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前筆跡鑒定樣本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2017-10-24 08:44:08陳如超
      關(guān)鍵詞:檢材筆跡字跡

      陳如超

      (1.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 重慶 401120; 2.重慶市高校刑事科學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重慶 401120)

      當前筆跡鑒定樣本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陳如超1,2

      (1.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 重慶 401120; 2.重慶市高校刑事科學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重慶 401120)

      目的 針對當前司法實踐中筆跡鑒定樣本存在的各種問題,研究可行的解決方案。方法 根據(jù)筆者所在鑒定機構(gòu)鑒定人每年上百例的鑒定經(jīng)驗,描繪出當前筆跡鑒定樣本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鑒定人經(jīng)驗、觀察以及鑒定人與委托人的業(yè)務往來,分析了產(chǎn)生筆跡鑒定樣本問題的各種主客觀原因。結(jié)論 解決筆跡鑒定樣本問題,應從技術(shù)、法律、規(guī)范層面共同展開。在技術(shù)層面,鑒定機構(gòu)應要求與協(xié)助委托人保障筆跡樣本的合法、充分、可比與可靠;在法律規(guī)范層面,應著重規(guī)范委托人、當事人、鑒定人、律師等主體的不合法、不合理行為,避免他們采取故意干預、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對待筆跡樣本收集的行為。

      筆跡鑒定; 筆跡樣本; 存在問題; 解決方案

      0 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與打印、復印辦公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社會交往、經(jīng)濟往來與犯罪活動中留下手寫字跡的幾率急劇下降,并在近些年趨于穩(wěn)定(主要簡化為簽名筆跡)。而在司法實踐中,與其他大多數(shù)鑒定類型相比,筆跡鑒定的案件量在鑒定業(yè)務總量中的比例穩(wěn)步下降,雖然實際檢案量可能波動不大(見表1)[1],不過,在公安機關(guān)、國家安全及檢察機關(guān)偵辦的一些案件中,筆跡鑒定結(jié)果依然是重要的偵破線索和定案依據(jù)[2]。同時,民事司法也有很多涉及筆跡鑒定的案例,有時一紙鑒定意見決定案件的勝負。

      盡管如此,筆跡鑒定在司法實踐中常生爭議,這與它在鑒定總量中的微弱份額極不匹配。至少在民事司法,筆跡鑒定與醫(yī)療過錯鑒定、傷殘鑒定并列為鑒定爭議、鑒定投訴、鑒定糾紛的重災區(qū)[3]。雖然,筆跡鑒定爭議可以部分歸因于筆跡鑒定的“血統(tǒng)”,即筆跡鑒定起源于經(jīng)驗性累積,科學基礎尚需證實與加強[4],特別是在少量手寫字跡時代,筆跡鑒定的科學基礎在筆跡鑒定專家共同體內(nèi)部也產(chǎn)生了動搖。然而筆者認為,當前困擾筆跡鑒定科學可靠最為緊迫的問題主要是筆跡樣本本身的問題[5],通過改進筆跡樣本的質(zhì)量,減少筆跡鑒定爭議,繼而防止出現(xiàn)當事人到鑒定機構(gòu)鬧鑒的惡性事件[6]。

      表1 2004~2015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guān)管理的社會鑒定機構(gòu)文件檢驗量變化趨勢

      注:上表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根據(jù)司法部在《中國司法鑒定》雜志公布的全國司法行政機關(guān)登記注冊的社會鑒定機構(gòu)對文書檢驗案件數(shù)量。當然,文書檢驗不僅包括筆跡,還有印章、印文、打印、復印等檢驗項目,不過上表依然大致能夠說明問題。上表主要反映的是民事司法中社會鑒定機構(gòu)承擔的筆跡鑒定案件數(shù)量。

      1 筆跡樣本存在的問題

      鑒定意見可靠取決于三要件:(1)具有充足的資料或事實基礎;(2)鑒定理論、方法可靠;(3)鑒定人將該理論、方法正確運用于鑒定材料*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證據(jù)規(guī)則》第702條規(guī)定,專家向法庭發(fā)表專業(yè)意見的條件有三:(1)該意見必須具有充足的資料和事實基礎;(2)必須運用可靠的原理或方法;(3)原理或方法必須可靠地運用于該案件事實。。筆跡樣本屬于第(1)要件。根據(jù)我國鑒定通說與鑒定實踐,筆跡樣本應滿足合法性、可靠性、可比性與充分性四大條件[7-8]。筆跡樣本的問題,應從上述四方面分析。

