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qū)南塘小學 郗 莉
以生為本 智慧育人
——渭南市臨渭區(qū)南塘小學“1+X”生本課程實踐紀實
渭南市臨渭區(qū)南塘小學 郗 莉
創(chuàng)建于1934年的臨渭區(qū)南塘小學,是一所有著83年悠久文化底蘊的學校。近年來,一種適合全體教師成長的校本研修模式“1+6”提升工程在南塘小學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大大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尤其在課堂教學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X”生本課程讓南塘師生享受到了課改的幸福。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讓每個人自由幸福成長。辦學目標是以師為本、智慧育人;以生為本、快樂成長?;谶@樣的學校文化,我們積極探索課程育人功能,著力開發(fā)生本課程,文化引領生本校園。
我們拓寬資源準確定位,做到課堂、社團和節(jié)慶活動三位一體,均衡設置生本課程。培養(yǎng)學生“四個會”:會學習、會解惑、會實踐、會發(fā)展。生本課程遵循“以生為本、凸顯校本、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在課時不變、課程內容不減的前提下,對探究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少先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等進行統(tǒng)整,自行設計形式多樣、具有彈性的活動,重點打造一部分精品課程,以帶動所有課程全面優(yōu)質地開展。
學校開設了“1+X”生本課程?!?”就是國家計劃課程,“X”就是根據(jù)學校校情、學生自身等情況進行整體設計,由學校統(tǒng)籌管理的課程,分為五大板塊:才藝表演課程、和諧交際課程、趣味運動課程、傳統(tǒng)文化課程、學科拓展課程。
為了更好的落實“1+X”課程,我們的課程設置以一學期或一學年為單位。遵循“認識—走進—參與—收獲”的進程,體現(xiàn)層次性和遞進性。鼓勵課程間整合,倡導和學校常規(guī)教育教學活動無縫鏈接。
我們立足課堂,以評價激發(fā)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我們的評價有:展示評價、爭章評價、等級評價和“10+3+1”特色評價?!?0”指的是獲得10項校級以上榮譽稱號,“3”指的是具有三種技能,“1”指的是具有一手漂亮規(guī)范的硬筆字。學校采取學生自主申報、班級推薦的形式,在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進行全校性的表彰活動,單項達標頒發(fā)榮譽卡,全部達標授予南塘小學優(yōu)秀學生稱號。
從2012年起,南塘小學全面實施生本課堂教學研究,經過5年的研磨,最終形成了“雙軌四步”生本課堂教學思路。
“雙軌”是指課內和課外兩條線?!八牟健笔侵笇W生由淺入深要經歷的四個輪次的學習過程。我們主張先學后教,不教而教,以學定教,討論是學習的常規(guī),重在促進學生個人感悟,開發(fā)學生潛能。
語文“雙軌四步”生本課堂基本思路:
提倡以課內閱讀為契機,實現(xiàn)“課內帶課外”,在課堂閱讀實踐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有效的課外閱讀之中。
第一步:初讀,讀通。初讀也可叫淺讀或預讀,組織學生自己讀課文兩到三遍,具體要求是能通順地把課文讀下來,能認會所有字、詞,練寫生字,能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精讀,讀懂。精讀也可叫深讀,激發(fā)興趣,再次組織學生自己讀課文,讀懂意思。任務是讀懂內容,領會思想,讀出感情。
第三步:賞讀,積累。賞讀重在感受語言,完成由讀向寫的遷移,學習語言的運用,引導學生回顧全文,對精當?shù)脑~或句或段或篇進行品讀和積累,并完成寫作遷移。
第四步:延讀,拓展。激發(fā)興趣,推薦讀物,指導進行課外閱讀,將閱讀拓展到課外。
數(shù)學“四步一練”生本課堂基本思路:
第一步:激趣,質疑。從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實例中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質疑。
第二步:探究,解惑。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交流,教師點撥引導,尋求最佳方法。
第三步:鞏固,延伸。在學的基礎上,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發(fā)展。
第四步:歸納,提升。學生歸納本節(jié)所學知識、學法,從而養(yǎng)成習慣,提升能力,促進情感的形成。
生本課堂使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突出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質疑和探究的過程;轉變了灌輸式的教學生方法,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動力;變“聽懂了”為“學懂了”和“會學了”,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變“他律”為“自律”,使學生獲得了自信和自尊,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建立了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才藝表演課程:拉丁舞、簡筆畫、水粉、素描、古箏、電子琴、合唱、笛子等。通過這類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藝術技能基礎。
和諧交際課程:小主持人、小記者、親子課堂、情境體驗等。這類課程可以幫助每一個學生學習如何與外界和諧相處,其中包括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等。
趣味運動課程:足球、籃球、乒乓球、象棋、武術、陽光課間20多種校本游戲等。通過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增強孩子的體能、培養(yǎng)運動興趣。
傳統(tǒng)文化課程:經典誦讀、硬筆、軟筆書法、中國舞、象棋、圍棋等。通過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熱愛,樹立傳承和發(fā)展文化的意識。
學科拓展課程:思維拓展、少兒趣味英語、科技制作、電子書設計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拓展活動,延伸國家標準課程中的學科訓練,將課內延伸到課外,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拓寬知識面,進一步激發(fā)對學科的向往。
落實課程,提高課堂質量,關鍵在于教師。我校從2012年起實施校本研修“1+6”提升工程:
“1”:以生本課堂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工程,形成科研引領的研修氛圍。
“6”:實施牽手幫扶工程,擴大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的業(yè)務交流;實施網(wǎng)絡教研工程,搭建服務于教師研修的技術平臺;實施校網(wǎng)平臺工程,開啟展示學校研修成果的亮麗窗口;實施專家引領工程,解決自修和同伴難以解決的困惑;實施自主研修工程,培養(yǎng)自我提升的專業(yè)成長習慣;實施“八課”活動工程,提升教師隊伍的課堂教學技能。
全體教師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理念,加強教研工作,著力完善生本課程,打造生本課堂,倡導智慧育人。每學期的“八課”活動常態(tài)化,培養(yǎng)了教師自我實踐與反思的好習慣。學校倡導教師主動邀請同伴聽課,一起研磨,提倡同年級教師同課異構,加強了同伴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只是點撥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良好氛圍已經形成。學校堅持校內外結合的原則,組織進行學習歸來匯報和匯報課,不定期邀請國內知名教師前來授課。在課堂教學中學校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以生為本的“四步一練”教學模式成果得到了省級專家的論證。
我們的生本理念、生本課程、生本課堂給予南塘師生成長的平臺。我們借助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在全區(qū)、全市乃至全省輻射生本理念。
學校有特級教師工作室1個,省級學科帶頭人工作坊2個,市區(qū)級省級教學能手工作室4個,班主任工作室1個。成員已經輻射到了全區(qū)18個學校,7個團隊核心成員達76人。
工作室自成立來,多年來參加省市名師大篷車,送教優(yōu)質課達220節(jié)次,送培達60余場,足跡已經遍布省內各市。
所有南塘人,秉承“讓每個人自由幸福成長”,堅持“以師為本、智慧育人;以生為本、快樂成長”的宗旨,堅持“以生為本、開發(fā)課程、立足課堂、智慧育人”的方向,使校園成為師生成長的五彩樂園。
生本課程之趣味運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