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嫻
(361004 福建天衡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 福建 廈門)
論債權人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行為的涉他效力①
林淑嫻
(361004 福建天衡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 福建 廈門)
根據(jù)連帶共同保證旨在更大程度保護債權人債權的立法本意以及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部連帶性”,應認定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的效力及于其他保證人。
連帶共同保證;涉他效力;債權人;保證人
在連帶共同保證中,若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只向部分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是否意味著其他保證人保證責任已被免除?換言之,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行為的效力是否及于其他連帶共同保證人?
現(xiàn)行立法及司法解釋對此規(guī)定不夠詳細,人民法院對此類案件的處理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連帶保證責任人作為一個整體對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向其中的一個保證人主張權利,該效力及于其他保證人。另一種意見認為,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fā)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債權人向一部分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效力不及于其他保證人。[1]
根據(jù)保證人之間有無約定保證份額,共同保證又分為按份共同保證和連帶共同保證。在按份共同保證中,由于各保證人都只在各自保證份額內(nèi)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因此,債權人需要分別向各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連帶共同保證則更大程度上實現(xiàn)對債權人權利的保障,并強化了債權人權利實現(xiàn)的便利性,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連帶共同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xiàn)的義務。如果因為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只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而導致其他保證人的保證責任被免除的話,則有違連帶共同保證的法律本意,不利于對債權人債權的保護。
1.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具有“內(nèi)部連帶性”
連帶共同保證人的法律角色相同,根據(jù)公平原則,他們應受到同等法律保護。保證人沒有理由在自身不存在過錯的情形下因為債權人的任意選擇而承受不利法律后果。若因債權人向其中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而導致其他保證人的保證責任被免除,則有違公平原則,損害了部分保證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公平原則決定了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對于保證責任的承擔具有內(nèi)在連帶性,即連帶共同保證人內(nèi)部應共同承擔債務。
我國司法解釋對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在連帶性”給予了肯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20條規(guī)定:“……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郑筛鬟B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下稱“《批復》”)更是明確指出,即便部分連帶保證人在保證期間未被債權人主張過保證責任,但仍然要和被主張過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一起按約定份額或平均分擔保證責任,清償應當承擔的份額。
2.若債權人向部分連帶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不具涉他效力,則與連帶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部連帶性”構成邏輯沖突
一方面,若認定債權人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不具有涉他效力,則其他保證人的保證責任會因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其主張權利而免除;但另一方面,根據(jù)前文所析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在連帶性”,未被債權人主張保證責任的保證人須與其他被主張了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一起清償應當承擔的份額。也就是說,保證人對外保證責任的免除與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在連帶性”構成了邏輯悖論。因此,只有認定債權人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具有涉他效力,才能與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的“內(nèi)部連帶性”形成邏輯上的貫通。
根據(jù)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內(nèi)在連帶性”的法理精神以及《解釋》和《批復》的規(guī)定,承擔了保證責任的連帶共同保證人向其他連帶共同保證人要求承擔相應保證責任的權利的實現(xiàn),不受保證人之間是否具有共同意思聯(lián)絡的影響。因此,債權人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的涉他效力,也不以保證人之間是否具有共同意思聯(lián)絡為轉(zhuǎn)移。即使連帶共同保證人之間素不相識從未聯(lián)系,但只要沒有約定為按份共同保證,就應該認定債權人向部分連帶共同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具有涉他效力。
注釋:
①為行文方便,本文將連帶共同保證中債權人向部分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行為對其他保證人產(chǎn)生的同等法律效力稱為“涉他效力”。
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一人或者數(shù)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要求其他保證人清償應當承擔的份額,不受債權人是否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未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主張過保證責任的影響”。
[1]吳貴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的理解和適用》[C].黃松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20-121.
林淑嫻(1982~),女,江西省上饒市人,現(xiàn)為福建天衡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