      1.1 筆跡樣本的合法性問題

      筆跡樣本的合法性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樣本收集主體與收集程序方面,具體體現(xiàn)在:第一,在刑事案件中,筆跡樣本未經(jīng)合法主體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如偵查程序中,收集筆跡樣本的偵查員數(shù)量不足、身份不符;違法搜查、扣押筆跡樣本;筆跡樣本缺乏形式要件,沒有偵查人員、見證人或當事人簽名;采取秘密手段收集的筆跡樣本,沒有經(jīng)過合法程序轉(zhuǎn)換。

      第二,民事司法強調(diào)當事人自治與訴訟主體地位,筆跡樣本的收集與質(zhì)證,法官一般應通知雙方同時到場。中立的法官也可以在一方當事人參與時收集與確認樣本,但應通知對方當事人。然而,一些法官完全依職權(quán)單方收集、確認筆跡樣本或者法官將樣本收集、確認責任推給鑒定人[9],讓一方當事人陪同鑒定人收集、確認平時樣本,以及單方到鑒定機構(gòu)書寫實驗樣本。

      第三,樣本收集責任。一是委托人*根據(jù)司法部頒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偵查機關(guān)、檢察院與法院及其具體執(zhí)行者稱為司法鑒定委托人。拒絕收集樣本或補充樣本;二是委托人推卸樣本收集責任,要求當事人向鑒定機構(gòu)提供或書寫未經(jīng)其確認的樣本。而且缺乏委托人參與的樣本收集,經(jīng)常導致樣本無法收集或無法及時收集。

      第四,樣本收集的及時性問題。就民事司法來看,部分法官有意或無意延遲筆跡樣本的收集確認與推遲向鑒定機構(gòu)移送樣本的時間;一些當事人故意拒絕、拖延平時樣本的提交或?qū)嶒灅颖镜臅鴮?,這既影響訴訟效率,也損害對方利益*筆者及其所在鑒定機構(gòu)已經(jīng)遇到不少類似案件,一方當事人找出各種說辭,推遲或拒絕到鑒定機構(gòu)書寫實驗樣本。。

      1.2 筆跡樣本的可靠性問題

      筆跡鑒定的目的是確定檢材筆跡是否為樣本筆跡書寫人所寫。這就要求樣本字跡的來源真實可靠。鑒定實踐中,筆跡樣本的可靠性有時也引起爭議:

      第一,委托人沒有充分證據(jù)或僅憑經(jīng)驗確認筆跡樣本,或者根本沒有向鑒定機構(gòu)指出比對樣本,只是移送一摞資料,由鑒定人挑選。鑒定人不得不對委托人移送的樣本材料進行檢驗、篩選。這加大了鑒定人工作量,也無法保障充分利用、挖掘筆跡樣本信息。

      第二,委托人沒有通過合法程序取得樣本,合法性引起可靠性爭議。典型的是刑事案件,筆跡樣本收集存在違法或瑕疵而被視為非法證據(jù)或瑕疵證據(jù),當事人進而認為樣本筆跡來源存疑,申請排除。

      第三,委托人隨意排除具有可靠性的樣本。如,大多數(shù)民事法官要求當事人一致認可平時樣本,但當事人雙方存在利益沖突,合意很難。雖然,法官收集與確認樣本時應要求當事人雙方充分參與,但并不意味著法官僅以筆跡樣本未經(jīng)當事人雙方同意就將其排除,法官需要在雙方意見的基礎上作出合理判斷。

      1.3 筆跡樣本的充分性問題

      筆跡是書寫人書寫習慣的反映,書寫習慣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是無形的。書寫習慣具有系統(tǒng)性,需要一定量與質(zhì)的筆跡特征表現(xiàn),文字符號的一筆一畫,或者個別簡單文字符號無法充分反映書寫習慣的特殊性。同時,部分書寫人具有書寫習慣的多樣性。另外,書寫人的書寫技能也有一個正常合理的變化范圍(如“一”畫的長短、筆力起伏都有一個正態(tài)的分布值,即圍繞平均值上下波動),更別說筆跡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筆跡樣本應該達到一定量。一般來說,檢材字跡數(shù)量較多,書寫習慣反映充分,則相同文字符號重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要求可以相應降低,但相同文字符號、特別是復雜單字數(shù)量應達到較大比例;檢材字跡較少,如簽名筆跡,則該簽名的樣本數(shù)量應充分,只有一、兩個簽名樣本應格外謹慎。以上述標準分析筆跡樣本的充分性,即“量”的維度,當前問題在于:

