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那件伴了自己一生的烏金盔甲,他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該去哪里。
背后是不見底的烏江,烏江亭長正劃著一葉小舟匆匆趕來;面前是幾萬的漢軍,一片火紅的頭巾像火焰一般燃進他熾熱的瞳仁。
不住地嘆息。
“天要亡我,我何渡之?!”
他拔起插在地上、還剩半截的鬼神盤龍戟。他還記得,當初只有十七歲,當伯父項伯把這把戟遞給他的時候,他高興地擺弄了一個晚上,雖然那時他還不能把它用得如行云流水。這把戟在他行軍的幾年里夜夜陪伴著他,這地位連虞姬都不及。
現(xiàn)在再看這把戟,只能引起心中的愁緒萬千。
“項王就在那里,斬其首級者,賞銀萬兩,封萬戶侯!”
這是劉邦的聲音。當初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便為王。但劉邦小人,趁自己攻函谷關之際,便偷偷溜去咸陽做他的王了。想到這里,他心里不禁升起一股無名業(yè)火,面對著劉邦幾百正在沖來的先鋒軍,他毫無畏懼,左手持戟,右手拿著自己的破天劍,面朝蒼穹大喊:“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幾乎所有的情感,都被他糅進了這首四句歌中。
向天怒吼一聲,他用盡全身力氣,提起重量超出自己身體負荷的戟,沖入先鋒軍隊伍中。劈、掃、抬、砍,已有幾十紅巾的鮮血沾到了鬼神莫測的戟紋上。但是此時的他,身上已經(jīng)插了三四支槍。但是他無畏。破天劍一掃,槍桿皆斷。
當鬼神盤龍戟與破天劍被鮮血粘得不再鋒利時,他也累了。腳下堆成小山一樣的尸體對他來說,沒有任何觸動。
看著不遠處對他睥睨而視的劉邦,他笑了。小人終究是小人,無可成大業(yè)。
戟被他丟在了地上,提起來的,是破天劍。
“既然你懸賞萬兩取我首級,我就滿足你們!”
劍刃移向自己的脖頸,這把殺敵無數(shù)的劍,最后一個殺掉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主人。
有些鈍的劍刃被他硬壓進了自己的喉嚨。
劍壓三寸。
第一寸,為劉邦。為了他滅秦的功績。
第二寸,為虞姬。為了這這寧愿獻身的堅貞。
第三寸,喉管已破。這一寸,只為了結(jié)。
鮮血橫流。烏江水盡為血紅之色。江邊樹木無不枯萎,落葉紛紛,綴滿烏江。
此時此刻,似乎說什么壯烈抒情的話語,都不能配得上這畫面。
垓下之處,霸王之墓。
編輯點評
寫項羽的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可是張?zhí)齑T這樣截取西楚霸王項羽垓下自刎的特定的歷史片段是不多見的。我還感覺這篇文章借鑒了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作者緊緊抓住項羽自刎這一幕,行文流暢,語言洗練,頗有氣勢。
作者單位
赤峰市寧城縣寧城高級中學高三1班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