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天天睡個好覺,但目前中國國民的睡眠質量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因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種壓力,長期遭受著睡眠問題的困擾。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睡眠醫(yī)學中心主任楊懷安教授說:現在有睡眠障礙的人能占到人群中30%,每三個人中可能就會有一個睡不好的,發(fā)病率非常高。
睡好、睡飽一直是很多人的奢望,他們常常感覺自己似睡非睡,即使睡了也睡得非常淺非常輕,一點聲音就會驚醒,并沒有進入到深睡眠中,有時候甚至睡了還不如不睡。
那么,為啥你睡覺輕?是不是睡覺時間長就是休息得好呢?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呢?
一夜睡眠由幾個階段組成
人的睡眠并不是一夜到天明的,在整夜的睡眠過程中,會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睡眠周期又從淺睡到深睡分5個層次不同的睡眠狀態(tài)。楊懷安教授說:正常的睡眠由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兩部分組成。NREM部分根據腦電波成分的不同又可分為4個階段,前兩個階段為淺睡眠階段,后兩階段為深睡眠階段。第一階段,輕睡眠,肌肉活性降低,偶爾有肌肉抽搐;第二階段,呼吸、心率減慢,體溫輕度下降;第三階段,深度睡眠開始,大腦產生較慢的δ腦電波;第四階段,深呼吸,呼吸節(jié)律穩(wěn)定,肌肉活性受限,腦電波以δ波為主;最后,進入快速眼動睡眠,腦電波加速,進入夢境,肌肉松弛,心率增快,呼吸淺而急促。
正常人睡眠由淺入深,一般先從非快速眼動睡眠開始,在入睡90分鐘后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此后,NREM期和REM期交替出現,每夜睡眠中反復出現4-5次,最后就清醒了。經過睡眠,人的身心得到休息,睡覺時生長素等得到發(fā)揮,肌肉大腦得到休息,第二天很飽滿的工作,睡眠基本是這樣一個結構。
不以時間長短來判定睡得好壞
有人睡了5個小時,起床后精力充沛,而有人睡了10小時,還是像沒睡一樣。是睡的時間越長越好么?
楊懷安說:睡好的標準,如由客觀來看,就是通過睡眠檢測,一關燈,躺床上七八分鐘就入睡了,腦電波由淺睡眠到深睡眠,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過一段時間又下來了,經過4、5個這種循環(huán),整個過程中,呼吸平穩(wěn),沒有鼾聲,血氧不下降,心率下降,肢體沒有異動。而主觀來看,就是自身感受,以第二天的精神狀態(tài)為衡量標準。如睡醒后,自我感覺良好,頭腦清醒,疲勞解除,精力充沛,效率提高,就是達到了睡眠的效果。
雖說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為八小時,但其實足夠的睡眠不是從時間上的多與少來判斷。就算睡的時間短,而第二天起床能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質,但如果睡了很久仍然覺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質量很差。所以說,保證每天7小時~8小時的睡眠時間只是一個平均值,睡眠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如僅睡了5、6個小時,上述標準達到了,說明仍是高質量的睡眠,你的深度睡眠時間足夠了。反之,即使睡了9、10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達不到上述標準的,也表明睡眠質量不好。那種認為自己睡眠時間少就是失眠,因而憂心忡忡的看法,顯然是跌入了睡眠誤區(qū)。
越想睡好可能越讓你睡不好
相信不少人都有以下的經歷:上床前總是頭昏欲睡,一旦躺在床上之后,腦子就靜不下來了。你告訴自己今晚一定要睡好,但越想好好睡,越睡不著、睡不好。究竟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睡眠不好呢?