      第一,只有實驗樣本。這在司法實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本在警察院校通行的權(quán)威教科書認為:實驗樣本在筆跡檢驗中一般只起參考、輔助作用[7]。根據(jù)該觀點,缺乏平時樣本,當然意味著比對樣本不充分。這在大多數(shù)條件下都是成立的。但是,實驗樣本字跡與檢材字跡形成時間相近,書寫條件大致相同,也應認為樣本數(shù)量充分。不過,筆跡鑒定實踐的困惑在于,部分當事人拒絕提供平時樣本,只書寫實驗樣本,且提供的實驗樣本比對條件極差。而委托人嫌麻煩,也要求鑒定人以實驗樣本鑒定。這已成為當前筆跡鑒定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按道理,鑒定機構(gòu)只消退案處理就可以,然而這對另一方當事人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

      第二,筆跡樣本數(shù)量過少,難以充分體現(xiàn)當事人書寫習慣的多樣性與變化性。這也是部分學者反對僅以實驗樣本鑒定的重要理由,因為大多數(shù)實驗樣本,幾乎只反映了當事人的一種書寫習慣,且?guī)缀醣憩F(xiàn)為慢寫字跡。同樣,平時樣本與實驗樣本的總和很多時候依然太少,當事人書寫習慣的多樣性無法充分體現(xiàn),因此也不足以同檢材字跡比對。

      1.4 筆跡樣本的可比性問題

      筆跡樣本的可比性是指樣本筆跡在與檢材筆跡比較時,應滿足較好的比較條件,凸顯樣本“質(zhì)”的維度。筆跡樣本的可比性問題,是當前筆跡樣本中所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樣本字跡與檢材字跡中相同文字符號沒有達到一定的質(zhì)與量。實踐中,偶爾見到二者之間沒有相同的文字符號,有時二者相同的文字符號過少,盡管委托人提供的樣本材料很多。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相同文字符號太少則無法比較。以簽名筆跡為例,原則上要求所有單字相同*當然,如果簽名漢字數(shù)量多,如三個漢字組成,有時只有兩個漢字相同也可以鑒定。但如果相同漢字數(shù)量過少,則幾乎沒有鑒定條件,或者說鑒定條件不佳。,且應達到一定量的要求。如果委托人提交比對樣本時,讓當事人將簽名字跡拆開書寫則不太合理。筆跡學將經(jīng)常、反復、一次性書寫的字跡稱為字群,類似單個漢字,因此,簽名筆跡應要求書寫人一次性書寫形成。

      第二,樣本字跡與檢材字跡的書體、書寫速度與書寫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就實踐來看,就書寫速度而言前者一般低于后者。通過調(diào)查,如果可以確定樣本書寫人無法寫出高水平或較快速度字跡,當然可以作為比對樣本。但是,如果有充分證據(jù)證明當事人故意選擇不同書體的樣本字跡,或者故意放慢書寫速度、降低書寫水平,這類樣本的比對價值顯然不大,而且?guī)缀鯐斐晒P跡鑒定無法進行下去(參見【案例1-2】)*在筆跡鑒定實踐中,依據(jù)經(jīng)驗,只要當事人的樣本在故意掩蓋自己的書寫習慣,基本可以認為他們是檢材字跡的書寫人(但這并不意味著鑒定人能夠通過科學檢驗進行有效證明,這是當前筆跡鑒定實踐中的最大悲劇);而反之則不一定成立。。同一人不同書體、書寫速度、書寫水平的字跡基本沒有可比性,就像蛙泳、蝶泳、自由泳之間沒有可比性一樣,哪怕是同一人的泳姿。

      【案例1】 某法院委托A鑒定機構(gòu)對一份合同文書上潦草、快速書寫的“作廢”、“彭某某”幾個漢字進行鑒定,原告認為上述筆跡是被告彭某某書寫,而被告拒絕提供平時樣本。法官帶領(lǐng)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到A鑒定中心,讓被告當場書寫實驗樣本。筆者作為鑒定人全程參與筆跡樣本收集。被告故意放慢書寫速度、一筆一畫書寫樣本。鑒定人一再提醒被告加快書寫速度,但被告置若罔聞,而且告知鑒定人,他幾乎不會寫字,怎么可能寫得快?而據(jù)法官及其相應材料反映,被告是一公司老板,且經(jīng)常在往來文書簽名,而且教育背景不錯。被告應該是故意如此行為,以規(guī)避書寫習慣的暴露。由于樣本沒有可比性,A鑒定中心拒絕受理案件。

