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
摘 要: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的拳種,具備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隨著太極拳教學在全國各個高校相繼開展,目前形成了較為普遍的教學現象,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個高校太極拳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該文先就太極拳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歸納,從多個方面分析影響太極拳教學效果的因素,最后就改善太極拳教學效果的方法途徑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
關鍵詞:太極拳 教學效果 方法 思考
中圖分類號:G85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251-02
近些年來,太極拳在高校逐漸得到推廣,一方面是由于太極拳受場地、器材等設施的限制較小,這是太極拳相對于其他運動而言,自身所具有的動作特點;另一方面,則主要是由于太極拳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它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自身的健康狀態(tài),還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健康意識,改善精神情緒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學習質量。
高校太極拳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更為豐富,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太極拳作為有助于個體健康的體育項目,其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遵循科學和適度的原則,在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的基礎之上,豐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然而,隨著太極拳教學活動的深入展開,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師資、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及學生積極性等方面都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要想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則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
1 太極拳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各個高校開設太極拳教學課程較為普遍、廣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學在教師水平、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學生積極性調動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下面就上述3個方面來分析當前太極拳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1 教師方面
在教師水平方面,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較低是當前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由于教師自身具備的能力素質較低,專業(yè)理論知識稍顯不足,致使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有欠準確性,勉強甚至無法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同時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模式和方法較為死板,難以把握到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太極拳教學參與度不高,同時,由于自身專業(yè)水平較低,難以根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和掌握情況,進行靈活變通和綜合性評定。另外,由于自身教學情緒不高,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 教學方面
教學方面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這兩點上。
從教學內容來看,當下太極拳教學呈現出較為單一的特征,應用性不高,導致學生覺得學太極拳用處不大。另外,太極拳自身動作看似簡單、速度緩慢,實則講求動作之間的銜接,而要實現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則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基本素質。教學內容給學生一種單一且難學的印象,學生更加難以掌握太極拳要領,影響教學效果。
從教學方式手段上來看,目前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在這樣的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夠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跟著老師的示范在課堂上模仿,稍顯惰性,二是課堂時間較短,學生模仿和練習的時間少,學習到的太極拳的動作很難得到鞏固,也很難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1.3 學生方面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是影響太極拳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學效果直接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體現出來,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對太極拳缺乏濃厚的興趣,則很難去了解、學習和練習太極拳。而上面兩個方面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通過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果差。學生只有感興趣了,才能更好的學習好太極拳,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 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的方法
太極拳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太極拳功能和作用的發(fā)揮,針對上文中分析太極拳教學面臨的3個方面的問題,在如何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這一問題上,也應當從這3個方面進行考慮。
2.1 加強教師相關培訓,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
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對太極拳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要深化太極拳教學效果,應當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理論水平予以重視,開展相關活動,強化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積極組織教師開展與太極拳相關的各種培訓,強化太極拳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開展成幫結對活動,讓經驗豐富、專業(yè)水平高的教師幫助經驗不足的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定期考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理論水平,加強對教師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督促。
2.2 調整教學內容設置,增加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內容上,一改之前內容單一,教課乏味的現象,調整教學內容的設置,在老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對練、競技等課程內容,開展學生的太極拳實戰(zhàn)演練,而對于單練、拆招等技術,在實踐應用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將所學技法付諸實戰(zhàn),掌握攻防轉換的技巧。太極拳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牢固掌握太極拳各個動作要領,還有助于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
2.3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改革傳統教學方法
相較于傳統教學中學生孤立學習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助和互動,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切磋,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十分有益。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同于傳統教學中大家被動地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某個難題進行主動討論,小組成員能夠針對各自在太極拳學習練習的過程中遇到的疑問,一起進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小組交流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基礎較差的同學還可以向要點掌握牢的同學進行討教,學生之間互相進行教學,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2.4 應用太極教學配樂,選擇合適配樂曲目
近年來,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兩方面,都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太極拳配樂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太極拳配樂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強化太極拳教學效果。太極拳的配樂要求要符合太極拳的精神意念和外形動作,在教學不同的階段選取不同的配樂曲目,比如古箏曲《高山流水》十分符合太極拳的精神風格和速度力道,《音樂口令帶》配樂方便學生掌握太極拳的外形動作。目前太極拳配樂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在教學實踐中也得到較為普遍的應用,使教學取得顯著的成效。
2.5 加強相關宣傳力度,開展體育文化活動
學??梢酝ㄟ^利用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全方位加強太極拳相關宣傳,積極為太極拳教學造勢,引起學生對太極拳的關注,營造活躍的太極拳學習氛圍,定期組織相關培訓,廣泛開展各類活動。比如舉辦太極拳文化節(jié),開展太極拳知識講座以及相關競賽活動等,吸引學生對太極拳的注意力,以喜聞樂見、活潑有趣的形式,廣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為日常太極拳應用實踐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營造活躍的體育文化活動氛圍,最終推動全民鍛煉的進程,傳承和推廣太極拳文化。
參考文獻
[1] 謝晚成.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的幾種教學方法[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4):115-116.
[2] 吳維民.應用“合作學習”方法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6):163-164.
[3] 王國成,王艷俠.不同音樂配樂對太極拳前期教學效果的影響[J].宿州學院學報,2011(1):57-58.
[4] 祁浩浩.武巧市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太極拳教學現巧與對策建議[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