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狂
信息源讓NBA充滿活力。哦,我們是怎么愛上信息源的?最近,NBA資深專欄作家克里斯·謝里丹爆料稱,勒布朗·詹姆斯“100%將離開克利夫蘭”,理由是他和騎士老板丹·吉爾伯特的關(guān)系已不可修復(fù)。這篇發(fā)表在推特上的報道,據(jù)稱是由消息源透露,似乎不足以采信。
在深入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注意到很多NBA專欄作家喜歡借助“消息源”來傳播內(nèi)幕消息,當事人并不愿意卷入其中。鑒于“消息源”如此流行,了解它真正的來源和運作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經(jīng)紀人
在休賽期,絕大多數(shù)的“消息源”都是由經(jīng)紀人傳播出來的。其中一些人的名頭你可能早已耳熟能詳,比如說ASM體育的丹·費根和安迪·米勒,沃瑟曼媒體集團的B.J.阿姆斯特朗,BDA體育的比爾·達菲,卓越體育的杰夫·施瓦茨,這些人都處在經(jīng)紀人食物鏈的頂端。然而,那些在他們手下供職或者不太有名的經(jīng)紀人,才是經(jīng)紀人世界里真正的多數(shù)派,由此構(gòu)成NBA的龐大信息網(wǎng)。他們每天都要和球員交流,并和球隊高層頻繁地打交道,其中有不少人把信息提供給外圍的記者或者對此感興趣的其他球隊,希望以此在業(yè)內(nèi)嶄露頭角。
在NBA,這種爆料就是最好的流通貨幣,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具爆炸性,就越會受到人們的青睞。
很多時候,很少有頂級經(jīng)紀人會主動爆料,除非你是精英中的精英。大部分消息都是從下一層經(jīng)紀人食物鏈中被傳播出來,這也是大部分爆料內(nèi)容的來源,而且這種情況很常見。
球隊
把NBA30支球隊一體化,是很容易的,然而,他們的內(nèi)部架構(gòu)、運營機制和行事作風均有所不同,所以很難一概而論。一般來說,球隊總經(jīng)理不會是“消息源”,但到了需要澄清流言的時候,往往會站出來發(fā)聲。他們通常會說:“我不想就此事說些什么,但它的確在進行中?!被蛘呤恰昂?!我真的不想說太多,但你們所聽到的版本并不是真的!我們絕不會那么做。”
大多數(shù)NBA球隊雇傭的都是少數(shù)精英,有些人因為工作關(guān)系可以獲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他們有可能是公關(guān)人員、管理人員或者是教練組成員,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接觸到核心機密。問題是,從球隊獲取的信息通常都是不準確的。
有時,球隊會故意“泄漏”內(nèi)幕消息,達成自己的目標。要么讓人們對潛在的交易感興趣,要么在選秀會或自由市場上釋放煙霧彈。
總的來說,來自球隊的“消息源”仍有幾分可靠性,你偶爾會得到一些幕后爆炸性新聞,一些球隊員工樂于與人分享這些,而且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球隊已開始正視信息泄漏問題。有一支球隊已經(jīng)和高層員工簽訂協(xié)議,讓他們保證任何時候都不會把手機內(nèi)容泄漏出去。
由于信息對球隊成功至關(guān)重要,控制信息流正成為球隊管理的重點。這是很有必要的,社交媒體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fā)展,錯誤的信息也會嚴重誤導(dǎo)球隊,這在NBA圈子里的確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當球隊超巨們被卷入一個個不真實的交易流言的時候。
其他球隊
其他球隊也能提供大量的信息源。從歷史上看,那些根本未卷入交易的球隊,經(jīng)常樂于攪亂市場。這種信息的可信度往往是有問題的,當事人所提供的爆料通常是幾周前的舊聞,毫無參考價值。
而且這種添油加醋的故事基調(diào),可能會令你感到厭煩,反而是那些無意牽扯其中的球隊,他們描述球員或其交易價值會更公允。對一名交易熱門球員過份抬高或貶低,都是極不尋常的。
同樣,聰明的球隊會明白,NBA圈子太小了,你今天極力貶低的球員,也許會在未來傷害到球隊,所以最好不要對記者說太多。
就像經(jīng)紀人一樣,有些人抱著私利目的放信息,副總經(jīng)理或者球員人事主管尤其愛干這種事,因為他們期望有一天能來掌控球隊。
己隊球員
信息由隊友透露出來,這種情形也相當普遍,包括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以及和教練、高管的關(guān)系到底有多緊張。
一般來說,NBA球員的彼此保護意識都很強,很多人不愿意透露一些內(nèi)幕消息,但鑒于球員和記者有大把時間混在一起,這種信息源大多是來自于非正式談話,他們很少在正式訪談中說起這些話題。
他隊球員
其他球隊的球員也是一大信息源。請記住,很多球員都是同一經(jīng)紀人的客戶,場外私交都很好。他們經(jīng)常一起訓(xùn)練,并在很多事情上能達成一致。同樣,這些信息也是非正式談話內(nèi)容,而且球員的姓名也不便透露,所以只能冠以“某信息源”。
最有趣的例子來自于德懷特·霍華德。當他決定離開湖人加盟火箭時,正和另一支球隊的某位球星一起訓(xùn)練?;羧A德隨口提及他要到休斯敦打球,而那名球員也向外透露了這一消息。
外部人士
這一類“信息源”會帶來麻煩,通常由一些喜歡爆料、卻又沒什么一手猛料的家伙提供,純粹是小道消息,極不靠譜。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通常指責這個假消息是由某位具有一定權(quán)威性的記者或者是專欄作家散布出來的,但這并不真實,他們可能是聽到某個“外部消息源”這么說,而最終這個消息被證明是失實的。
一個很好的例子發(fā)生在今年的NBA選秀會前夕。據(jù)一位人脈極廣的經(jīng)紀人爆料,一名球員可能在選秀夜被交易。但在選秀會開始前的幾個小時,傳聞中的交易下家已退出了談判,而那位經(jīng)紀人隨后又爆料另兩支球隊也卷入其中。
一般來說,這個消息源似乎相當可靠,那位經(jīng)紀人解釋了他是從何人那里得到消息的。但這就是典型的“外圍消息源”,他沒有親身接觸交易,也無任何發(fā)言權(quán),卻知道所有的相關(guān)細節(jié),而且在圈內(nèi)的聲譽極好。
但這是真實可信的嗎?不僅是我們,連那些專欄作家和記者也要衡量這個疑問。
在新聞報道中,你可以驗證這個消息源的真?zhèn)?,但在現(xiàn)實世界上,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尤其考慮到球隊不會對此發(fā)表評論,球員們也無從知曉每一分鐘的交易最新進展。這就是為什么沃神如此神通廣大,他長期以來所提供的猛料,都被證實是無比準確的。
我們在這里詳盡分析了各類消息源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以及它們各自的源頭。你要明白的是,當你看到這些消息源的時候,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做出判斷。信還是不信?主動權(quán)完全在你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