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孟秋
【摘要】在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進行調整,找到符合現(xiàn)代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尋找引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最優(yōu)路徑,通過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這是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做到的。我認為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不斷發(fā)展,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和總結反思,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思考建議;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在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師的教學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呆板和僵硬,強調學生必須完全服從于教師,強調標準和統(tǒng)一性的教學,這樣的模式嚴重約束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得學生只知道做題,而不知道思考。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我認為,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應該從這些方面進行思考和調整。
一、注意讓學生自己思考
在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思考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強化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不要強制性地灌輸知識給學生,而是應該讓學生通過理解來掌握知識。我認為學生是有靈性的,教師要做的只是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而不是要求學生亦步亦趨地完全聽從教師的命令。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因為學生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所處的環(huán)境等都是不同的,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進行共同的思考,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比如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總體的預習,預習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的預習列出一個大概的提綱,讓學生根據提綱自己進行思考和探索,同時學生也可以思考其他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就這些方面進行思考和討論。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提問,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一起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彼此之間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的小組合作提供幫助。
二、注意個性化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個性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成長,因為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他們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比較大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必須要進行個性化教學,以此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都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交流,幫助學生成長。比如對一些比較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可以給這部分學生列出一些比較有效的閱讀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同時在閱讀過程中為寫作打下基礎。
三、注意引導學生思考
在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強制性灌輸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條件,引發(fā)學生思考,通過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強化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教學《再別康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資料,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其實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來啟發(fā)學生,教師在提問時可以帶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可以拆解成多個小問題,這時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回答小問題來解決好大問題。
四、總結
在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最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自課堂教學的質量。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保障每個學生的學習質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為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盧鑫賢.解讀《論語》挖掘科學的教育方法[J].科學教育,2011(3).
[2]柏玉梅.語文課堂中啟發(fā)式教學的運用[J].教育藝術,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