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老掉的本質是什么?
就是一個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會經歷少年期、青年期、壯年期,最后無可避免地步入老年,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有節(jié)奏,也已經有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既定的。我們在既定的模式里面,不知不覺就會按部就班一站站走下去,但是,創(chuàng)業(yè)者不是,創(chuàng)新者也不是。
譬如說,“好吃”的定義在不同時代就發(fā)生了改變,菜市場的需求也發(fā)生了改變。今天一個年輕人來到上海工作,離開社區(qū)范圍460米你就不想走了,你想買的東西都要在460米內買到,但是,中國的菜市場在我們大部分的社區(qū)中間,距離每一個住宅區(qū)的中間距離為850米,也就是說菜市場即使有很多的菜,但它早已在不知不覺中,不再是年輕人的“菜”了。換句話說,這個社會在確實地改變。這個城市看起來有這么高的樓、有那么多的菜市場、有那么多的超市,甚至于在一個十字路口上4個角上都有超市,但是進去一看你就會發(fā)現,這些超市都是賣小百貨的,沒有任何一個賣好吃的包裝食品的,沒有!
前年,亞馬遜買下了美國一個全國性的食品超市“全食”,花了300多億美元,但是中國有類似的食品超市嗎?沒有!這意味著中國的大部分食品都是副食品商業(yè),而且是國有的,而且都很舊。不說別的,光那些上海的點心,上海的傳統(tǒng)點心很好吃,但是都是50年、100年以前的樣子,不符合我們今天很多年輕人的美學標準,天天打王者榮耀的人,表示我們要吃新型的點心,要長得符合二次元和跨次元美學的點心。但是抱歉,沒有!所以這座城市盡管看起來很先進,但有很多的東西是過剩的。簡單來說,連空間都是過剩,上海有100多個餅干廠,但這100多個餅干廠干不過丹麥藍罐曲奇,一個樣式的餅干品種就干掉了我們中國前80位的餅干公司的總和。
其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都還存在大量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有人會問,好像大眾創(chuàng)業(yè)已經熱了很長時間了,現在是不是已經過時了?我們看起來在很多大的方面已經有很多的創(chuàng)新,但實際上,還有巨大的小空間需要我們去創(chuàng)新。
我們有一句話:讓創(chuàng)業(yè)的種子找到好的土壤。聽起來很接地氣,我所在的飛馬旅有個標語,“讓創(chuàng)業(yè)好馬擁有騰飛的翅膀”,這是接“天”氣的一句話。其實接天氣跟地氣都同樣重要,所以我希望大家,不光要找陽光、雨露,同時也要找到屬于你的那塊土地,并在那個地方扎實地吸收營養(yǎng),然后在上面開花結果。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前沿,知識的前沿、能力的前沿、機會的前沿、資本的前沿,所有一切的前沿……我希望總有一天,有人能成為前沿的代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