

      尊長前來道短長,把頭低下在褲襠。

      只因貪杯把酒傷,一家吵得不安康。

      老少吃用他不管,家務什事搞爛場。

      破床破被一包瓢,披邊吊垮爛衣裳。

      雞無食,狗無糧,老鼠過街哭一場。

      一年糊到三十夜,聽見人家鞭炮響。

      忙又忙,慌又慌,心慌意亂無主張。

      灶里無柴鍋無米,一家大小怎圓場。

      衣服行李無一樣,搬床被蓋當鋪當。

      秤點肉,打點酒,糊糊弄弄才圓場。

      今年不想明年事,這樣哪有好下場。

      母:(唱)叫我兒,你聽道,細聽為娘說根苗。

      恐怕一日公婆要,為娘替你把心焦。

      如今不必當日小,鞋不學來針不撈。

      無事只圖睡懶覺,績麻紡紗兒不操。

      怕的丈夫性情拗,不肯輕易把你饒。

      爹娘為你急的跳,有朝一日要穿包。

      第一晚睡要早起,清早下廚把茶燒。

      第二公婆要盡孝,替夫敬奉二年高。

      第三夫婦要和好,親親熱熱同偕老。

      第四要聽娘訓教,哺乳養(yǎng)育報辛勞。

      第五待客要周到,免得他人要恥笑。

      第六廚房并鍋灶,煮飯弄菜廚藝高。

      第七菜園種的好,不用賣來吃不了。

      第八睡前四處看,謹防火災于賊盜。

      第九一喊就要到,扛斷腿子追到跑。

      第十嘴巴不要狡,舌頭打架不肯饒。

      莫惹公婆丈夫惱,莫聽旁人是非挑。

      惹是為娘聽到了,心里如插一把刀。

      爹娘說話不狡嘴,凡事都要聽訓教。

      屋內(nèi)不要常吵鬧,搬弄是非起禍苗。

      小來端屎又端尿,長大成人把恩報。

      當家主事把心操,水往低處人往高。

      前世生來今生選,得遇黃金挖一窖。

      勤勞苦做創(chuàng)家業(yè),何愁家中不富饒。

      丈夫有能妻賢惠,人前尊重品自高。

      家務什事要料理,豐衣足食不心焦。

      女要貞潔守婦道,全家福祿樂逍遙。

      我兒牢記娘教訓,萬古流傳把名標。

      父:(白)安人呀!我女莫講是個人,就是個神,我二老也咒靈噠哩。莫說了,我們父子三人去到儺壇勾個愿心。

      (唱)父子三人儺壇進,來到壇內(nèi)勾愿心。

      未曾許愿先許奴,奴家不到愿不勾。

      磨好一盤情濃墨,濃墨珠筆勾愿心。

      一筆寫來一筆勾,不留欠字在后頭。

      了字中間加一橫,子子孫孫受皇恩。

      十字上面加一撇,千年萬載神不討。

      團團圓圓打個圈,要得討來五百年。

      中間加個欄桿把,免得圣駕常牽掛。

      信士勾愿勾得清,要打南山桂竹根。

      不求陰,不求陽,中平順卦打勾陳。

      順卦打在塵埃地,良愿勾在簿中存。

      我幺兒轉(zhuǎn)在上房內(nèi),爹娘二人隨后跟。

      (白)諸位莫見笑,養(yǎng)女要向我們父母領教,哈哈哈哈……

      古時候不像現(xiàn)在,人人都有書讀有電視看,儺戲里有些教育人的話,教給人知識,教育人要有道德。放在儺戲的詞里一唱,來看的人就都知道了。

      三、儺藝傳承

      金丕華師父很多年前就一直在跟我講,要我收個徒弟。我一方面是覺得在從儺方面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專門以做法事謀生,一個月又拿不到好多錢,天天沒得事做,時間長了就沒有信心做下去了,所以要找個徒弟愿意跟著學跟著做是很難的。收個徒弟還要他肯學肯做才行,學儺戲也要肯唱肯跳,要沉得下心來,不學個幾年記住罡步、背到朝科是做不出來的。