      【案例2】 原被告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鬧到法院。雙方當事人對《送貨單》上的“王某某”簽名字跡的真?zhèn)未嬖跔幾h。各種跡象表明,本案被告拒絕提供平時樣本,而法院只提供了一份被告在訴訟過程中委托律師的《授權(quán)委托書》上唯一簽名,且是案件過程中的簽名樣本。鑒于樣本數(shù)量太少,法官通知當事人雙方到A鑒定中心采集實驗樣本。無需任何推論與猜測,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被告在規(guī)避自身書寫習慣。因為被告極其夸張地放慢書寫速度,將完整筆畫(如“九”字橫折彎鉤斷為四筆)斷筆書寫,或者倒筆書寫(“王”字橫畫有些從左至右、有些從右至左,豎畫從下至上書寫)。鑒定人的糾正無濟于事。好在本案尚有《授權(quán)委托書》上的簽名,所以依然具備鑒定條件。

      第三,樣本字跡的清晰度問題。委托人只提交樣本復制件,如復印的樣本或樣本照片,但清晰度明顯不夠,筆跡特征無法得到清晰、完整、充分的反映,這也導致無法鑒定(見【案例3】)。有時,筆跡樣本存放在國家機關(guān)或企事業(yè)單位,但一些機關(guān)單位根據(jù)內(nèi)部規(guī)定,提供并不符合比對條件的復制樣本*機關(guān)單位一般都有電子掃描件,他們一般將其打印之后交給委托人。但掃描件只為數(shù)字化保存之需,因而掃描像素較低,難以作為鑒定樣本使用。,甚至拒絕提供樣本,這也是引發(fā)平時樣本數(shù)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案例3】 某市某區(qū)刑警隊委托A司法鑒定中心對甲在工商銀行取款憑證上的簽名字跡進行真?zhèn)舞b定。辦案民警委托時提供的檢材與樣本均是原件的照片。但由于照片像素過低,且存在一定變形,導致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的大量書寫習慣信息無法辨認。由于本案是刑事案件,鑒定機構(gòu)受理了案件,并同委托人商量到委托機關(guān)現(xiàn)場取證并進行初步鑒定。但委托人一拖再拖,導致鑒定人到當?shù)卣{(diào)取檢材與樣本時已經(jīng)超過兩個月。這個案件本來非常簡單,但由于委托人送檢的檢材與樣本存在問題,而使案件一拖再拖,損害訴訟效率,還可能侵害犯罪嫌疑人權(quán)益。

      第四,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形成條件不同。這主要是因為當事人由于患精神疾病、生理疾病或者書寫器官受損等無法控制的客觀因素,引起檢材字跡或樣本字跡的非正常變化。如果檢材字跡受到上述疾病影響,疾病治愈后也可能無法收集到與檢材字跡形成條件相同的樣本字跡;如果樣本字跡受到影響且疾病無法治愈,同樣也無法收集其他正常樣本字跡供比對,此時樣本字跡的比對條件很差*筆者在實踐中遇到當事人書寫樣本時手指(食指第一指節(jié)缺損)受損的情況,加之其書寫水平本來就低,因此其提供的樣本字跡無法與檢材字跡進行比對。。

      第五,檢材筆跡與樣本筆跡相隔時間長,有時兩者的書寫工具、書寫紙張差異較大??赡苡袃煞N表現(xiàn)形式:一是檢材字跡書寫在先,樣本字跡書寫在后;二是樣本字跡書寫在先,檢材字跡書寫在后。無論哪種表現(xiàn)形式,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相隔十余年甚至數(shù)十年,都導致樣本字跡幾乎沒有比對條件*筆者在鑒定實踐中遇到幾起案件,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相隔幾十年,且書寫工具經(jīng)常不同。如1例案件樣本字跡是1950年代,檢材字跡是1970年代,均為毛筆書寫在糙紙上,且沒有其他樣本字跡。。

      2 筆跡樣本存在問題的原因

      司法鑒定實踐中筆跡樣本存在各種問題的原因極其復雜,但不外乎兩類,一類是筆跡鑒定過程中各行為主體的影響,一類是筆跡的自身特性。

      2.1 委托人的責任

      委托人是造成筆跡樣本存在各種問題的重要原因。在客觀方面,委托人因為專業(yè)知識匱乏而導致樣本采集出現(xiàn)缺陷,典型情況是筆跡樣本沒有可比性與數(shù)量不充分*筆者在鑒定實踐中,偶爾會遇到這種情況,當筆者與法官(包括其書記員以及法院輔助部門的技術(shù)人員)溝通時,他們竟然很驚奇,認為筆跡鑒定還需要樣本比對?通過檢材不就可以直接看出來了嗎?。同時,辦案部門“案多人少”,委托人沒有時間收集或延期收集樣本,沒有組織樣本質(zhì)證等等。

