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文
【摘 要】在物理課的教學中,新的課程,新的教材,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具備淵深的知識以及很高的人格魅力,教師應對教材有真知灼見,能于平凡中見到新奇。而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要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要從每一堂課入手,精心組織,更新課堂管理,課堂結構,教師與學生合作,轉變教育觀念。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 教材 方法 轉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65
從近一年來的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來看,新教材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新教材注重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從讓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引入問題,抓住學生注意力,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過程尋找規(guī)律,并將這些規(guī)律應用于生活、生產(chǎn)實際中,整個教材,內容安排新奇、欄目設置巧妙、編排圖文并茂,尤如一本兒童圖書,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已博得同學們的喜愛。
一、新教材使用過程中教師的轉變
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個“變”字。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在“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完善自我、將新的課程理念滲入教學實際中,實現(xiàn)了教師的學生觀的轉變。新課程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也就意味著新課程的學生觀是“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學生觀,是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權利、有尊嚴,正在成長發(fā)展中的人的學生觀,我們教師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關注這個學生是否聰明,而向關注這個學生在哪些方面聰明,用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學生成長的學生觀的轉變。
(二)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角色在“變”
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改變了教師只是課程的從屬者,課本知識的解釋者的身份,使之變成課程的主體,是與學生、教育專家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在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的職責是:激勵學生思考,做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當好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教師處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中,是平等地位中的“首席”,師生之間是一種人道的、和諧的、平等的新型關系。
(三)教師教學的課堂在“變”
新課程實施后教師教學的課堂在“變”,即變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也在變,即變得對學習更加有興趣、更加愛學習。新課程把課堂教學定位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它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展,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師的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新課程的課堂比傳統(tǒng)課堂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課堂氣氛活躍”,教材中安排了特別多的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親自動手去探索、討論、分析,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歸納得出結論。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極大的滿足,課堂上洋溢著活動的學習氣氛,充滿了生機。
二、新教材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處理好開放性與指導性的關系,要把握好開放的“度”
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具有更大程度的開放性。開放性教學突破“以知識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程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但就探究性學習而言,問題在于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建立假設,如何驗證假設等方面,學生是不可能生而知之的,他只能經(jīng)過教師的點撥、指導。所以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實施教學時,對“何時用、如何用”要深思熟慮,而不是簡單地提供自主研究和獨立研究的機會。如:在“提問”和“猜想”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會根據(jù)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及生活經(jīng)驗,提出許多要研究探討的問題,和對要研究的問題提出眾多的猜想,面對這些研究的“問題”及“猜想”,如果讓學生研究下去,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對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肯定是有益的。但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真正按上述觀點來實施“開放式”的教學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教師的“導”的作用就體現(xiàn)的非常重要了。因此,教師在學生探究活動中要把握好“度”,要給予指導和幫助,減小探究的盲目性和難度。
(二)處理好合作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避免形式主義
新課程下的物理教師,最不可理解的是學生喜歡上課,上課也很“熱鬧”“活躍”??删褪菍嶋H應用物理知識能力不強,不會解題。反思教學,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課堂教學中“合作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處理不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一個學習團體,通過彼此間的交流討論,互動共享,可以激發(fā)思維碰撞,從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和發(fā)展,這也正是課程改革倡導的轉變學習方式的一個顯著特征。
但切不可由此而產(chǎn)生片面認識,曲解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本質含義,一個問題下來,如果教師就讓學生“討論”,你一言,我一語,十分熱鬧,其中學生又有多少深入思考呢?結果只能浮于表面的形式主義,不少“熱鬧”和“活躍”是以扼制學生的獨立思考為代價的,久而久之,學生的依賴性增強,對發(fā)展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是十分不利的。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本質是強調學生主體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尊重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終生發(fā)展的學習能力。
(三)處理好物理實驗與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教學的關系,注意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
多媒體的出現(xiàn)和普遍使用可以說是教學手段的大革命。多媒體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高效率、高質量的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它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里盡可能多的了解物理知識,并能具體應用,拓展學生視野,積極探究課本以外的知識,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條件。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過分依賴多媒體的現(xiàn)象,使教學走入誤區(qū),從而適得其反。如用多媒體代替演示實驗教學的現(xiàn)象,其模擬的實驗現(xiàn)象的可信度將在學生中大大降低。再就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新奇“物理情景”時,面忽略了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大量的規(guī)律和結論都是通過無數(shù)重復性的實驗總結出來的。用多媒體“模擬”實驗畢竟不是真實的,從“虛擬”到現(xiàn)實畢竟還有一步之遙。
因此,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要恰如其分,不能過分追求所謂“新潮”,抑制了學生各項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