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諾
高考作文歷來嚴查“套作”“宿構”文章,因為它是不誠實的、非自己創(chuàng)造的,屬于騙子的行當,敗壞文風和寫作教學。有種套作很拙劣,一眼可看出,算是小騙;而有種套作,手段很高明,形態(tài)很精致,算是大騙。如同精致的利己主義比一般的利己主義更敗壞人心和價值觀一樣,作文中精致的“套作”比一般的“套作”更可惡。如2016年江蘇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
修鐘(原版)
長脊蜿蜒,垂脊錯落,紅墻瀝粉,鎏金飛檐。這兒是故宮,老王工作的地方。
打了一盆熱水,老王便緊閉上西三所的紅門?!昂牵⊥趵蠋熁貋砹?!快來看看這件寶物!”徒弟小林招呼著便掀開了工作臺上的白布,一座金光璀璨的大型鐘表便顯現(xiàn)出來,原來是乾隆帝的音樂水法鐘。老王細細賞了一番,著實精美巧妙,歐式建筑、中式亭臺并列其上,更添韻味。
“老師,這件寶貝還算完好,我們幾個著手修復沒有問題。”小林自信滿滿地和老王保證道。老王點點頭坐在一旁,花貓懶沐在細碎的陽光下,半瞇著眼,似乎是在朝老王笑。老王不再盯著徒弟們干活,只覺得院子里的貓兒一顰一動之間也不乏趣味。
不出半日,小林就出來交差了,除銹見新后的器物更顯出皇家的雍容華貴,鐘盤走時精準,不愧為前輩們巧奪天工之作。幾個小徒弟和隔壁木器組的同事們都對它贊不絕口,老王卻總覺得鐘表雖美,但時刻運轉的表針太過死板,少了靈動的韻味。幾位看客正大贊表臺之上栩栩如生的裝飾動物和銀箔仿制的溪水,老王卻蹙起了眉頭。
“王老師怎么不說話?也和我們幾個門外漢分享一下高見??!”幾位同事調(diào)侃道。
“此鐘雖美,但多為靜止之物,裝飾的堆砌在你們看來是盛美之處,我倒覺得此處可以做 文章。”
“大家都是干這行的,修復文物的工作能做到復原便可,你何必自增煩擾?。 ?/p>
老王笑著搖搖頭反駁道:“人人贊此物華美,我不必再說,但你們眼中的完美之處,我還真有話可說!”
說罷,老王拆了鐘表的上盤,用鐵絲將裝飾品和鐘內(nèi)的傳動系統(tǒng)一一連接;將銀箔尾端捻作銀絲扣于動軸之上;再取銀絲上連紡車、風車,合上上盤后,老王欣慰一笑:原本沉寂之物此時動了起來!游鴨、吠犬,還有那潺潺的流水,真如大型表演,運轉精準,具體而微。在場的各位連聲叫好,老王看著門檻邊的小花貓,輕輕地笑了。
徒弟們求老王傳授經(jīng)驗,老王從容道:“別人的溢美之處你何必多言?眾人無話之處或許你有話可說,此時大做文章豈不快哉?”于老王而言,文物修復仍有可創(chuàng)新之處,工匠必有慧眼識得旁人忽視之處。
老王騎車下班,又鎖上了西三所的紅門。一句秦腔傳來:“紅門里的故事多……”
這篇作文被閱卷組評為滿分作文的理由是什么呢?不得而知。現(xiàn)在我們只能來推測一下:扣題——筆者在文中標出的句子,極為準確地扣住了作文材料;內(nèi)容新穎——大多數(shù)考生可能不會觸及這個寫作內(nèi)容;語言表達優(yōu)美,“小花貓”之筆顯得韻味實足。然而,這篇作文確實是一篇“高仿”之作,或叫“高套”之作。
“套”之一:機械點題之技
這類考生的思維非常靈活,能根據(jù)要求寫出令命題者滿意的作文來。文章的主題不是從寫作內(nèi)容中自然生長出來的,而是由寫作者給內(nèi)容貼上寫作要求的標記。貼這種標記不需要思維深度。王師傅在故宮修鐘表,可以說出別人未說出的話;李師傅給老百姓修自行車亦可以說出別人未說出的話。至于這個話為什么要這么說,有何深刻內(nèi)涵,或者有什么獨特價值,都不在考生思考之列。有時甚至為了滿足命題者的要求,還要削足適履,弄虛作假。
稍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鐘表上的飾物運動都有一套復雜精密的設計,不然,也不需要文物專家經(jīng)年累月地耗費青春年華了??墒窃谶@位考生的筆下,“用鐵絲將裝飾品和鐘內(nèi)的傳動系統(tǒng)一一連接”,則“原本沉寂之物此時動了起來!游鴨、吠犬,還有那潺潺流水,真如大型表演,運轉精準,具體而微”了。這只能說明該生根本沒有相關知識,道聽途說,瞎編亂造,嚴重違背“真情實感”的寫作要求。
再聽王師傅的一段話:“人人贊此物華美,我不必再說,但對于你們心中的完美之處,我還真有話可說!”這是王師傅的話,還是考生的話,還是命題者的話?扣題就是要把命題者的話給重復一遍嗎?不關人物性格、心理、情懷的機械點題,赤裸裸地表露了這位考生的作文純粹是敷衍的虛假寫作,簡直是對作文命題的玩弄。
“套”之二:移花接木之術
“木”,就是故宮里王師傅的修鐘故事?!盎ā保褪亲魑囊?。只要擁有這么一段“木”,就可萬事無憂,因為這段“木頭”包羅萬象。從植物學的角度有種、屬、科、目的判斷,從歷史學的角度可以追蹤誰把它放在了這里,從文學的角度可以把它與《紅樓夢》《悲慘世界》聯(lián)系起來??偠灾?,這是一段“寶木”。我們的教師往往最喜歡給學生這樣的寶貝,我們的教學往往最喜歡教給學生以不變應萬變之技能,現(xiàn)在市面上流傳甚廣的“某某素材”和“某某寫作大全”類的教輔資料深得廣大師生喜愛,就是明證。不信,我們可以現(xiàn)場模擬一下試試看。
2015江蘇高考作文試題:
智慧是一種經(jīng)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樣子。請以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 除外。
修鐘(2015智慧版)
……最富智慧的地方并不在這兒啊?!?/p>
“大家都是干這行的,修復文物的工作能做到復原便可,你何必自增煩擾??!”
