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海英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俎愛忠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陳建保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張 浩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康 俊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景思遠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分析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
□ 劉海英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俎愛忠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陳建保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張 浩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康 俊 烏蘭察布職業(yè)學院 景思遠 烏蘭察布市產(chǎn)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基于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利用生物標記物辣根過氧化物(HRP)標記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抗原,結合H2O2–鄰苯二胺催化氧化反應體系,建立了一種高靈敏度的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分析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結果表明:該酶聯(lián)免疫傳感器對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檢測的動態(tài)響應為0.000 1~0.5 μg/mL,檢測限為0.030 ng/mL(S/N=3),定量限為0.100 ng/mL(S/N=10),回收率在86.8%~101.6%,相對標準偏差(RSD)在1.3%~2.4%;其他馬鈴薯病毒對該傳感器的干擾較小,表現(xiàn)出良好選擇特異性。該方法簡便、靈敏、選擇性高,可為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檢測提供新途徑。
辣根過氧化物酶;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馬鈴薯;重花葉病毒
馬鈴薯病毒病是馬鈴薯生產(chǎn)過程中常見的病害,而被病毒侵染后的馬鈴薯會種性退化,導致減產(chǎn)或品質下降等問題,其危害已成為制約馬鈴薯生產(chǎn)的關鍵因素。據(jù)報道,可侵染馬鈴薯的病毒有20余種[1],在我國傳播范圍大、侵染力度強的病毒包括馬鈴薯普通花葉病毒(PVX)、馬鈴薯重花葉病毒(PVY)、馬鈴薯卷葉病毒(PLRV)、馬鈴薯S病毒(PVS)、馬鈴薯M病毒(PVM)和馬鈴薯A病毒(PVA)等[2]。馬鈴薯生產(chǎn)中病毒病一旦發(fā)生,沒有很好的防治辦法。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病毒檢測方法對控制該病毒至關重要。
目前,關于馬鈴薯病毒檢測方法主要有指示植物法、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方法。其中,指示植物法檢測準確、直觀、易于操作,但耗時長,現(xiàn)已不能適應生產(chǎn)需要;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具有靈敏、快速、特異性強等優(yōu)點,但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檢測費用較高;而免疫學檢測手段對操作人員水平要求低、檢測速度快、靈敏高和適用批量檢測等優(yōu)點,是目前馬鈴薯病毒篩查的主要檢測手段,尤其是辣根過氧化物(HRP)基型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為新型分析方法[2]。本文利用HRP作為生物標記物可標記在病毒抗原的表面,再利用其對H2O2–鄰苯二胺(OPDA)體系的催化氧化行為,建立了一種高靈敏度的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分析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該法具有操作簡單、檢出限低、精密度高等特點。
1.1 儀器
MPI-A型多功能化學發(fā)光分析儀(西安瑞邁分析儀器有限公司)、F-4600型熒光分光光度計(日立高新技術公司)、ME204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GSP-9160MBE型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96孔單條可拆化學發(fā)光酶標板(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Bio_rad 550型酶標儀(伯樂生命醫(yī)學產(chǎn)品(上海)有限公司)。1.2 試劑
過氧化草酸酯(TCPO),3-(4-羥苯基)丙酸(PHPPA)購買于百靈威(美國)。胎牛血清(FBS)來自Hyclone(美國)。3,3′,5,5′-四甲基聯(lián)苯胺(TMB)、吐溫-20、過氧化尿(CH4N2O?H2O2)和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均采購于Sigma公司。咪唑,購自武漢康隆世紀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乙醇、乙腈、乙醇、H2O2、NaCl、KCl、Na2B4O7·10H2O、Na-2CO3、CH3COONa、NaHCO3、KH-2PO4、K2HPO4、Na2HPO4·12H2O、H3BO3、C6H4(COO)2HK、NaH-2PO4·2H2O、C6H8O7·H2O 和三 羥 甲 基 氨 基 甲 烷(Tris),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上海)。1.3 酶催化
