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濤先生紀念小輯
編者按:本輯收錄李國濤先生去世之后,作家們寫的悼念、紀念文章,特以“李國濤紀念小輯”刊出。
李國濤先生,筆名高岸,1930年11月出生,江蘇徐州人。 1948年肄業(yè)于徐州中學,1950年參加工作。歷任中學教師,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學術通訊》編輯,《汾水》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山西文學》雜志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8年當選省作協(xié)第三屆主席團副主席。1994年退休后,擔任第四屆理事會顧問,第五屆、第六屆全委會榮譽委員。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于2017年8月30日5時10分在太原逝世,享年87歲。
李國濤先生是十分優(yōu)秀的文藝理論家、文學評論家。1955年在《光明日報》發(fā)表第一篇文學評論文章,開始他的文藝理論研究生涯,先后出版有《〈野草〉藝術談》《文壇邊鼓集》《STYLIST—魯迅研究的新課題》等幾部廣有影響的文藝理論專著,還有大量的文學評論文字。1979年他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且說“山藥蛋派”一文》,首次對山西“山藥蛋”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加以系統(tǒng)總結。他對魯迅文藝理論思想與創(chuàng)作實踐進行全面梳理,對中國魯迅研究領域有啟示性、開拓性、創(chuàng)新性貢獻。
李國濤先生退休之后,以高岸為筆名,先后發(fā)表長篇小說《世界正年輕》《依舊多情》,中短篇小說《涼秋》《紫砂茶壺》《郎爪子》等一批作品,給當時的中國文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反響甚大,好評如潮。評論家認為他的小說“具有文化品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集中體現(xiàn)出作家的文化修養(yǎng)。
李國濤先生長期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在山西幾代作家中享有很高威望,從“山藥蛋派”作家風靡全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晉軍崛起”,都傾注有李國濤先生大量心血與智慧。他甘為人梯,樂于為人作嫁,扶掖文學新人,發(fā)掘精品力作,為山西文學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山西文學事業(yè)建設和發(fā)展有著持久的影響。退休之后,他仍然關心山西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關注年輕作家的進步與成長,對青年作家多有勖勉、督責和鼓勵,經(jīng)常為他們撰寫評論文章。他的編稿手記結集為《編稿手記》出版,成為年輕編輯做文學編輯必備的工具書。
李國濤先生晚年手不釋卷,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近百萬字的讀書隨筆和散文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他的隨筆、散文作品先后輯為《世味如茶》《總與書相關》 《目倦集》出版。2011年,編定五卷本《李國濤文存》,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