老王笑著搖搖頭反駁道:“智慧有大智慧,有小智慧,智慧也有境界!”
……
徒弟們求老王傳授經(jīng)驗,老王從容道:“這是幾十年來的經(jīng)驗體會啊,搭眼一瞧,就知道那些構造之間的聯(lián)系;當然光憑經(jīng)驗還是不夠,修復文物,須與文物一體,融己于物,方得物理之妙!”原來修復文物竟然有如此境界之差別!
2014江蘇高考作文試題: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說,年輕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想法其實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
修鐘(2014不朽版)
……
“王老師怎么不說話?也和我們幾個門外漢分享一下高見啊!”幾位同事調(diào)侃道。
“此鐘雖美,但多為靜止之物,裝飾的堆砌不是這座鐘具有長久生命力的真實原因?!?/p>
“大家都是干這行的,修復文物的工作能做到復原便可,你何必自增煩擾?。 ?/p>
老王笑著搖搖頭反駁道:“修復文物不是恢復原樣即可,修復文物要現(xiàn)其神,示其妙,經(jīng)過我們的修復,以達文明不斷,啟示后人的目的?!?/p>
……
徒弟們求老王傳授經(jīng)驗,老王從容道:“物不巧源于人的精神不朽,只有把你的熱情、生命注入到你事業(yè)之中,你的精神才可以依附于所造之物而不朽?!庇诶贤醵?,文物修復乃是人的精神永存的一件大事。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改編成N篇高考作文。
“套”之三:無形的思維之梏
如果說前面的兩個“套”,是浮在表面的瘡疤,那么無形的思維之梏則是深入骨髓的沉疴。這一沉疴具有三個表征。
一是不需要自我,只需要他人。寫作本是自我生命的表達,可是三十余年來高考體制之下的寫作教學已慢慢遠離了“審己”,而傾向于“審題”。為了增加題目的審辨難度,從命題到半命題,從半命題到話題;從材料到新材料,從單文本到多文本,命題者可謂絞盡腦汁,費盡心血。結果,作文教學的很大比重放在了研究高考作文命題的變化部分,審題訓練成為了高三教學的重中之重。寫作,就是要揣摩命題者要什么,漸漸地,寫作與自我的心靈成長遠離,與個人的觀點表達相隔,只去思考高考命題者想讓自己說哪些話,寫作教學成了奴性化的思維訓練。《修鐘》則是修煉成奴的最佳結果。當作文中沒有了寫作者,只剩下命題者的時候,這樣的寫作還是寫作嗎?
二是不需要生活,只需要故事。寫作既然只是為了表達命題者的意旨,那么,寫作內(nèi)容只須找到一個憑借即可,因此,寫作成了文字游戲,不需要真實的生活感受,不需要生活閱歷的提煉,只需要一個符合命題要求的故事。于是乎“編”成了唯一的法寶。有的教師用文學虛構的合理性為編作文撐腰,意思是編也是一種能力。文學之虛構,是以高度深刻的道理為內(nèi)核的,不論如何荒誕,它都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質;而考場作文的編,往往是應和作文命題的沒有事理內(nèi)涵的 “瞎編”。
三是不需要邏輯,只需要拼接。議論文要講邏輯,記敘文要講邏輯,散文也要講邏輯。講故事有故事的邏輯,寫感悟有感悟的邏輯。主旨蘊含在故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里,蘊含在散文的每處抒情、議論之中。一篇文章須有恰當?shù)倪壿嫿Y構。可是,現(xiàn)在考場作文由于“貼”和“接”的原因,基本不講邏輯,運用的主要是拼接術,截一段電視故事,把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意思讓故事中的人物表達出來即可,讓張三戴上李四的帽子,讓王五說周六的話,借尸還魂,洋相百出!
造成目前寫作教學困境有兩大原因:《語文課程標準》始終未能研發(fā)出可以用于指導寫作教學的科學內(nèi)容;評卷者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甚至以某些專家的個人好惡為標準。前者致使一線教學依附于后者,后者推出的優(yōu)秀作文被教材化,成了教學的模版,造成惡性循環(huán)。
此類精致的“套”不能被識別,危害甚大!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中學園區(qū)校;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