取96孔微型酶標儀板,每孔中定量加入 25 μg/mL 抗體 20 μL,37 ℃孵育0.5 h,使用PBST溶液洗去酶標儀板未鍵合的抗體;每孔加入0.1% BSA 80 μL進行封閉,37 ℃孵育30 min后,PBST溶液洗去未鍵合的BSA。每孔加入50 μL一定濃度的馬鈴薯重花葉病毒(PVY),37 ℃孵育30 min,PBST溶液洗去未鍵合的馬鈴薯重花葉病毒(PVY),然后酶標儀板每孔中加入0.5 mg/mL HRP 10 μL,室溫靜止吸附30 min,使用PBST溶液洗去酶標儀板上未鍵合的HRP,晾干備用。
1.4 光化學反應
將過氧化尿和PHPPA混合使其終濃度為5.0 mmol/L,加入到96孔微型酶標儀板中,每孔50 μL,渦旋混勻,37 ℃孵育10 min,標記的HRP分子與H2O2–OPDA體系發(fā)生催化氧化,使其發(fā)生顯色反應,呈現(xiàn)出顏色變化和熒光反應,再利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其檢測熒光強度,從而測定馬鈴薯重花葉病毒含量。具體實驗流程見圖1。
2.1 酶聯(lián)免疫光化學傳感器原理
從圖1中可知,本文建立的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是基于H2O2–鄰苯二胺(OPDA)體系的催化氧化行為,利用HRP作為生物標記物可標記在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抗原的表面,且HRP能增大H2O2–OPDA體系的顯色反應和熒光效應,具有較高的選擇特異性和靈敏度。
2.2 pH值對HRP酶催化反應的影響
在HRP酶催化反應中,緩沖溶液的pH值對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影響較大,尤其是磷酸鹽緩沖溶液影響H2O2–鄰苯二胺(OPDA)體系的催化氧化反應,當磷酸鹽緩沖溶液pH在4.0~6.0時,隨著緩沖溶液pH值的增大,生產(chǎn)的熒光強度逐漸增加;當pH值為6.0時,熒光強度最大;當pH在6.0~11.0時,熒光強度隨著pH增加而減少。因此,為了獲得較高的熒光強度和穩(wěn)定性,酶催化反應pH值應選擇pH值為6.0的磷酸鹽緩沖溶液。
2.3 孵育溫度和孵育時間對HRP酶催化反應的影響
考察了不同的孵育時間和孵育溫度對HRP酶催化反應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當孵育溫度為37 ℃時,HRP酶催化反應效果最佳;但當溫度高于37 ℃或低于37 ℃時,HRP酶催化反應效果不佳,且HRP催化H2O2–OPDA體系的顯色反應和熒光效應較差,熒光強度較低。當以孵育溫度為37 ℃時,隨著孵育時間的增加,熒光強度逐漸增大;當孵育時間為30 min,熒光強度最大;當孵育時間超過30 min后,熒光強度呈現(xiàn)漸弱趨勢。因此,選擇孵育溫度為37 ℃,孵育時間選擇10 min。
圖1 實驗流程圖
2.4 溶劑對HRP酶催化反應的影響
考察了甲醇、乙腈、乙醇、丙酮、正丁醇、叔丁醇、乙酸乙酯和四氫呋喃等不同有機溶劑對HRP酶催化反應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馬鈴薯重花葉病毒在非極性溶劑中溶解度較小,HRP催化H2O2–OPDA體系的顯色反應和熒光效應較差。但當反應體系中有水存在時,顯色反應和熒光效應較強,尤其是當使用體積比為90%的乙腈作為溶劑時,顯色反應和熒光效應最強。
2.5 標準曲線
取馬鈴薯重花葉病毒空白樣品,按照1.3節(jié)和1.4節(jié)操作步驟,建立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標準曲線。試驗結果表明:在 0.000 1~ 0.5 μg/mL,馬鈴薯重花葉病毒含量與熒光去昂度呈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為y=3 506.1x+320.4,相關系數(shù)r為0.999 1,這表明該曲線線性關系良好;根據(jù)3倍信噪比計算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檢出限(S/N=3)為0.030 ng/mL;根據(jù)10倍信噪比計算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定量限(S/N=10)為0.100 ng/mL,滿足馬鈴薯重花葉病毒的檢測要求。
2.6 精密度和回收率
采用馬鈴薯重花葉病毒空白樣品,進 行 0.100、250.0、500.0 ng/mL三 種濃度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按照上述所建方法進行測定,每個濃度重復6次。結果表明:加標回收率在86.8%~101.6%,相對標準偏差(RSD)在1.3%~2.4%,這說明該方法符合方法學的要求,且準確度高、精密度好。2.7 實際樣品分析
采集市售馬鈴薯30份,按照本文所建方法進行檢測,結果表明:30份測試樣中,均未檢出馬鈴薯重花葉病毒,這表明所抽檢30份馬鈴薯樣品質量較好。
基于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利用生物標記物辣根過氧化物(HRP)標記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抗原,結合H2O2–鄰苯二胺催化氧化反應體系,建立了一種高靈敏度的HRP-H2O2-OPDA化學發(fā)光酶聯(lián)免疫分析檢測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方法。結果表明:該酶聯(lián)免疫傳感器對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檢測的動態(tài)響應范圍為0.0001~0.5 μg/mL,檢測限為0.030 ng/mL(S/N=3),定量限為0.100 ng/mL(S/N=10),回收率在86.8%~101.6%,相對標準偏差(RSD)在1.3%~2.4%;其他馬鈴薯病毒對該傳感器的干擾較小,表現(xiàn)出良好選擇特異性。該方法簡便、靈敏、選擇性高,可為馬鈴薯重花葉病毒檢測提供新途徑。
[1]董代幸.烏魯木齊地區(qū)馬鈴薯病毒和類病毒的分子鑒定及檢測技術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
[2]吳興泉,時妍,楊慶東,等.我國馬鈴薯病毒的種類及脫毒種薯生產(chǎn)過程中病毒的檢測[J].中國馬鈴薯,2011(6):363-366.
內蒙古質監(jiān)系統(tǒng)科研項目(編號:2015006)。
劉海英(1975—),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