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珍
摘要:賞識教育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閃光點,并予以及時鼓勵和贊揚,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的教育行為,使學生把教育的要求內(nèi)化為個體的自覺行為,從而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fā)展。本文從尊重信任學生、挖掘?qū)W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三方面入手,探討了賞識教育在中職生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生;賞識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20-087-1
一、賞識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與信任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得到社會的肯定性評價。因此,賞識教育的本質(zhì)是信任學生,愛學生。學生從教師的賞識中,可以體味到愛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集體對他的評價和社會對他的期望,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進而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學生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
中職生往往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灰心喪氣。這時,他所需要的是幫助、安慰。而我們有部分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犯了錯誤,往往對學生采取比較嚴厲的批評。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學生喪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產(chǎn)生對抗心理。若此時我們能采取明智寬容的態(tài)度,比如:在考砸的學生面前,①你不能讓學生泄氣,要鼓勵學生,要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②要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常有的。③幫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難。再如對闖禍的學生也一樣,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老師心中有了不良的影響或失去了信心,而此時老師應與學生及時溝通,平息學生的惶恐心理,讓學生感覺到他在老師的心里依舊充滿希望。同時還可以舉自己或名人在小時犯錯的典型事例,來緩解學生的心態(tài),并鼓勵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不僅能讓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任,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使學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奮發(fā)向上。
二、賞識教育,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結構,而認知結構確實有量化的標準,但學習中有些因素,比如情感是無法量化的。賞識緊緊抓住了情感因素,因為人在興奮的狀態(tài)中大腦會產(chǎn)生類似嗎啡的因素,刺激神經(jīng)細胞的活躍,使人產(chǎn)生愉快的感覺,這樣,學習的效率有所提高。
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先天稟賦都基本相同,但他們最后的成就都會大相徑庭。這說明我們教師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賞,不能對教育進行一刀切,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任何一個特長都要肯定,幫助發(fā)展,而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教師總是譏諷學生,說他是傻瓜、笨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認為自己真的不如別人。比如,我們有些教師在教育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種言語:“別做夢了,看你像這塊料子嗎?”“別異想開天,管好你的學習,才是正事?!币苍S教師的一句話,抹殺了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一句話能把學生的自信心全部扼殺。所以作為教師要學會欣賞,并正確引導,使學生多種多樣的才能,天資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因而,賞識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
三、賞識教育,能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
由于賞識教育是不怕失敗的教育,敢于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練,給其勇氣,鼓勵,使其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并頑強地站起來,這一次次的嘗試,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的獨立性、承受力,使學生能在失敗中善于總結、分析,而不是在失敗中倒下。
在賞識學生之前,教師必須理解他們,知道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而理解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而且理解是相互的。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學生“成龍成鳳”,首先,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允許學生犯錯。再如當學生考砸時,哪怕學生經(jīng)??荚?,首先教師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過分失望,不能讓學生泄氣,所以要鼓勵學生,要讓他感覺到教師對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其次,要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常有的,讓他正確面對失敗。最后,要幫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難。當學生闖了禍時,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了不良的影響認為自己是個壞學生或者失去了信心,而此時教師應與學生及時溝通,平息學生的惶恐心理,讓學生感覺到他在教師的心里依舊充滿希望。同時還可以舉自己或名人在小時犯錯的典型事例以教育,來緩解學生的心態(tài),并鼓勵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不僅能讓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使學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奮發(fā)向上。因此,“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失敗者找回自信和發(fā)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廈,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要實施賞識教育,必須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讓教師學會賞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并將這種閃光點傳達給學生。賞識,讓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愛;賞識,讓學生確立了自我,變得更積極、更主動、更自信。只要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用好這一教育藝術,堅信每一個中職生都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們的學生將永遠處于不敗之地,成為生活的強者。
[參考文獻]
[1]趙慧.承認差異 允許失敗 無限熱愛——中職生賞識教育之我見.現(xiàn)代教育,2013(Z1).
[2]劉穎.讓賞識教育的陽光灑滿中職生自信的心田.中國校外教育,201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