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王敏+呂延成+王明曉+劉波+蔡仕寧+王春梅
摘要:生理學實驗是生理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學生對生理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和自學能力,初步建立科研思維,筆者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今后相關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生理學實驗;啟發(fā);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2-0277-02
生理學是高等學校醫(yī)學、藥學、生物學及其相關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它的課程設置一般由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方面構成。作為一門實驗性科學,生理學的理論知識是在動物與人體科學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生理學實驗是生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人才培養(yǎng)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生命科學的核心。作為生理學任課教師,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教學效果。因為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只有不斷地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才能夠獲取學生良好的反饋,形成良性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校生理學實驗教學積極對接國內同類院校,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來改善教學效果,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的后續(xù)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以往的生理學實驗教學模式
以往的生理學實驗教學都是以“聽講解,看操作,寫實驗報告”的實驗教學模式為主。課堂上,教師講解多為“一言堂”,填鴨式灌輸。學生們聽完教師講解后,開始實驗操作,按照實驗觀察項目的要求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據。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機械、死板。課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也只是對實驗現(xiàn)象的簡單描述和對實驗原理的粗陋復述。周而復始,大多數學生變得對實驗課缺乏興趣,認為實驗課只是操作課,動手不動腦。課上神情木訥,課后照搬照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難通過實驗教學達到“鞏固知識、啟迪思維、培養(yǎng)科研興趣”的教學效果。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學生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今后學習和科研能力的發(fā)展。
二、啟發(fā)式教學在生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生理學實驗教學效果,達到“鞏固知識、啟迪思維、培養(yǎng)科研興趣”的目標。我校生理學實驗教師經過反復設計,并與國內相關院校的相關科室交流,更新了教學理念,改革了教學方法。目前我校生理學實驗教學倡導以啟發(fā)教學為核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即“課前布置、啟發(fā)教學、課堂操作、線上線下討論、撰寫實驗報告”。以“家兔動脈血壓調節(jié)實驗”為例。課前,教師會提前布置好實驗內容的預習工作。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教材,結合互聯(lián)網復習、預習相關內容,如:血壓的形成原理、影響血壓的因素、血壓與人類健康等。授課過程中,教師引入了啟發(fā)式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即在講解過程中多提出一些“為什么”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并給予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思考、解答或是先記錄下這個問題,等到做實驗的過程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且這些問題必須是教師們精挑細選的問題,例如,人體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行走于迷走神經干內,我們不易探查,那么家兔的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是如何走形的呢?是不是和人體一樣呢?我們在實驗中如何鑒別?如何探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們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為今后能夠更好地完成具體工作或繼續(xù)深造做好準備。此外,在教學講解時,教師將原來的板書替換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媒體課件。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清晰,詳盡地呈現(xiàn)出來,還能插入多種操作視頻,以便學生從更形象的、直觀的、廣泛的角度認識和學習。尤其是操作視頻既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下載現(xiàn)有較為經典的內容,亦可以由教師提前錄制示教視頻。這既讓學生對實驗操作有直觀感受,也讓學生們對實驗課堂更加有種親切感,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師的引導,更能克服動物實驗操作的恐懼感。實驗操作開始后,有些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或獲得的實驗結果可能會與預期的結果不一致。教師會先要讓他們自己分析原因,然后再做指導,使學生們對此類問題形成深刻記憶,同時也會對整個實驗有更深入、立體的認識,更是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和鍛煉。實驗操作結束后,下課前都要有總結的工作。教師要總結學生們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實驗內容相關的原理、關鍵的操作步驟,并進行實驗結果分析。總結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們對實驗課有一個完整的、清晰的認識,回顧已講過的知識點,加深記憶。總結的形式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無論學生回答得是否全面,都應給予相應的鼓勵,讓學生們能夠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尤其是對實驗有質疑的問題,更應該鼓勵他們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最后由教師給出答案,若問題較為復雜,亦可以課下利用網絡線上討論。這種互動過程是必要的,教與學是雙向進行的,只有教與學的相互促進才能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通過總結與討論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課后,要求學生寫好每一次實驗的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是加深學生對實驗印象的一種手段。每次實驗報告中,除了要寫出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結果和討論以外,教師都會留有至少一道的思考題,讓學生們通過查閱教材或者回顧本次實驗的操作要點、原理等內容做出解答。在每學期的最后會引入開放性實驗。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研興趣,同時,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開放性實驗教學會在學期初布置給學生,讓他們提早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在學習其他實驗時,根據現(xiàn)有實驗條件,提前一周提交做好的實驗設計。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根據同學們設計實驗時需要的動物、儀器、試劑和藥品做好準備。
三、教學效果
筆者參與以啟發(fā)教學為核心的生理學實驗教學已經4年。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生理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和興趣程度均有明顯提升。同時,經過實驗課程教學培養(yǎng),同學們的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也有一定提升。這些改變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開放性實驗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生們的考試成績當中。此外,我們還協(xié)同教學管理部門對部分同學隨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成績均在90分以上。
四、結語
啟發(fā)式教學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用多種方式,以啟迪思維為核心,調動、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掌握知識。溫家寶同志指出,高等教育要貫徹啟發(fā)式教育方針,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保持著主動性,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去發(fā)現(xiàn),主動去探索。這一教學方法把教師由傳統(tǒng)的“一言堂”權威式“填鴨”灌輸教學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的引路人、幫扶人和督導人。教師積極調動學生自身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挖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眴l(fā)式教學就是“授之以漁”在教學上的最好體現(xiàn)。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我校生理學實驗教學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也將繼續(xù)開展更加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改革,以便更好地成為他們學習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張文龍,張淼濤,李新平,等.改進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和考核方法的探索[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4,33(1):84-86.
[2]張衛(wèi).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5,(37):249-250.
[3]王靜,潘群皖,王海華,等.淺談如何提高醫(y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239-240.
[4]滕旭,李艷青,武宇明.啟發(fā)式教學在醫(y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2):105-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