楊懷安說:首先,身體不好。有些疾病能夠影響睡眠,比如最常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過程中,上呼吸道狹窄或者阻塞,造成打呼嚕,身體處于淺睡眠狀態(tài),進入不了深睡眠;其次,心里有事兒,壓力大。一躺下,所有的事兒都在腦海里出現,導致睡不著,即使睡著了大腦也得不到好的休息;第三,太想睡好。有的人對睡眠的期望過高,增加了睡眠的壓力。人難免有睡不好的時候,但有的人對這種暫時性的睡不好及其對身體的影響過于擔心,一想到睡覺,就會條件反射地恐懼,老想著一定要睡好,反而更讓人睡不好。
睡眠淺、輕是種病理狀態(tài)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睡覺特別“輕”,稍微有點聲音就醒。楊懷安教授說:睡覺閉上眼睛開始,就是看不到了,睡著后聽力也一樣,一般的聲音是聽不到的,耳朵進入休眠狀態(tài)。之所以能因為小聲音、小動靜驚醒,這就說明并沒有進入深睡眠,一直處于覺醒、警惕狀態(tài),處于淺睡眠。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能是主觀意愿的,比如孩子在哺乳期,媽媽往往不讓自己睡得太沉,孩子一醒,自己馬上就醒了。大腦有個控制系統(tǒng),要求不能進入深睡眠。如是這種特殊狀態(tài)下睡得輕沒有問題。但如果不是主觀意愿如此,就要注意了。
想進入深睡眠好好睡,但卻睡得輕,人一直處于淺睡眠期,就是我們說的一期二期狀態(tài),耳朵功能比較靈敏,沒完全進入休眠狀態(tài),有點聲音就傳到大腦,大腦接到信號就醒了,一直在淺睡眠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達不到睡眠的目的。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累,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煩躁等等,這就屬于睡眠的病理狀態(tài)。
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一個星期左右,就應該考慮到醫(yī)院看看,通過睡眠監(jiān)測看看究竟什么原因,如果確實是病理性的,就應該早期治療。但現在大多數人就這么一天天挺過去,由初期變成了長期慢性的,時間長了,對身體是有很大影響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各個系統(tǒng)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高血壓、心臟病、焦慮、抑郁等。一個星期以內是急性期,易發(fā)現診斷治療,通過藥物、理療儀等有助于睡眠的辦法很容易就得到控制了,但一旦拖成慢病,就不好治了。
【小測試】
你的睡眠合格嗎?
1.能在30分鐘內入睡
在晚上應該睡覺的時間,如果躺半小時還無法入睡,說明你生理和心理還沒做好睡覺的準備,也可能因為你在睡前做了一些刺激性太強的活動。
2.每晚醒來5分鐘以上不超過一次
如果你夜里醒來幾次,都是翻個身又睡過去了,不代表有問題。如果是65歲以上老年人,每晚醒來2次也屬正常。
3.醒后在20分鐘內能重新入睡
醒來后10-15分鐘,一般身體還保持放松狀態(tài),更容易重新入睡。一旦過了這個時間點,身體就會觸發(fā)一系列反應,讓你越來越清醒。
4.在床上有85%的時間在睡覺
盡量不要把臥室用作他途,尤其要少看電視、玩手機或做任何與工作相關的事。
健康睡眠最好符合以下條件:在晚間10點左右睡覺;正常成年人睡眠時間應是6-8小時,但也因人因年齡而異;醒后第二天精神狀態(tài)很好。
睡眠質量的關鍵在于深睡眠
我們都清楚,一夜好睡眠可以帶來很多好處:更好的記憶力、注意力和集中力,有助降低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風險。睡眠還可以改善我們的情緒,讓我們做事更加有效率,并且對未來保持美好的期待。
那么,要擁有一夜好睡眠的關鍵在哪里呢?楊懷安說:睡眠質量的關鍵就在于深睡眠,研究表明,淺睡期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而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梢娝哔|量主要和深度睡眠時間有關系,提高深度睡眠時間能保證睡眠質量?!吧钏摺笔侨梭w睡得最熟、最香的階段,此時人的大腦皮層細胞處于充分休息狀態(tài),對緩解疲勞和神經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體內的各種新陳代謝速度將明顯增加,人體免疫機能、受損細胞及神經系統(tǒng)進行正常修復,并加速腦組織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質的補充。足夠的“深睡眠”,是孩子身體和智力發(fā)育、成人精力充沛、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保證。
