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云川+吳漪
摘 要:“師生互動”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和學生之間進行的各種教學行為。融洽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路徑。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是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各種表現(xiàn),是教學工作的主要途徑,也是教育觀念的突出表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性
一、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少數(shù)語文教師由于不清楚師生互動的根本目的,不知道怎么進行互動,看似熱鬧的課堂中互動就出現(xiàn)了形式化、只停留在表面等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互動本質(zhì)的失真
互動本質(zhì)的失真就是指互動只有形式而無實際效果。師生之間的互動要以學生思維的活躍、心靈的交流、情感的碰撞為基礎。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師生關系、學習方式、課堂氛圍等方面都為課堂教學搭建了一個可利用的園地。在這一園地中,不僅要有知識的傳授,也要有師生的感情交流。語文教師和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沒有情感投入,課堂將會是死水一潭。學生也有情感的需要,他們需要老師的尊重。在語文課堂中,有些教師板著臉孔,語氣生硬,讓學生不想親近。在這樣的氛圍中,雖然有互動和對話,但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很難實現(xiàn)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蛘撸Z文課堂互動又陷入了“為互動而互動”的形式主義,與互動的本質(zhì)不符合。比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師生互動是經(jīng)過教師“包裝”出來的,表面看來是師生在互動,也可能是在教師“控制”下的師生互動。這樣,還是教師在一個人講,學生被動地接受,與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一個樣子,學生就沒有了主體地位。
(二)互動方法的缺位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最喜歡運用問答和討論的方法,似乎這樣一來就是在互動了,但其實很多時候流于“形式”或“程式”。這就看出教師在運用互動方法上還不了解,不知道怎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不知道怎么讓學生動起來,于是就直接灌輸。就拿討論法來說,一位教師在教學《胡楊贊》時,學完了課文,問學生:胡楊在你心里有什么地方讓你敬佩?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像胡楊一樣?老師要求學生展開討論。學生回答很多,如千年不倒、生命力強、意志力強等。學生為了顯示自己思維新穎獨特,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理解,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后互動結(jié)果脫離文本,有悖價值觀的形成。這樣的討論活動不僅沒效果,沖淡了課堂要緊湊的結(jié)構,而且還有同學在一邊看熱鬧。我們要讓討論成員分工,明確要求,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特別是討論問題的設計要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樣討論才有目的,才有意義,才有價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二、建構“師生互動共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一)“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
學生是互動的重要主體,師生間平等對話應成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前提,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人為本。正如教育家布魯納所說:“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這種“以人為本”是平等的對話,是學生課堂的活躍和有話可說,是師生之間的傾聽,要師生一起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思維的偏差和失誤,要加以正確的包容和引導。因此,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空間,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變重教師的“教”為重學生的“學”。教學的重點不再是“教師該教什么”,而是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二)和諧共贏的課堂教學價值
在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學生從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逐步提升,但對于教師而言,也應該反思會給教師帶來什么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價值僅僅體現(xiàn)為“為了學生”,但作為引導者,教師掌控教學的全過程,關注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生成,及時關注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并加以適時調(diào)整和反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關注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知識的引領者,要向?qū)W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引導學生探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一步一步的學習中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價值就成了“為了自己”。教師的價值,也在師生互動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在與學生的相互作用中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業(yè)務能力提升。
“互動”不能只追求表面熱鬧的場面,更重要的是心要動起來,只有心動,教學效果才顯著,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在把握以上幾個層面之后,教師和學生才能在一次次互動中達到共同進步、一起成長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改變那些淺層面的師生互動,盡可能地追求師生互動的真實性、實效性、平等性、和諧性,這既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所應實現(xiàn)的基本目標,也是課堂能得到真正高效的基本手段,更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根本。
參考文獻:
[1]王福英.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才智,2015(9).
[2]包日娥.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析[J].亞太教育,201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