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市實驗幼兒園 周莉紅
《指南》背景下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有效設計
福建省武夷山市實驗幼兒園 周莉紅
《指南》將藝術(shù)領(lǐng)域的目標定位于“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將幼兒園的歌唱活動目標定位在引導幼兒運用嗓音探索歌唱,感受并體驗歌曲的旋律,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感受音樂的美,發(fā)展傾聽和表征的技能。
《買菜》是一首旋律重復、歡快的2拍子歌曲,分為演唱和唱誦兩部分,主要表現(xiàn)祖孫兩人快樂的買菜過程,是一首符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深受幼兒的喜歡。但由于歌曲《買菜》中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而且有唱有誦,幼兒不易掌握歌曲節(jié)奏。反復分析研究教材之后,找出活動重難點,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從知識、技能、情感三維出發(fā),制定了科學的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說唱。
2.能用自己喜歡的菜名替換歌曲中的菜名。
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教師從機械地讓幼兒學唱歌曲,走向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體驗;走向“理解內(nèi)容”“感受情緒”“表達情感”。這樣的目標定位,符合《指南》的精神。
幼兒音樂能力的發(fā)展,依賴于他們在音樂活動中的積極參與,惟有自身的參與和親身的經(jīng)歷,才能使幼兒真正體驗到音樂的魅力。
建立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累積估測策略,并對面積單位進行梳理,建構(gòu)面積單位與被測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度量意識。
直接體驗是幼兒直接參與音樂活動所獲得的體驗,體驗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幼兒參與的程度。開展歌唱活動《買菜》前,組織開展“菜市場”的角色游戲,讓幼兒對常見的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征有初步的認識,豐富幼兒的前經(jīng)驗;要求幼兒周末跟隨家長到菜市場買菜,并幫助家長把菜提回家,幼兒直接參與買菜,就自然知道了許多菜名,也體驗了“拿也拿不動”的歌詞含義——從而為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做好了鋪墊——這些直接體驗活動使幼兒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進一步清晰、穩(wěn)定、概括,為進一步感受體驗樂曲做好了準備。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學前兒童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審美活動,教師要在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中引導幼兒主動欣賞和感受樂曲,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將這些“游戲形式”轉(zhuǎn)變?yōu)槟軌蜃層變簶反瞬黄!⒘鬟B忘返的“游戲狀態(tài)”。
《買菜》這首歌雖然充滿趣味性,但歌詞設計的蔬菜名稱比較多,幼兒記憶歌詞內(nèi)容和順序是有一定難度的?;顒娱_始,教師以說唱菜名的形式激趣導入:“今天我從菜市場買來了一些蔬菜,請你們認真聽聽,我買了些什么菜?!庇變和ㄟ^模仿學習,很快報上菜名。教師將活動的難點前置,讓幼兒對說唱這一形式有初步的感知,然后再出示節(jié)奏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速度快慢,練習與歌詞匹配。
最后運用拍手游戲一一突破。
師:什么園溜溜呀?
幼:雞蛋園溜溜呀
師:什么綠油油呀?
幼:青菜綠油油呀
師:什么咯咯叫呀?
幼:母雞咯咯叫呀
師:什么水中游呀?
幼:魚兒水中游呀
再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點歌詞,由于形象、生動、貼切孩子們學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難點前置,先行突破,這樣為后面更加順利開展歌唱活動打好鋪墊。
圖譜在歌唱活動中運用是通過直觀、可感的形象刺激讓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作品,從而促進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提高幼兒參與興趣。
教師為《買菜》設計了八張圖譜,采用民間傳統(tǒng)游戲“點兵點將”分布呈現(xiàn)。被點中的幼兒自選一張圖譜翻開,然后按節(jié)奏報出菜名。這種不確定結(jié)果的游戲方式,可以激發(fā)幼兒對游戲的渴望和對幸運兒是誰的好奇,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自我覺錯及時糾錯的習慣和能力。每玩一次游戲,幼兒就聆聽感受一次樂曲,5~6遍游戲之后,音樂對幼兒來說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等圖譜全部呈現(xiàn),大部分幼兒主動開始跟唱了,學習目標也在游戲中水到渠成地實現(xiàn)了。
歌唱活動最終目的是用多種方式來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以達到教育的目標。當幼兒學會整首歌曲后,將他們分成兩組嘗試合作接唱歌曲的中間部分——第一組:雞蛋圓溜溜呀;第二組:青菜綠油油呀;第一組:母雞咯咯叫呀;第二組:魚兒蹦蹦跳呀。在接唱過程中,幼兒不僅要看老師的手勢提醒,還要認真傾聽他人的演唱,這樣即可防止持續(xù)演唱導致的聲帶疲勞,又能體驗到合作演唱帶來的快樂。接唱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師幼互動接唱,可以生生互動接唱,還可以男生女生接唱。教師在教學活動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一種方式,也可以同時并用幾種,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指南》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子領(lǐng)域“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目標1“喜歡藝術(shù)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其教學建議中就提出要“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于表達表現(xiàn)”,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xiàn)的需要,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恰好能滿足她們這方面的要求。音樂活動是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造潛能的最佳載體之一,教師應營造生動有趣、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幼兒不拘一格地進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用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方式幫助幼兒更加自如地表達,享受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當幼兒逐漸脫離圖譜學會歌曲后,作為教師,我們總試圖在幼兒成功地邁上一個階梯后,要求他們再往更高一個階梯前進,在幼兒獲得小小的成功時,希望他們朝著更大的成功進發(fā)。于是,教師營造氛圍,鼓勵幼兒嘗試替換菜名仿編歌曲,支持幼兒個性化的表現(xiàn)。話音剛落,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自由結(jié)伴提著菜籃去“菜市場”買菜。買好后思考:用什么菜替換說唱部分的菜名。孩子們把買來的菜仿編到歌中,菜名五花八門。
孩子們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演唱自己仿編的歌曲,每個人所唱的都是他們自己編的歌,幼兒從中享受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體驗到被尊重的感覺,它帶給幼兒的將是成長中的勇氣與自信。
活動結(jié)束后,孩子們圍在老師的身邊似乎還意猶未盡,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純真的臉,教師的心也是欣慰的。這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一個可以自由充分去想象和體驗的過程,對孩子來說,“過程”比“結(jié)果”更感興趣,因為過程能給幼兒帶來無比的滿足。
幼兒園的歌唱活動應嘗試多種教學手段結(jié)合,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以滿足幼兒的“自我認識”“自我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讓幼兒真正成為音樂的主人。
參考資料
[1]沈潔穎.《指南》背景下幼兒園歌唱教學的再思考[J].幼兒教育,2013(06):20-21.
[2]林媛媛,徐卓婭。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的成果與走向[J].幼兒教育,2013(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