深睡眠大概占據睡眠25%
深睡眠多久才是最好呢?楊懷安說:人每天基本的睡眠是八小時左右,而深睡眠一般占2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正常作息、睡眠也還算正常,10:30左右睡覺,睡足8個小時,那么深睡眠時間為2小時。
保證深睡眠的時間,睡覺的時間也很重要,同樣都是睡8小時,但晚上11點睡到7點和凌晨3點睡到上午11點,兩者睡眠的意義完全不同。楊懷安表示,通常情況下,0點至3點是深睡眠時間,但并不是一睡著就能進入深睡眠的,有個過渡期,一般是1-1.5小時,也就是說22:30-23:00之間上床睡覺最好,為深度睡眠做準備。3、4點之后入睡,REM期睡眠會占絕大多數(主要表現為做夢),則無論之后睡多長時間,深睡眠時間都是不足的。
睡前太興奮影響深睡眠
睡不好對人身體影響很大,可能導致各種代謝紊亂、加速皮膚老化、導致免疫力下降、引起大腦功能減退、早衰等等,但想獲得深睡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么做才能牢牢的抓住重要的25%的深睡眠呢?楊教授給了我們以下建議:
1.適當的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一般來說人體都有個負荷量,人勞累一天就很快睡了,并進入深睡眠睡得像一灘泥。所以缺少勞動的人可適當增加勞動,人感到疲乏,自然就進入深睡眠了。但也要把握好度,一天無所事事,或太累了超負荷了都不好,大腦太興奮了也睡不好。
2.睡前切勿猛吃猛喝。睡眠時身體器官要安靜。如果吃錯食物或吃得晚,胃腸會在不恰當的時候活躍,使神經系統(tǒng)亢奮,干擾深睡。所以晚餐最好在睡前4小時完成,而且別吃多了。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辛辣食物會造成胃燒灼感和消化不良,油膩食物會延長消化時間,使神經中樞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產氣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氣體,引起腹脹,這些都會妨礙你進入深睡。如果睡前真的餓了,可以吃你早餐吃的食物,例如一杯燕麥片、一片面包。臨睡時可喝杯熱牛奶,牛奶中含有催眠物質,有利于入睡和解除疲勞。牛奶對體虛而致神經衰弱者的催眠作用尤為明顯。
3.好的睡眠環(huán)境。保持室溫稍涼。臥室溫度稍低有助于睡眠;床要舒適,一張舒服的床能給你提供良好的睡眠空間;安靜的環(huán)境,因為安靜對提高睡眠質量是非常有益的;拉上窗簾,室內昏暗更有助于睡眠。
4.睡前泡腳。雙腳離心臟最遠,最易受涼。熱水泡腳后,腳的溫度提高了,會讓全身都放松下來,更容易入睡。也可洗個澡,有助于放松肌肉,但水溫以37-40度為宜,人在體溫下降時易入睡,而入浴后體溫會有所上升,所以最好出浴后待體溫下降后再就寢。
5.穩(wěn)定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心大一點,不要糾纏一些問題,過度思考。思慮多,心與腦仍在繼續(xù)興奮中,很難進入睡眠狀態(tài)。
6.遠離電子產品。睡前1小時要遠離電視,因為電視屏幕閃爍的光線會使人神經興奮而影響睡眠。臨睡前使用電腦、玩手機可能給睡眠帶來不良影響。
7.堅持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即使周末也不要睡得太晚。入睡的時間往后延,睡眠質量最高的幾個小時就錯過了。
楊教授表示,人的體溫在白天活動時會升高,而夜間睡眠時體溫會降低,中樞神經晝夜溫差小,睡眠質量自然也就差。如果兩者溫差大,就容易獲得深度睡眠。在睡前,用高溫水洗澡,進行激烈運動,使用電腦等都能使體溫升高,破壞體溫變化規(guī)律。所以,想要獲得更好的睡眠,一定要避免以上幾點。
【延伸閱讀】
睡覺打鼾怎么辦
1. 睡前沖個澡,有助于打通鼻腔,也可以用鹽水清洗鼻竇,減少打鼾現象。
2. 枕頭墊高點,側臥。仰臥會令舌頭壓住喉嚨后部,使呼吸道變窄,引發(fā)打鼾。
3. 換個新枕頭。舊枕頭容易積灰,滋生螨蟲,引起過敏,導致打鼾。
4. 使用加濕器。干燥的空氣容易誘發(fā)打鼾,如果臥室干燥,建議睡前使用加濕器。
5. 晚上不喝酒。酒精可麻木喉嚨肌肉,阻礙呼吸,令人更易打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