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臺灣地區(qū)公立大學出版社暨專書出版現狀分析

      2017-10-30 07:19萬麗慧
      出版參考 2017年3期
      關鍵詞:臺灣大學臺灣地區(qū)出版社

      萬麗慧

      摘要:臺灣地區(qū)的公立大學出版社,在多數大學皆不予重視的情況下,每家大學出版社都未能有很好的發(fā)展。無論在經費、人力還是空間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以致在歷年累積專書出版總量和平均年出版量上都未能出現理想的成績。但在專書的出版主題上,明顯可以看出臺灣地區(qū)議題的被重視,這正是大學出版社具有保存學術成果此一功能價值的彰顯。

      在臺灣地區(qū)多數大學對大學出版社一直不予重視的環(huán)境下,學術出版工作的責任,多年來多半是由民間出版社所承擔,以致多數的大學出版社皆無法很好地發(fā)展。隨著臺灣出版市場近年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民問出版社更積極想要出版的是能賺錢的暢銷書,對利潤不高的學術專書興趣逐漸下滑。2013年臺北書展的會場上,出現了“‘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的攤位,展現臺灣地區(qū)學術出版的實力,也就在近3 5年臺灣的大學出版社出現了總體出版量緩步攀升的現象。另一方面,近年兩岸都不斷發(fā)出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呼聲,其問在大學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教學和科研服務“加速器”,具有學術增益(scholarship plus)功效的大學出版社,開始漸漸受到重視。本文將針對臺灣地區(qū)“‘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主要成員及歷年累積出版量達50本以上的臺灣地區(qū)公立大學出版社歷年發(fā)展與近期轉變做出分析。

      大學出版社歷史發(fā)展

      臺灣地區(qū)第一家大學出版社是成立于1962年的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1982年臺灣“文建會”曾草擬大學出版社成立辦法,但遲遲無具體結果,直至1994年大學法修正全文公布32條,其中第十一條:大學應設左列單位:教務處:掌理注冊、課務、出版及其他教務事項?!髮W因教學、研究、推廣之需要,得設各種研究中心、電子計算機中心及其他單位;其辦法由學校擬定,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這才使臺灣地區(qū)大學出版社的設立有了法源依據,審視臺灣各校大學出版社(組)成立時間多為1991年之后,顯然這與1994年大學法的公布有密切關系,當時創(chuàng)建的大學出版社多下屬于教務處,發(fā)展初期亦皆脫離不了印務和支持上級單位的業(yè)務。但也有部分大學將大學出版社編列為行政一級單位或隸屬于其他各種類型單位之下,同樣皆為學術發(fā)展與研究的目標而設置。在人力配置上,出版中心的主任多是由大學教師兼任,下設1-2位行政助理或編輯,近年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從2008年時的4人編制,提升到20多人的編制。經費方面,許多大學出版社也并沒有常態(tài)性的計劃經費,多數出版費用需要專案申請。此外,在空間上也都呈現明顯不足的現況。

      大學出版社的組織

      查看主要大學出版社累計數量,會發(fā)現多數大學出版社歷年平均出版量都偏低,不能視為一個有持續(xù)經營出版業(yè)務的出版單位。這或許與多數出版單位分別位于教務處、研發(fā)處、圖書館等不同單位下屬的二級單位不無關聯。而且在資源、人力上也比較匱乏,至少所有資源都要經過所屬單位的再次分配,在業(yè)務的溝通上也相對間接。即便是一級單位,大學出版社的發(fā)展也和校方賦予大學出版的任務和給予的支持力度有極大的關系,并非一般民間出版社可由專業(yè)經理人全權主導,其個人的能力往往能對出版社的發(fā)展方向產生積極的影響。臺灣地區(qū)的大學出版社發(fā)展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但一直未被大學特別重視,其問的因果關系相當復雜,既有歷史的包袱,也有責權不明的因素存在,又加上不同的領導者有不同的看法與作風,于是一直在學術傳播和追逐營利問擺蕩,不能有清晰的目標和定位,這恐怕是任何組織發(fā)展中最大的致命傷。

      大學出版社總體出版量

      臺灣地區(qū)的大學出版社,雖然因為種種限制,再加上校方支持的力度有限,在許多大學中一直是存在卻被忽視的單位。在下載的新書信息網書目數據庫中觀察以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社”“出版組”及以大學為名,截至2015年12月底累積出版量超過50本,且有實際經營出版業(yè)務的大學出版單位的ISBN書目,卻可清楚看見個別大學出版社迅速發(fā)展的表現,而且整體大學出版社從2010年開始,出版量呈緩慢上升的趨勢。

      圖1中最受矚目的,就是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以來出現飛躍性的增長。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后出版量的劇增,主要來自于“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成立,該院的《東亞文明研究書系》皆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申請出版,2004年出版13本,2005年出版36本,之后該書系每年持續(xù)5本以上的出版量,但與此同時,《關于臺大》和《教學與通識》這兩個書系也持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2008年下半年,該出版中心新任出版中心主任到任,在校方全力的支持下,出版中心的辦公空問、人力、資源都獲得較大的改善,又因此時期專業(yè)出版人員的進駐和書系主編制度的建立,讓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漸漸朝一個健全的專業(yè)學術出版社方向邁進。圖中另一個關注點,則是2012年臺灣師范大學出版量出現高峰,但盛況卻沒有持續(xù),呈現急升急降的情況,查看當年出版書目,發(fā)現該年臺灣師范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了整套的古籍共129本,且每書同時出版紙書和電子書,因此擁有兩個ISBN書號,這是造成該年出版量遽增的主因,屬特殊現象,并非常態(tài)。

