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教師個人素質及專業(yè)能力對其教學質量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而青年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新鮮血液”,往往因為經(jīng)驗不足等原因,會困擾其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提高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課堂教學調控能力變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教師本身的發(fā)展,還關系到學生學習效果及其情感和能力的形成。
【關鍵詞】:青年教師;政治;課堂教學;調控能力
1、培養(yǎng)課堂調控能力的意義
1.1對課堂調控能力的理解
課堂教學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的高低關系到其教學效果,而專業(yè)素質除了體現(xiàn)在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之外,在教學中課堂調控能力的強弱也至關重要。所謂課堂調控能力,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引導、控制、約束的能力。
當前,在教學一線的青年教師由于閱歷尚淺,對教學工作了解不夠透徹,常常會在教學中采取簡單粗暴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能力培養(yǎng)不到位等后果。課堂調控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不斷觀察、實踐、反思、總結中學習到的,因此,青年教師對培養(yǎng)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調控能力應當格外注重。
1.2課堂調控能力的強弱與教學效果的內在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需要對課堂進行統(tǒng)籌安排,否則不僅無法順利進行常規(guī)教學,還會因為課堂中出現(xiàn)的意料之外的問題而中斷,如此一來,影響教學效果便是必然的。
教師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其教學效果。我們在聽名師上課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課堂氣氛輕松、情緒飽滿、內容充實、環(huán)節(jié)之間聯(lián)系緊密、過渡自然,學生學習熱情高,質量好。這是由于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他在課堂中,具備一定的調控能力,能使課堂在預設的軌道內進行,他懂得如何將課堂變得學生更感興趣、更喜歡學,隨之而來的便是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相反,教學一線也存在一些教師課堂調控能力弱,不能很好的組織課堂教學的例子。例如照本宣科、材料運用陳舊、內容形式過于簡單,甚至出現(xiàn)面對靈活多變的課堂束手無策。這種課堂長此以往下去,就會出現(xiàn)學生不能信任老師,不愿學的狀況,如果不能改變,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質量。
一個課堂教學調控能力強的教師,其教學質量遠遠高于調控能力弱的教師,由此得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必須注重課堂教學調控能力的培養(yǎng)。
2、青年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2.1對學生學情把握不足,過高或過低估計學生理解能力
青年教師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有著高漲的工作熱情,希望每一堂課都能盡自己所能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然而過猶不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內容會使教學重難點不突出,知識點不夠緊湊,學生難以接受,因而影響到教學質量。
同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xiàn)對學生估計不足,認為學生還小,低估了學生的理解力,將學生已知的知識重復講解或將簡單的知識進行復雜的講解,如此一來,學生會產(chǎn)生倦怠心理,不愿甚至不屑聽課。
因此,不能正確的把握學情,明確學生學習規(guī)律,是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改善。
2.2對教學重難點把握不足,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
青年教師在備課時,習慣從教參上抄寫教學重難點,而在教學中更是容易忽略教學重難點的合理分配,甚至個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體現(xiàn)重點,不對難點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教學重點是在教學中應該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學難點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學生接受程度不同,對難點的設立應有所差異。依據(jù)本課所學知識要點和學生具體情況,將教學重難點凸現(xiàn)出來,安排合理的時間進行探討,加深學生記憶。若是忽略重難點,會造成教師上課時平鋪直敘,沒有起伏,內容不突出,教學設計無亮點,學生學習時目標不明確,抓不住主要矛盾,學習效率低下。
2.3缺乏教學技巧,課堂掌控能力弱
青年教師常常被一個問題困惑,就是我已經(jīng)精心準備了教案,預想了各種學生會有的反應,自以為可以很好的完成課堂教學,但教學效果依舊不太理想。這是因為課堂教學時靈活多變的,其進行過程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與教案預設重合,所以,教師即使準備了優(yōu)秀的教案,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完成課堂教學。這是因為青年教師缺乏教學技巧,對課堂的掌控有局限,要想很好的完成課堂教學,除了認真準備的教案外,教師自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教學技巧。青年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更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去學習處理課堂突發(fā)狀況的技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2.4注重教授知識,忽略能力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總期待用學生考試成績來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這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精力都花在了知識點的講解上,不斷強調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情感的培養(yǎng),于是學生也會只在乎成績,不注重全面發(fā)展。最終造成的結果是: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欠缺,從做人到做事都會表現(xiàn)出一系列問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加強對學生人格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習慣,還有利于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青年教師應該走出這種誤區(qū),認識到評價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標準是多方面的,知識的掌握是十分重要,但同樣需要注重人格和能力培養(yǎng),避免培養(yǎng)出有知識無德行的學生。
3、培養(yǎng)課堂調控能力的方法
3.1充分備課
3.1.1備教材
教學內容來源于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教師將教材內容熟記于心,對學生預習、學習會產(chǎn)生促進作用,身體力行給學生做榜樣。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教材上哪些是基本內容,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拓展內容,以此來判斷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探討不同的內容,便于我們進行教學設計。其次根據(jù)新課標要求,依據(jù)學生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的“燈塔”,幫助我們更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最后,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教材,從一課到一單元到一本書再到一門學科,其內容都會呈現(xiàn)一種必然的關聯(lián)性,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利用其中規(guī)律,使課堂更具有連貫性,在課堂中也可以溫故而知新。