      主觀原因更復雜。首先,委托人缺乏收集筆跡樣本的動力。鑒定實踐發(fā)現(xiàn),委托人提交的樣本有時比較單一,幾乎都是實驗樣本。其原因,是委托人嫌收集平時樣本麻煩且還可能不被當事人認可,而實驗樣本雙方一般會認可,且操作簡便。所以鑒定人要求委托人補充平時樣本時,部分委托人要求鑒定人“看菜下飯”,或說沒有樣本可供補充。

      其次,委托人推卸樣本收集責任。在一些民事案件中,部分委托人要求鑒定人通知當事人雙方到鑒定機構(gòu)收集樣本。鑒定人無法強制雙方到場,更不可能強制當事人按照鑒定要求書寫實驗樣本,這常常導致樣本無法收集或無故拖延,采集的樣本也不具可比性。

      再次,委托人的不良動機。為了幫助一方當事人,委托人可以“指點”當事人拒絕提交平時樣本、偽裝實驗樣本、故意拖延向鑒定機構(gòu)移交平時樣本或書寫實驗樣本。當然,民事法官為了“借期限”,還可能故意拖延樣本收集、提交時間。

      最后,委托人放棄樣本筆跡的判斷職責。為了規(guī)避風險與減輕責任,法官消極應對樣本的收集、確認責任。例如,只要當事人雙方不認可,法官就排除該樣本;當事人不愿意提供樣本,法官也不深究。

      2.2 樣本提供方——當事人不配合

      鑒定申請方有時沒有獲得筆跡鑒定樣本,而是由對方當事人控制。對于筆跡樣本提供方來說,他們非常清楚檢材字跡是否為其所寫。為了逃避責任、減少損失,甚至為消耗對方當事人(鑒定申請方)的時間與精力,本應提供筆跡樣本的一方當事人,可能采取各種不配合鑒定的行動策略:

      第一,拒絕提供平時樣本。完全拒絕提供樣本顯得過于露骨,拒絕提供平時樣本,特別是拒絕提供與檢材形成時間接近的平時樣本,是目前部分當事人采取的主要策略,且有蔓延趨勢。

      第二,提供不真實、不客觀的鑒定樣本。最常見的情況是,在沒有平時樣本,或者平時樣本數(shù)量不充分時,當事人故意偽裝實驗樣本。一般來說,當事人會故意降低書寫速度、書寫熟練程度、以及將行書或行草寫成楷書等單向性偽裝。道理很簡單,從高到低、從復雜到簡單的偽裝技術(shù)含量較低,大部分人都能夠操作。

      第三,否定客觀真實的樣本。即使對方當事人或委托人掌握了真實的筆跡樣本,在委托人主持的質(zhì)證過程中,或者征求意見時,書寫樣本的當事人也堅決予以否認。

      第四,拖延提供樣本的時間。無論是平時樣本還是實驗樣本,當事人找種種理由、借口拖延提交樣本或書寫樣本,因此,一些案件被迫以鑒定機構(gòu)退案或法院撤銷鑒定委托結(jié)束*在此需要提及的是,此處論述的主要是樣本提供一方當事人的策略。其實,在一些案件中,對方當事人同樣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拖延訴訟:如故意申請鑒定;拒絕繳納鑒定費;案件移交鑒定機構(gòu),要求補充鑒定材料,在補充鑒定材料環(huán)節(jié),一般是書寫實驗樣本,此時鑒定申請方當事人故意不配合對方當事人同時到場采集樣本。。

      2.3 律師的推波助瀾

      以筆者及所在鑒定機構(gòu)的鑒定實踐來看,部分律師制造筆跡樣本問題的作用不可忽視。事實上,除非與筆跡鑒定打過交道,或者因為不滿鑒定意見長期上訪、投訴并卷入相應的上訪圈子*以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至少有兩個針對兩所知名鑒定機構(gòu)的圈子,其中主要討論的是筆跡與法醫(yī)鑒定。其中一些人專研筆跡鑒定可謂用力甚深。他們總體上是否定筆跡的科學性。,否則,當事人對筆跡鑒定知之甚少。律師閱歷與辦案經(jīng)驗豐富,耳濡目染,且與部分鑒定機構(gòu)、鑒定人相熟,長期合作,很容易獲得專業(yè)咨詢,或者本身就成了半個專家。為了幫助己方當事人,部分律師會在技術(shù)層面,指導當事人提供樣本的方式、類型、數(shù)量、時間等等*筆者經(jīng)常遇到一些律師或者咨詢或者笑侃或者希望印證對付鑒定人筆跡鑒定的種種方法。對此,我只能一笑而過、不置可否,但內(nèi)心涌動的是深深的悲涼。一些鑒定人喪失職業(yè)操守,將行業(yè)內(nèi)的一些技術(shù)盲點或干擾鑒定的方法四處傳播,甚至為了金錢,幫助當事人出謀劃策。。