      但從整體來看,卻能發(fā)現2010年后各家出版量,多呈緩步上升的趨勢。也就是在2013年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發(fā)起,于當年臺北書展期間舉辦“‘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邀集“中山大學”出版社、“中央大學”出版中心、交通大學出版社、政治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共同參加臺北書展;2014年臺灣師范大學出版中心加入,至2016年再加入中興大學出版中心、成大出版社,共10校出版中心(出版社或出版組)共同參與聯展,且于書展期間舉辦大小型新書座談會,期待匯聚更多學術出版能量,向全世界發(fā)聲的企圖心,確實讓原本一片沉寂的臺灣各大學出版社出現了一股動力。

      對于這種現象的出現,臺灣師范大學副校長表示,校方從2014年加大提升對出版業(yè)務的關注,主要是這幾年臺灣的大學開始重視國際知名度的開展,在這件事情上,出版顯然可以有發(fā)揮的地方?!皣⑴_灣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認為,提升大學的國際知名度是大學出版社最重要的任務。但此時,臺灣的出版產值卻從2012年352億元新臺幣一路下滑到2014年243億元,2015年銷售額只有190億元,出版市場整體營業(yè)額下滑,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民間出版社更積極想要出版的是能賺錢的暢銷書,對利潤不高的學術專書興趣逐漸下滑。曾任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主任的柯慶明表示,過去民間出版社愿意出版學術專書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除了當時出版業(yè)還比較好做外,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對學術書部分一年約有300萬元補助,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也每年有300萬元補助,一年共有600萬元。其他還有“國立編譯館”等機構的補助,善用政府各機關對學術出版的補助,出版社其實可以獲利不少。但后來各單位對出版的補助愈來愈少,出版市場景氣又愈來愈差,民間出版社才愈來愈不想出版學術專書。

      大學追求國際化的趨勢、大學出版社對學術出版及學術傳播責任承擔的自覺、各相關單位對學術出版業(yè)務的補助降低、民間出版市場的市況急速下滑,是促發(fā)臺灣的大學出版社近年來逐漸取代民間出版社,對出版業(yè)務和專業(yè)發(fā)展?jié)u趨重視的內外部力量。

      大學出版社專書主題概況

      本研究范圍內的臺灣地區(qū)的14所公立大學出版社的圖書到2015年底,整體累積專書出版量僅1456本,在專書出版主題方面,由公立大學出版社專書主題詞的文字云,可以明顯看到幾個突出的書寫主題,如臺灣、教育、文學、思想、高等教育、哲學、學術思想等,一個地區(qū)的大學出版社,確實承擔著該地區(qū)學者學術成果傳播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專書出版主題上,臺灣議題的突顯并不意外。這直接顯示了,大學出版社對當地的學術研究成果展現的重大意義,如果將這些當地的學術研究成果,放到大眾出版市場考慮,很容易就因為市場太小而完全沒有出版的機會,而后就自然消逝或被埋沒。另一方面,也看到“文集”這個主題詞被凸顯,顯示不少專書,其實是由多篇論文集結出版的文集,而非針對特定主題刻意書寫的書籍。這樣的結果凸顯了臺灣學者愈來愈少人重視專書寫作的現象。專書寫作的曠日廢時,又對升職等幫助不如期刊大,是造成這個現象最大的原因。但專書的寫作,卻是人文學者建構整體觀念的重要里程碑,很難由單篇的期刊論文取代,以致臺灣“科技部”近年也針對臺灣地區(qū)的人文學者專書的出版進行了各項補助計劃,期望喚起和鼓勵學界對專書寫作的重視。

      綜上所述,臺灣地區(qū)大學出版社的發(fā)展,在大學體制的限制下,不管人力、財力還是空問都受到極大的限制,以致歷年來累積出版量偏低。但在臺灣地區(qū)出版業(yè)整體業(yè)績大幅下滑和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倚靠大學母體編列預算,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而以學術傳播為終極目標的大學出版社,反而出現了生存的契機,相較于民間的出版社,更應該且適合承擔學術出版的重任。一個地區(qū)的學術出版成果,幾乎可以等同于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最高智慧,如果只倚靠市場的大數量法則,而不加以特意保存,在目前已經為西方SSCI期刊選文標準主導和翻譯書充斥的情況下,我們遺失的將不只是本地學者們辛勤的研究成果。學術出版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文化,需要加以重視。endprint

      猜你喜歡
      臺灣大學臺灣地區(qū)出版社
      豫劇在臺灣地區(qū)的生存與現代化追求
      我等待……
      我國臺灣地區(qū)社會工作參與家事審判機制及其啟示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及圖書館服務理論與實踐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臺灣大學接收改造中的“國界”與“省界”*
      ——基于《羅宗洛日記》(1945—1946)的觀察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原告——以法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規(guī)定為參照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臺灣地區(qū)擬修訂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
      臺灣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一行訪問我校圖書館
      庆安县| 洪洞县| 靖远县| 凤庆县| 合川市| 泗洪县| 临沭县| 宁都县| 游戏| 阳东县| 米泉市| 高平市| 越西县| 陇川县| 铜山县| 盐源县| 枝江市| 台南县| 封丘县| 武功县| 扶余县| 松滋市| 青河县| 公主岭市| 邓州市| 信宜市| 柯坪县| 曲沃县| 万州区| 石棉县| 贡嘎县| 阿勒泰市| 友谊县| 永定县| 永安市| 光泽县| 长丰县| 平江县| 田林县| 鄂州市|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