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峰
父親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是工廠的文藝骨干。每次節(jié)假日的文藝演出,他的男高音獨唱總是保留節(jié)目。每當他引吭高歌的時候,周圍的人立刻鴉雀無聲,就連院子里嘰嘰喳喳歌唱的小鳥也都安靜了下來,似乎在父親的歌聲面前,它們也覺得自己的歌喉黯然失色。
父親會唱的歌很多。但我記得他唱得最多的是兩首歌。一首是《從頭再來》,另一首是《塵緣》。
那時,父親的工廠剛剛倒閉,眼看著存折上的數(shù)字一天天減少,父親再也坐不住了。可是,父親是一介書生,開店鋪做攤販都不是他擅長的。那段時間里,家里陰云籠罩,母親眉間的憂愁蹙成了山尖,父親也時常唉聲嘆氣。
一天清晨,我們剛起床,突然聽到了父親穿云裂石般的歌聲: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我們姐弟不約而同地走到院子里,看見父親站在那棵高大的槐樹下,正仰著頭放聲高歌,只是他淚水肆意橫流,像一條條豐沛的小溪在臉上蜿蜒。奇怪,唱歌本應(yīng)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怎么父親竟然哭了呢?我正想扯他衣襟問個究竟,母親用嚴厲的眼神制止了我。
唱完歌之后,父親喝下了一碗玉米粥,然后穿上那身出門時才穿的西裝,打上了領(lǐng)帶,出去找工作了。那個時候到處是工廠倒閉,到處是下崗工人,自然父親每天都是垂頭喪氣地回家。于是,《從頭再來》就整天嘹亮地唱了起來。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唱這首歌的時候,父親的眼角雖有隱隱淚光,但是他的神情卻并不委頓,相反越來越昂揚,好像他有決心有信心去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不久,父親被一個私人小廠聘請為技術(shù)員。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那家小廠開出的薪水竟然是當初國有大廠的三倍,這自然令我們?nèi)覛g天喜地。
很快,我們家有了一筆數(shù)額不小的存款。這時,父親過去的同事找上門來,父親讓母親用最好的飯菜款待他。酒足飯飽之后,他說愿意與父親合作辦廠,父親出技術(shù),他搞銷售,廠方可以租用原來的舊廠房,工人也可以招聘原來的同事,現(xiàn)在需要出錢買新設(shè)備。父親去銀行取出了所有的積蓄給了他。最后那個人拿著錢一去杳如黃鶴。
雖然母親沒有責怪他,但父親心里很難受。于是,我們便經(jīng)常聽他唱起了《塵緣》:熱心熱情,換你冷淡冷漠,多少深情獨對寂寞……那時,我稍微懂事了些,知道父親是借歌聲來抒發(fā)他內(nèi)心的苦悶,表達他對一些人事的失望和厭倦。
后來,父親因技術(shù)高超,被聘請到一家大廠,不僅薪金比過去高了很多,他的專利發(fā)明還被廠里折合成股份,每年還有不菲的分紅。
父親又恢復(fù)了隨意唱歌的狀態(tài),高興了就唱,想起什么唱什么,但《從頭再來》一直是他最愛唱的歌。奇怪的是,當年下崗時,他唱這首歌時有一種“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悲壯,現(xiàn)在唱這首歌卻喜氣洋洋,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而今,父親雖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愛唱歌。他就是生命的歌者,他用歌聲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用歌聲來抒發(fā)郁結(jié)心底的落寞惆悵。是歌聲,讓父親的人生多姿多彩;是歌聲,讓父親永遠保持樂觀奮發(fā)的士氣,使他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都能勇敢地邁過去一道又一道的坎。
(編輯·蔡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