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斷深入,將改變新中國傳承已久的學生群體管理模式,由此出現(xiàn)了班集體的管理結構,其中又可以把班集體分為行政班和教學班。將這二者結合在一起之后并行發(fā)展,使傳統(tǒng)高中班級管理模式從封閉型轉變?yōu)殚_放型,并從單一結構走向多元結構,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本文對此作出了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普通高中;教學班;行政班;管理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的高中課程改革增加了相應的選修課程,學生也可以開始進行“走班”上課的制度,打破了長久以來固化的高中課堂教學模式,使之逐漸成為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班級組織,這也就對我國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zhàn)。在高中行政班的課堂教學里,通常都是把行政班作為管理學生的基層單位,以此開展教育活動,學校不僅要繼續(xù)加強行政班的教學管理活動,還要對教學班教育功能予以高度重視,以此建立起管理與教學并存的管理模式。
一、高中行政班管理模式
所謂的高中行政班,就是指學生進入高中校園后,被學校隨機分配到各個班集體里,這就是高中行政班,也是學校管理學生的基層行政單位,還是每個學生的精神“家園”。高中學校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開展各項集體活動,組織學生在有序的課堂環(huán)境中展開學習,學校有義務保證行政班管路人員的穩(wěn)定性,便于更好地對學生學習和生活展開科學、合理的管理和引導,還應該為高中行政班提供較為固定的場所,為方便學生們開展各種活動[1]。
一方面,行政班的管理者必須加強對班級內部干部隊伍的建設,指導學生群體在內部進行自我管理活動,并逐漸形成和諧的班集體,注意提高學生個人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并嘗試著將這些東西內化成學生自我人格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高中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成長。班級管理者應該試著讓各個學生確立起明確的長遠目標,或是樹立積極的精神理念,選擇一句激勵自己的名句座右銘,將其與整個班集體的價值取向聯(lián)系起來。使得高中行政班集體完全融合,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極具特色的集體活動,讓行政班的所有學生成為一個和諧有序的集體組織。
另一方面,高中行政班的管理者還應該重視加強各個學生的獨立、自主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形成平等、互助的意識,在班集體中樹立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在行政班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意識,以及適應社會人才要求等放在第一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高中階段打下終身受益的發(fā)展基礎。為了提高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便于行政班的管理者了解學生的情況,應該堅持召開一些形式多樣化、內容全面的班會,并定期召集學生家長來學校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心理和精神保持密切關注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后就應該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落實好教育高中生安全法制教育的各項具體工作。
二、高中教學班的管理模式
高中教學班作為選修課程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在教學班中應該設置各個學科代表,再成立臨時性的班級委員會。對于那些學習時間較長的教學班級,由于其內部人員相對比較穩(wěn)定,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就可以參考行政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在教學班管理者的組織協(xié)調下,必須成立正確的班委會,選擇好的學科代表,由他們來負責高中教學班的管理工作,包括統(tǒng)計學生的出勤率、檢查完成作業(yè)的情況等。他們還可以幫助管理者維持課堂教學的紀律和秩序,及時聯(lián)系教學班各個科目的老師,匯報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反饋學生們的意見。此外,課代表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協(xié)助教師開展更多有利于激發(fā)班級活力和凝聚力的集體活動,盡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主管教學班的教師一般要肩負雙重責任,包括選修課程的教學責任和教學班集體的管理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紀律情況、學習成績波動等,還要和行政班管理者保持有機聯(lián)系,向其反映學生在教學班的學習信息和品行情況,以便于行政班管理者掌握學生動態(tài),并妥善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2]。
教學班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監(jiān)控并記錄好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教師和學生在評價教學班工作的時候,不僅要關注教學的成果,更要重視教學過程,指引學生樹立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學習目標。并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適時調整目標,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為學生制定科學、高效的學習計劃[3]。
三、有機協(xié)調高中教學班和行政班的工作
高中階段的教學班和行政班在職責和任務方面都有所不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二者之間的工作又不是完全分離的,必須協(xié)調好它們之間的工作關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出各自的功能和價值。教學班的管理者是在課中和課后進行管理的主要人員,而行政班的管理者則需要對學生在校園中所有活動展開整體規(guī)劃和管理。因此,教學班的部分工作內容應該與行政班的工作進行有效銜接,吸收對方提供的學生信息,才能更好地開展相關教學管理工作。比如,教學班在選擇課代表的時候,就應該聽取行政班管理人員的意見,在交流協(xié)商后選擇最佳人選,應該確保教學班內的課代表分別來自不同的行政班,這樣才能更好地聯(lián)絡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可以向行政班和教學班同時傳遞雙邊信息,還能使不同行政班的學生找到一個組織者,便于行政班的管理。另外,行政班管理者不僅是各種活動的管理人員,還是教學班的聯(lián)絡人員,可以指導本行政班學生的選課,監(jiān)督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情況。而教學班的管理者應該積極主動配合行政班的管理工作,讓行政班和教學班的日常工作保持緊密的協(xié)作關系,讓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處于井然有序的狀態(tài)。
四、結語
在高中階段的課程改革,使得我國的高中班級分為行政班和教學班,它們各自都有著明確、清晰的責任和職能,只有保證這兩種班級的工作正常開展,并處于有機協(xié)調的配合關系,才能實現(xiàn)對高中生的全面、科學管理。
參考文獻
[1] 王衛(wèi)東.走班教學背景下普通高中班級的基本特征與班主任核心素養(yǎng)[J].教育科學研究,2017,(03):24-28.
[2] 張曉紅.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模式下的班級管理問題及策略[J].濰坊學院學報,2011,(02):145-148.
[3] 胡中曉,劉秀峰.教學組織形式變革的新探索:走班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5):116-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