3.1.2備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易忽視的問題,明確教學重難點就是梳理教材后,準確找到在課堂教學中重點強調哪些內容,以及在分配時間時應更傾向哪些內容。準確分析教學重難點,有利于避免高投入低產(chǎn)出。教學重點應當是統(tǒng)一的,是在教學中學生應當重點掌握的知識要點,而教學難點是依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學情來制定的,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所確定的難點也會有差異,有時,教學重點會包含教學難點。教學重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占更大的比例,成為教學中的亮點。
3.1.3準備教具
在中學政治課堂中用到的教具一是傳統(tǒng)教具,一是多媒體課件。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具的使用越來越少,但并不意味著它就會推出歷史舞臺,例如我們講到家庭關系時,使用一些照片不僅提升教學趣味還對學生的情感有所引導,比起生搬硬套的案例更能引起學生共鳴。多媒體的使用已成為課堂的一部分,甚至讓部分老師形成了依賴,但我們必須清楚,多媒體課件應當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而不是課堂的主導。個別老師為了省事,喜歡從網(wǎng)上下載課件直接使用,這種做法也是不提倡的,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同,面對的學生也不相同,因為根據(jù)實際情況,自己制作課件最好。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有幾個原則,一是避免在課件中羅列過多的內容,將主要內容羅列出來即可,否則課件太過繁雜,不易觀看和抓住重點;二是避免使用太多炫酷的動畫效果,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三是避免古板,課件內容及形式的與時俱進也是十分重要的。
3.2教學過程
3.2.1導入需自然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因此鋪墊一個良好的開頭是十分必要的。在政治教學中,青年教師常用的導入方法是情境導入法,即設立情境,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得出本課要探討的問題。亦有教師喜歡用復習導入法,即通過復習上一課所學內容來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同時也能進而引出本課知識。無論用哪種導入方法,其目的都是讓課堂有個良好的開端,在導入中,需要注意的是不用使用生硬的導入方式,企圖利用學生預習的印象,“脅迫”學生回答出本課課題,最好是使用自然過渡的方式,不但引出課題,而且讓學生有所思考。在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禮貌顯魅力》一課中,課前依照慣例,讓學生說新聞并進行點評,緊接著老師給大家說一則新聞,講到女公務員逆行出小區(qū)被保安阻攔后“罵死”保安的新聞,由學生談看法。如此導入即貼合實際吸引學生注意力,給學生啟發(fā),也很恰當?shù)囊霰菊n所學“禮貌”的有關知識。
3.2.2提問的技巧
青年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一是容易問一些無效問題,二是照念課件上的問題,這兩種提問方法都不利于課堂教學,是青年教師應當改正的。所謂提問,一要聯(lián)系教學內容,二要給學生以啟示,三要結合考試中的命題方式,訓練學生答題技巧。提問時,可以將關鍵詞重音說出,或者讓學生找出關鍵詞所在,幫助學生把握答題中心,以防答非所問。對學生有所啟發(fā)的問題是在課堂中十分重要的,學生自身的缺點有時自己很難發(fā)覺,通過案例分析或從他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這是一個很好的對學生行為能力及價值觀進行引導的方法。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靠考試來評價,因此,平時訓練學生的答題能力也很關鍵,在課堂中,運用命題的方式進行設問讓學生熟悉答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在考試中可以更加得心應手。
3.2.3引導學生參與課堂
學生是課堂的主題,在新課標的要求中,學生應當更多的參與課堂,學生參與課堂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分組討論,小游戲,朗讀課文,情景表演,小辯論等,在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最多使用的就是合作討論。這種方法的使用最易操作,而是都基本上能達到預想效果,然而還是容易出現(xiàn)學生活動效率不高、容易跑題,或者個別學生不參與的情況。面對課堂中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明確小組成員自身任務,給小組成員編號,輪流來當小組長,隨機點取成員來當發(fā)言人,設立名次激發(fā)學生求勝欲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更感興趣,參與度就會越高,課堂討論效果就會越好,通過學生的集思廣益,時常對教師來說,也能得到一定的啟發(fā)。
3.2.4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作為教師,一定要有基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例如淵博的知識,流利的普通話,端莊的教態(tài),漂亮的粉筆字,這些都會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也是學生對老師評價的標準之一,因此,青年教師一定不能丟掉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當教師的各項專業(yè)技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使學生打心里佩服教師,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面對多變的課堂,青年教師容易忽略的一項技能是應急處理教學事件的能力。當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搗亂、生病或者自身失誤等狀況,如何既解決問題,又能及時將其他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考驗了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對于搗亂課堂紀律的學生,千萬不能當堂傷其自尊,否則會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的課堂教學。而自身的失誤不要故意遮掩,可以大方與學生進行探討,共同解決難題。
3.3課后總結反思
3.3.1課后反思和總結
青年教師的進步空間是很大的,想要進步,對教學進行課后反思是必要的,只有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點,才能更好的揚長避短,學習進步。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對本課的感受是最深的,也是最適合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刻,在課堂教學中,哪些內容講的比較好,學生反響不錯,哪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不適合,哪些拓展過于簡單或者對學生過于困難,哪個設問不夠清晰,學生思路不明確,都是可以總結反思的地方。教學反思不是個想一想就結束的,應該記錄下來并體現(xiàn)出改進方案,最好在下一節(jié)課時進行實踐,來檢驗新的方法是否更加有效。另外,課后與學生的交流也應注意,詢問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感受,幫助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使教師對教學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3.3.2慎對學生的課后輔導
課后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問題,說明課堂教學中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對這類問題,要多多關注,有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改正問題。學生在課后向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者作業(yè)中普遍出現(xiàn)的錯題,都是學生還未掌握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或復習課中一定要進行強調,甚至需要老師準備多種講解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對于抽象的問題,需要進行具象的解讀,對于學生不了解的知識,需要進行知識的拓展,總之,不能讓疑難問題堆積下來,最終無處下手,不知如何解決。
4結論
青年教師是未來教師隊伍的主力軍,時代在發(fā)展,教師隊伍在進步,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個人的能力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適應社會發(fā)展,必須多聽、多看、多學、多創(chuàng)新,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調控能力。只有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調控能力,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建設和諧社會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