      現(xiàn)在社會各方面對“辰州儺戲”已經(jīng)逐漸重視起來了,縣政府經(jīng)常來我們這里拍攝宣傳片,老年大學的金承乾校長常帶我們?nèi)⒓涌h里、市里的儺戲展演,我也經(jīng)常參與這樣的活動,但是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學者來研究我們的科書,這都是古人傳下來的東西,很值得研究的。但是我們搞這個的都知道,研究也只能研究一些字面上的東西,以前為了防止被別人看去、學去,甚至拿去做壞事害人,師父傳給我們的科書經(jīng)常是前后顛倒的,要怎么看怎么記也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否則就是一些廢紙。還有一些秘訣都是口傳的,書上都沒有記載,這只能收了徒弟之后教他記住。

      前幾年不做法事的時候,我也去湖北宜昌和張家界的一些游樂場所專門表演絕技,一天表演一兩場,一個月能賺個三四千元,只是都做不長,長的也就做三個月,最短的只做了個把月就沒做了,還是看表演的人太少了。我目前沒有在外面打工了,就在張家界、沅陵、桃源這一帶專門做做法事演儺戲,一年四季哪里有演出或者還儺愿,我就去參加,賺的錢很少,一場法事做下來也就賺幾百元,演出給的補貼更少,這樣的事一個月也沒有幾回,一年頂多就幾十場,我拿到錢也都用來生活了,沒記過數(shù)。我打娘胎生下來就有一只眼睛不好,一直到現(xiàn)在都是單身,就更別說有后了。我弟弟也不會做法事,他們倆口子帶著孩子在深圳打工,就更不會學這些了。

      我是辰州儺戲目前最年輕的傳承人,以我的條件,不好在外面做工,才在這邊做做法事賺點錢維持生活的。常跟我一起做法事的全承華、全湘村師傅都比我稍年長一些,也都沒有收徒弟,自己的孩子都在外地打工,都沒這個閑心學習儺藝。還會做法事的師傅們基本上都是這個情況,年輕一點的平時都在外面打工,到過年的時候才回來做幾場,這樣也很難收到徒弟跟著學。年長的師傅這幾年陸續(xù)去世了幾位,還有一些已經(jīng)七八十歲了,記憶力不很好了,熬夜做法事,精力也跟不上來了。

      金丕華師父有一個孫子還在外面打工,現(xiàn)在才三十來歲,他每年回來我就叫他跟我一起去還愿,他很愿意跟著我去,他有興趣學,只是平時都在外面打工,沒時間做法事不說,能沉下心來學的機會也不多?,F(xiàn)在真正想學這個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他還有心學就很難得,要是他愿意跟我學我也愿意教他。他們年輕人現(xiàn)在主要還是要養(yǎng)家,一個月在外面能賺幾千元錢,在這里只做法事的話甚至很難生活下去。做法事正月里做得多,再就是每年五六月的多,其他時間常常就是十天半個月都沒一場可以做的。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光靠做法事是不能支撐的。

      辰州儺戲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傳統(tǒng)文化,習主席講要文化復興,要弘揚傳統(tǒng)文化,辰州儺戲里面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寶貝,比如集體觀念、家庭觀念、善惡觀念,等等,還有做人的底線什么的,在現(xiàn)時代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儺戲的形式跟不上時代,我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辰州儺戲后繼無人,這些東西也都傳不下去了,那多可惜呀。這都是老人給我們傳下來的寶貝,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怎么能到我們這里斷了呢?只有找到徒弟,把我們會的都傳給他,才能讓文化遺產(chǎn)不在我們手上就失傳了呀。

      注 釋:

      [1]香水職:是“度職”儀式的一種,但程序較為簡單,只需請一兩個土老師在場,師父將字號、訣法等傳與徒弟即可。

      [2]唱板:唱腔。

      [3]游江五娘:湘西一帶流傳著“游江五娘造龍船”的說法。

      [4]淘神:方言,耗費精力。

      [5]一打一條巷:方言,意指精明能干。

      責任編輯:黃祥深

      盐亭县| 精河县| 通化市| 屏南县| 油尖旺区| 松桃| 河曲县| 汶川县| 海兴县| 娄底市| 杂多县| 广平县| 大田县| 昭觉县| 循化| 会宁县| 无为县| 华宁县| 平凉市| 丰顺县| 防城港市| 勐海县| 靖州| 隆子县| 玛曲县| 山丹县| 龙川县| 龙海市| 盘锦市| 黎城县| 奉新县| 固镇县| 通许县| 泗洪县| 凉城县| 宁夏| 正定县| 和政县| 磴口县| 大冶市|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