      2.4 第三方不配合

      有時當事人拒絕提供平時樣本,或者故意提供不具條件的實驗樣本,委托人根據(jù)當事人經(jīng)歷、職業(yè)以及其他信息,可以判定當事人應該在國家機關(guān)或企事業(yè)單位留存有當事人曾經(jīng)留下的筆跡。而且根據(jù)訴訟法,上述機關(guān)、單位具有配合義務。但在司法實踐中,如前所述,一些機關(guān)、單位拒絕提供當事人的筆跡樣本;或者根據(jù)其內(nèi)部規(guī)定,提供沒有可比性的復制件;而且,上述機關(guān)要求繁瑣的手續(xù)與程序。所以,部分委托人為了減少麻煩,要求鑒定人在當事人陪同下提取樣本,這在實踐中操作更難*雖然這種現(xiàn)象并不特別普遍,但也存在。很多時候,鑒定人同當事人去提取樣本材料都需要通過律師或當事人自己過硬的私人關(guān)系網(wǎng)絡才能成功。。

      2.5 鑒定人問題

      筆跡鑒定是專業(yè)門檻低、人人都可以各抒己見,但又最難登堂入室的一門經(jīng)驗性學科*以筆者所見,筆跡鑒定領(lǐng)域充斥著太多沒有經(jīng)過筆跡學訓練的鑒定人,一些學計算機、圖像、乃至中文、歷史等其他不相干學科的人,都可以從事筆跡鑒定。真是嗚呼哀哉。筆者是本科階段接受筆跡學訓練的人,現(xiàn)今一直在從事筆跡學教學,至今仍感到筆跡鑒定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正是如此,筆跡鑒定領(lǐng)域的專家水平參差不齊。這導致不同鑒定人在當事人書寫能力、樣本收集方法與樣本數(shù)量、質(zhì)量等專業(yè)問題的判斷上出現(xiàn)偏差。有些鑒定人反復要求委托人補充樣本,由此延誤時間,引起委托人與當事人不滿。

      同時,我國是一個注重關(guān)系的人情社會。鑒定人在日常鑒定實踐中,總會同律師、法官接觸,日積月累,自然形成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絡。即便沒有關(guān)系,根據(jù)心理學的“最小距離原則”*即世界上任何兩個陌生人的相識,平均只需要5~6名中間人。,總能建立關(guān)系。只要鑒定人不自律,當事人與律師有需求,私下找到鑒定人是不難的。如果建立了不當關(guān)系,鑒定人自然會為當事人或其律師在樣本采集方面提供技術(shù)支持。

      2.6 筆跡的特殊性

      人為因素是影響筆跡樣本的主要方面,但筆跡的自身特性也不可忽略。書寫人的書寫習慣雖客觀存在,卻是無形的,除非外化為物質(zhì)性的筆跡,否則無法認知。然而問題在于:一方面書寫習慣的穩(wěn)定性不如指紋,總是在發(fā)生正?;蚍钦W兓?。所以不同時間的書寫習慣及其表現(xiàn)形式——筆跡必然存在差異,有時還可能發(fā)生突變(如練習、偽裝);另一方面外人無法強制書寫人對書寫習慣的表達,不像指紋,我們可以采取強制捺印方式,但不能強制書寫人如何書寫。

      筆跡也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固然,書寫技能是人類最精細的動作(之一),但與現(xiàn)代精密的儀器相比,仍然“誤差”很大。書寫習慣是穩(wěn)定的,但書寫技能卻無法在兩次書寫時進行精確控制與表達,它總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nèi)上下波動。換言之,先后書寫的同一書寫符號的筆跡不可能完全重合。何況,人在書寫文字符號時,受情緒、疾病、年齡、書寫工具、書寫環(huán)境、不法目的等多重因素制約,兩次書寫的主、客觀因素差異越大,筆跡特征的差異也就越大。

      書寫習慣與筆跡的特性,是影響筆跡鑒定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檢材筆跡與樣本筆跡形成的條件越近,比對條件就越好。但這是不能苛求的。筆跡樣本存在的問題,有時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

      3 解決筆跡樣本問題的方案

      筆跡樣本收集是(鑒定)技術(shù)規(guī)范與(法律)程序規(guī)范的雙重過程。然而根據(jù)筆跡樣本當前存在的問題,對委托人、當事人、鑒定人等進行法律規(guī)制可能比技術(shù)規(guī)范更重要。

