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摘要: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發(fā)展的主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標準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中之中。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如何把這一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我們的工作之中至關重要。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轉(zhuǎn)變教師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教育觀念,讓學生成為班級建設的主人,既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前提,更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新型;班主任;組織者;參與者;調(diào)解者;良師益友
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角色——班主任,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撞擊。愚以為,新時期下,班主任老師應扮演以下角色為妙。
一、班級管理的組織者
過去,人們常常以為“班主任工作”就是班主任單方面的行為,是班主任自己的事情與學生無關。由于存在這樣的誤解,在工作實踐中,就導致某些班主任被大量的常規(guī)事務性工作纏住手腳,幾乎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放進去,一天到晚應接不暇。他們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渾身有用不完的精力。事實上,盡管某些班主任是抱著極端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愿望,整天在這些繁忙的事務中打轉(zhuǎn),耗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卻產(chǎn)生不了應有的效益。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生是構成班集體的主體成員,是班集體生活的主人,學生有權通過直接參與班級的生活、親自處理班集體的事務,積累生活經(jīng)驗,體驗社會角色特征。在這個工作范疇中,班主任旨在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扮演一個組織者的角色,組織全班學生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
二、班集體生活的參與者
沒有對學生的了解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個班主任,必須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然而,一個班主任要想及時了解全班所有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就決不要游離于學生之外,凌駕于學生之上,而必須和學生一道“手拉手”地參與到班集體生活中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只有這樣,老師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密切師生感情;學生才會毫無戒心地與老師暢談、訴說自己的苦惱、希望、歡樂……由此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等,以便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傊?,在班級生活方面,班主任應扮演一個參與者的角色,深入細致地洞察學生的方方面面。
三、教育生態(tài)關系的調(diào)節(jié)者
如果我們把個體從出生開始面臨的教育環(huán)境看作是一個大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那么人從家庭早期教育到公共教育機構就是一個大的教育生態(tài)改變。在家庭中兒童是在父母血緣親情中學習社會文化和道德規(guī)則的。由于大部分父母的全力呵伴之間爭搶玩具的舉動。著名的教育家皮亞杰認為:只有促進兒童和同伴形成合作觀念,才能使兒童擺脫無意識的自我中心的狀態(tài),才能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所以,只有加強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才能為他們以后的教育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變“說教者”為“促進者”。
教育實踐證明:教師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如思想進步,為人正直、待人真誠、不怕挫折、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會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感染、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1.真誠關愛與嚴格管理相結(jié)合。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和開始,關心每一個學生,時時給他們以慈母般的溫暖,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道德品質(zhì)的前提和保證,但是,對學生的愛不能只是一味地袒護、縱容,還必須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要時時給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指明奮斗的方向及努力的目標,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只有在嚴格要求與管理中才能實現(xiàn)。
2.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小學班級的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班主任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必須懂得一定的教育規(guī)律,認真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教育學、心理學、班級管理學等一系列的理論知識,增強專業(yè)素養(yǎng),努力與教育實踐工作想結(jié)合,循序漸進,教學相長。實踐證明:教師簡單、機械、重復地說教,以及體罰及變相體罰等“高壓式”的管理方法,不僅有礙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甚至會產(chǎn)生事倍功半的后果。教師自身的言行、氣質(zhì)對學生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工具。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教師首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因此,每次學校組織勞動,我都和學生一起干,掃地、搬桌椅、擦玻璃樣樣干在前面。課下,我常常與他們一起聊天、談心、做游戲,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工作中,我樂觀、開朗,敢于面對挫折、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在干好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書法、繪畫、小科技、小制作、乒乓球、籃球,樣樣都略通一二,因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在輔導學生書法、繪畫的同時,自然對學生進行做事認真仔細的教育;在輔導學生小科技、小制作的同時,巧妙地培養(yǎng)學生不畏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運動場上時時鼓勵學生,向自我挑戰(zhàn),頑強拼搏……我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了榜樣,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養(yǎng)成。
五、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
學校的班主任一般都同時擔任某門學科的教學,他們往往是從學科教師隊伍中挑選出來的有較強社會工作、管理工作能力的人,在他們身上往往具有特別的陶冶、教化能力。因此,班主任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以自己高尚的價值追求與突出的情感交往能力(藝術)贏得學生的心,用自己的言談舉止感染和熏陶學生,只有這樣,班集體才會充滿友愛、和諧的氣氛,每個學生才能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