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對教學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對于知識的選取我們一直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時代的變遷中,我們不斷更新知識,在已有知識前提下,對中學教材進行的修訂和補充,不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我們都要教導學生遵守道德與法治。
【關鍵詞】道德 法治 點滴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92
中學時期,我們會為學生開設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這一課程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有責任教導學生堅守道德底線,遵守法律。在改革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們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了改編,形成了新的一本教材。
一、新教材出現(xiàn)的意義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在初中階段也會有所提高。以往的小學教材《品德與生活》在初中階段統(tǒng)一修改為《道德與法治》?!镀返屡c生活》主要是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內(nèi)容較為簡單易懂。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所講的知識與《品德與生活》中所提及到的知識相比,它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更加深層次。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給學生講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新教材的特點
綜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各種道德與法治知識,我認為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具有以下特點:
(一)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具有生活性
新教材的內(nèi)容在道德與法治知識中融入了更多生活要素。教材中多引用了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對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我們通過對實際案例的講解來告訴學生人生的道理,告訴學生哪些事情可為,哪些事情不可為。要求他們遵守法律,堅守道德,不做違法亂紀之事,在授課過程中逐漸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我們要教導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又要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具有實用性
新教材的案例大多來自于生活,它所講解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會有所影響。在新教材中所講的知識要點大多數(shù)都對實際生活具有實際意義。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的《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第二單元中就講到了一個現(xiàn)實生活中很實際的問題即交友問題。學生在該章節(jié)中可以學習到什么是友誼,怎么樣建立友誼等等知識,學生學習到這些知識后就可以在生活中分清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損友,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謹慎交友,遠離損友的道理。很多實用性的知識都是可以從教材中學習到的。因此,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是十分實用的。
(三)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具有開放性
我國從閉關鎖國到對外開放,是一個逐漸成長,逐漸變得開放的過程。在該教材中添加了許多新的開放性的知識,設置了許多開放性的問題。例如:請學生談談中學時代學習對一生發(fā)展的意義與影響;談談自己的理想,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等等,我們可以對開放性問題做專題教學,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他們對問題的見解,不斷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拓寬他們的思想層面。許多問題都是靈活開放的,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見解。我們這個社會是開放型社會,但是有法律約束。作為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把握好新教材道德與法律的開放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仔細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新教材下我們所要培養(yǎng)的人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思想的不斷革新,我們對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從小學升學到初中,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思想不斷成熟,他們也需要在時代的發(fā)展中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在初中階段我們開始與學生探討社會問題。初中生開始慢慢進入社會,對社會的見識還比較少。在新教材要求下我們所要培養(yǎng)的是全能型的新型人才。不僅要求學生智商高,還要求情商高。學生最終會進入社會,在他們進入社會之前,我們要把他們的各個方面都培養(yǎng)得很優(yōu)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我們會對學生的思想層面和生活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在小學時期已經(jīng)建立的思想基礎上加以完善,改正他們的壞習慣,糾正他們各方面的陋習,教予他們更多知識,以及做人的基本準則和法治層面的一些知識,把他們培養(yǎng)成我們所需要的全方面都共同發(fā)展的新型人才。
四、對新教材的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常常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每次的教學反思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但是在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要將學生轉(zhuǎn)變成課堂的主體。要不斷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學生們主導課堂,老師加以輔助,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許多。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多,他們只能對教材進行很淺層次的解讀。但是中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量的知識積累,也有了自己對知識的見解,他們可以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告誡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提前了解老師所要講解的知識,在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標記,老師上課的時候重點聽自己不會的地方,這樣能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我們也要對新教材進行反思,要常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感知教材,較為難懂的知識要點,就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來為學生講解,要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講解知識,要將教材分析透徹。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反思,可以指導我們在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做得更好,逐漸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新教材下的道德與法治不僅具有生活性、實用性以及開放性,而且它對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具有指導作用。作為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要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做學生的榜樣。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不斷教化學生,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方法,做好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趙振寰.構(gòu)建中學現(xiàn)代化的德育課程——論德育課程設置的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1,(12).
[2]張同印.反思歷史總結(jié)經(jīng)驗-開創(chuàng)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新局面——40年的回顧與展望[J].北京師范學院報(社會科學版),1989,(05).
[3]張世定.試論中學政治課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師范學院報(哲學社會科版),198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