      3.1 筆跡樣本的技術(shù)規(guī)范

      具體來說,就是在司法鑒定實踐中落實筆跡樣本的可比性、可靠性與充分性要件??杀刃员憩F(xiàn)在樣本字跡與檢材字跡的文字符號相同或大部分一致(某種程度上與檢材字跡多少成反比),書寫速度、熟練程度、書體、書寫工具等主、客觀條件一致,形成時間相近。當然,通過調(diào)查、綜合判斷當事人沒有能力書寫與檢材字跡一致或相近的筆跡樣本,則不應強求,否則就會先入為主,對當事人產(chǎn)生不合理壓力,進而扭曲樣本質(zhì)量。盡量用樣本原件,樣本復制件的筆跡特征必須清晰、可辨、反映充分。為了獲得具有可比性的樣本字跡,委托人應及時啟動鑒定程序,盡早收集平時樣本與實驗樣本,避免當事人銷毀、隱藏、拒絕提交平時樣本,以及故意偽裝書寫實驗樣本。

      委托人應通過合法程序調(diào)查、收集與確認筆跡樣本的可靠性。在庭審階段,法官應通過當事人雙方質(zhì)證的方式判斷筆跡樣本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不過,民事法官需要改變當事人雙方一致認同樣本的做法。與其他證據(jù)一樣,當事人對筆跡樣本質(zhì)證后,法官應獨立判斷,而不能以當事人雙方是否認同為前提。

      樣本字跡的充分性要求委托人應提供足夠數(shù)量的樣本字跡以供比對,其目的是充分反映書寫樣本字跡一方當事人的書寫習慣。樣本字跡數(shù)量的充分,并非是類似樣本的簡單累加。當前一些委托人移送的簽名實驗樣本,字跡多達上百個,但書寫形式、風格千篇一律。

      為了提高筆跡樣本收集的質(zhì)量,偵控機關(guān)應由內(nèi)部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參與或者負責收集、確認。對法院來說,從中院到最高院,基本都建立了獨立的司法技術(shù)輔助部門,應加強基層法院技術(shù)人員的招錄、培訓,以提高筆跡樣本收集質(zhì)量。同時,當前訴訟法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聘請專家輔助人,但局限于庭審階段。筆者認為,可以將專家輔助人制度延伸到庭前階段,讓專家輔助當事人充分參與筆跡樣本的收集、質(zhì)證等環(huán)節(jié),以提高樣本質(zhì)量,減少庭審階段的樣本分歧。

      3.2 相關(guān)主體的行為規(guī)范

      筆跡樣本的諸種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參與其中的相關(guān)主體導致的。通過法律規(guī)制相應主體行為,能夠大量減少筆跡樣本的缺陷。

      第一,規(guī)范委托人行為。強化委托人的責任意識,加大制度激勵力度,保護其合法權(quán)益,使其敢于依法、合理、迅速收集樣本筆跡。規(guī)范委托人收集樣本的時間、方式、權(quán)力與責任,避免消極應付與責任推卸,要求委托人合理配合鑒定機構(gòu)的筆跡鑒定。根據(jù)當事人合理申請,委托人應積極調(diào)取對方當事人擁有的或保留于第三方機構(gòu)的樣本材料,及時組織當事人質(zhì)證,依職權(quán)獨立判斷樣本字跡是否滿足充分性、可靠性與可比性要件。

      第二,規(guī)范當事人行為。合理分配當事人的樣本提供責任,如果當事人存在不配合行為時,委托人首先需要向第三方調(diào)取可能存在的筆跡樣本,或者充分利用法律允許的策略、技巧、方法向當事人收集樣本筆跡。如果依然無法收集滿足鑒定條件的筆跡樣本,委托人通過充分調(diào)查,認為當事人擁有而拒絕提供平時樣本,則可以對其做出可反駁的不利推定。同樣,書寫實驗樣本的當事人故意規(guī)避書寫習慣,委托人應該對其警示、訓誡,當事人拒絕配合,也沒有充分的平時樣本可供比對時,也應作出當事人可反駁的不利推定。委托人應對當事人書寫實驗樣本的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以此作為當事人規(guī)避書寫習慣、拒不配合的法定證據(jù)。當然,在刑事訴訟中,委托人還需要調(diào)查其他證明犯罪事實的充分證據(jù),不能完全以當事人拒絕提供樣本為由推定其有罪。

      對于當事人為了逃脫罪責與民事責任、給對方當事人制造麻煩、拖延訴訟而延期提交筆跡樣本的行為,委托人應要求當事人在合理時間內(nèi)提交樣本或到委托機關(guān)、受聘的司法鑒定機構(gòu)書寫實驗樣本,否則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如舉證不能的后果*這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61條中得到明顯體現(xiàn)。具體內(nèi)容為“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nèi)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guān)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jié)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嚴格規(guī)范律師與鑒定人行為。委托人查明律師或鑒定人幫助當事人隱匿、毀損樣本,或者為當事人支招,讓其拒不提供或提供不合理筆跡樣本、拖延提交筆跡樣本等等不法行為時,應依職權(quán)或告知相應部門追究律師、鑒定人責任。

      第四,賦予保存筆跡樣本的第三方提供筆跡樣本的責任與義務。在刑事訴訟中,法律規(guī)定任何單位、機構(gòu)、個人都有義務配合偵查、起訴與審判。而在民事訴訟中,相關(guān)單位、機構(gòu)卻可以虛與委蛇或者明確拒絕配合法院與鑒定機構(gòu)的樣本調(diào)取,相關(guān)法律應該加強第三方對民事司法的配合責任。

      4 結(jié)語

      在當前手寫字跡日益減少的時代,司法實踐中的筆跡鑒定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其中,筆跡樣本存在的諸多問題,可以說已經(jīng)是目前影響、制約筆跡鑒定意見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我國筆跡樣本存在的問題部分是技術(shù)層面的,但更多是人為干預、影響導致的。解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筆跡樣本問題,除了提高委托人收集樣本的技術(shù)能力外,相關(guān)部門應加強立法,以規(guī)制委托人、當事人、律師、鑒定機構(gòu)與鑒定人以及保留當事人筆跡樣本第三方主體的行為。

      [1] 黨凌云,鄭振玉. 2015年代全國司法鑒定情況統(tǒng)計分析[J]. 中國司法鑒定, 2015(4): 81.

      [2] 王海平、張永生、成麗學. 文件技術(shù)在偵破一起重大投毒案件中的作用與體會[J]. 法制博覽, 2014(4):153.

      [3] 陳如超. 民事司法中的當事人鬧鑒及其法律治理[J]. 證據(jù)科學, 2013 (3): 309-326.

      [4] 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委員會. 美國法庭科學的加強之路[M]. 王進喜等, 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74.

      [5] 鄒明理. 新《民事訴訟法》司法鑒定立法的進步與不足[J]. 中國司法鑒定,2012(6):3-4.

      [6] 連楷. 中大法醫(yī)鑒定中心一男持刀劫持女醫(yī)務人員[N]. 南方都市報,2015-07-21(4).

      [7] 賈玉文. 筆跡檢驗[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9: 132.

      [8] 韓丹巖,涂麗云. 文件檢驗學[M].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54.

      [9] 陳如超. 司法鑒定委托受理的困境與改革[J]. 證據(jù)科學,2016(4):412.

      (責任編輯于瑞華)

      D918.92

      陳如超(1980—),男,四川中江人,法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證據(jù)科學與證據(jù)法學。

      ① 2015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guān)登記注冊的社會鑒定機構(gòu)從事的法醫(yī)類鑒定業(yè)務占當年業(yè)務總量的82.34%,筆跡鑒定可謂與此相形見絀。即便與痕跡類鑒定相比(88 270件),筆跡乃至文件檢驗量(33 387件)也要少得多。

      猜你喜歡
      檢材筆跡字跡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筆筆跡
      少兒科技(2021年3期)2021-01-20 13:18:34
      字跡潦草
      快樂語文(2017年33期)2017-12-06 09:21:01
      疑難生物檢材DNA的檢驗探究
      筆跡泄露大秘密
      快樂語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微量接觸類生物檢材的游離DNA問題分析
      直接擴增法提取脫落細胞DNA
      海峽科學(2015年11期)2015-09-19 06:48:18
      筆跡不說謊
      筆跡鑒定過程中的心理偏差及其控制
      神龍門瀑布上的字跡
      科技手段在優(yōu)質(zhì)檢材獲取中的應用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22
      玉环县| 巴南区| 河西区| 大新县| 焦作市| 宁南县| 海南省| 奉贤区| 福贡县| 阿克| 阿克苏市| 万盛区| 张掖市| 安西县| 九龙县| 容城县| 霍林郭勒市| 宜春市| 佛坪县| 玉田县| 明光市| 潼关县| 马山县| 什邡市| 商河县| 阳城县| 广德县| 广丰县| 西乡县| 门源| 扬中市| 云阳县| 天台县| 海丰县| 扎兰屯市| 蓝山县| 修武县| 杨浦区| 石首市| 乐昌市|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