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學與仁學*

      2017-11-14 04:17:31··
      明清小說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仁學儒家文化曹雪芹

      ··

      紅學與仁學

      ·

      趙永剛

      ·

      長期以來,學術界普遍認為《紅樓夢》是反封建、反儒家的,并把這種反抗傳統(tǒng)的特質視為思想上的進步。本文則認為《紅樓夢》對于儒家文化的態(tài)度是贊同的而不是反對的,尤其是在賈寶玉身上體現出了儒家的仁者風范。通過賈寶玉人物形象的塑造,曹雪芹繼承了儒家仁學思想的核心理念,如學以成仁、克己復禮為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同時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儒家仁學思想,糾正了宋明理學對仁學思想的曲解,并且以小說的通俗語言擴大了仁學思想的影響力。

      紅學 儒家思想 仁學

      一、引 言

      關于《紅樓夢》的思想內涵可謂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正如魯迅在《〈絳洞花主〉小引》中所言:“《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佳人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縱觀新中國建立以后的紅學發(fā)展史,對于《紅樓夢》的思想成就,很多學者從階級斗爭和反封建的角度來論述,最為典型的兩篇論文就是李希凡、藍翎在1954年共同撰寫的《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與《評〈紅樓夢研究〉》。這種觀點在“文革”期間被不斷強化,幾乎成為《紅樓夢》思想成就的蓋棺之論。按照這些學者的邏輯,作為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儒家思想,自然就成了《紅樓夢》集矢之處,“文革”期間大批論文都強調《紅樓夢》的反儒傾向,如梁效《封建末世的孔老二——〈紅樓夢〉里的賈政》、龐向榮《論賈寶玉的反儒傾向》、石鳴《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尊法反儒思想》、佘樹森《孔孟之道擋不住歷史的潮流——讀〈紅樓夢〉筆記》。

      如果說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特殊的學術背景下,出現了上述論斷是有情可原的話,那么時至今日,依然還有一些學者持守類似的觀點,就有些令人不解了。畢竟《紅樓夢》植根于中華文化之中,是中華文化孕育出來的曠世巨著,而儒家文化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柱,《紅樓夢》不大可能對儒家文化采取徹底否定的激進態(tài)度。恰恰相反,我們認為《紅樓夢》是認同儒家文化的,而且對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是有深刻體知并付諸實踐的。對于這個問題,清代學者太平閑人張新之已著先鞭,他在《太平閑人〈石頭記〉讀法》中說:“《石頭記》乃演性理之書,祖《大學》而宗《中庸》,故借寶玉說‘明明德之外無書’,又曰‘不過《大學》《中庸》’”;“是書大意闡發(fā)《學》《庸》,以《周易》演消長,以《國風》正貞淫,以《春秋》示予奪,《禮經》《樂記》,融會其中”。張新之尤其強調《紅樓夢》是借助小說的形式闡發(fā)《四書》中的思想內蘊,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有兩處寶玉和黛玉談論讀書的場景: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摈煊裼謫栨⒚脗冏x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睂氂裼值溃骸懊妹米鹈悄莾蓚€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黛玉道:“無字?!睂氂裥Φ溃骸拔宜兔妹靡幻钭郑簟A顰’二字極妙?!碧酱罕銌柡纬?。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太平閑人評曰:“此回乃寶黛相合之首,而再提《四書》,故我以是書為‘明明德’之奇?zhèn)?,是他所自有,而我特為抉發(fā)之,非閑人迂腐而強為拉扯傅會也??础妒^記》批評,有點頭者否?”

      張新之斷定《紅樓夢》是《四書》之“奇?zhèn)鳌?,或者說《紅樓夢》是《四書》的一個注腳,這種論斷無疑是有膠柱鼓瑟的附會之弊。但是如果拋開這些弊端,對于張新之的論斷,我們是會“點頭”的,我們認為《紅樓夢》與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在思想內涵上有諸多一致性,《四書》《五經》中的核心理念在《紅樓夢》中有很精彩的呈現,下文我們就著力論述《紅樓夢》與儒家仁學思想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姑且以“紅學與仁學”名篇。

      二、學以成仁與《紅樓夢》的教育觀

      儒家認為任何一個生理健全的個體都具備仁義禮智之心,也具備成為圣賢的可能性,這就是孟子所倡言的“人人皆可為堯舜”。然而,儒家的圣賢理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種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轉換為現實性,則要付出很多艱辛的努力,其中好學就是成為圣賢理想人格的必備修養(yǎng)。儒家的代表人物幾乎都以好學而著稱,這一點在孔子身上有最為典型的呈現,正如陳來在《論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中所言:“‘好學’決不是孔子思想中的一個普通觀念,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好學’是孔子思想中一個具有核心意義的基礎性觀念,不僅在他的教育思想,也在他的整個思想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論語》一書對好學的強調可謂俯拾即是,開篇就以“學而時習之”統(tǒng)領全書,對學習的重視可謂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鬃舆€把好學視為比忠信更為難得的美德:

      《論語·公冶長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p>

      孔子還指出,其他美德如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剛,這六種美德如果離開好學的約束與輔助,反而會產生諸多弊端。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紅樓夢》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儒家的好學理念背道而馳,以當時世俗的讀書評價體系而論,寶玉無論如何也不是好學之人。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推敲,寶玉與儒家的好學理念卻是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第三回有兩首《西江月》描述寶玉的性格,其中提到了他“愚頑怕讀文章”,很多學者以此作為寶玉不讀書、不好學的最佳例證。殊不知《西江月》對寶玉是似貶而實褒,詞中所言之“文章”也不是泛指廣義的圖書,而是特指科舉時代的八股文講章。對于科舉制度對人性的扭曲,對于八股文章對知識分子的腐蝕,寶玉都有清醒而深刻地認識,所以他疏離科舉制度、遠離八股文章,幾乎從來不讀與之相關的圖書,而且把熱衷功名之人的勸慰之言視作“混賬話”,寶玉視林黛玉為知己而與薛寶釵、史湘云相對隔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林黛玉從來不說這些“混賬話”,而薛寶釵、史湘云卻時常以此“混賬話”來游說他。

      對于教育問題,《紅樓夢》也是非常重視,反復強調。曹雪芹與孔子、孟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孔子、孟子是從正面對教育問題給予指導,而曹雪芹是從反面對教育所出現的弊端進行針砭。《紅樓夢》中的賈府是一個日漸衰頹、逐漸沒落的大家族,這個大家族式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子孫后代的教育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失誤,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就已經明白指出:

      冷子興云:“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聽說,也納罕道:“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p>

      《紅樓夢》開卷第一回有一段文字介紹寫作緣起,曹雪芹剖析了個人命運悲劇及家族悲劇的成因,也歸咎于教育方面的失誤:

      賈府學堂折射出了教育的嚴重失誤,這些失誤包括:

      首先,在教育目的上,賈府的教育有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賈府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科舉考試的成功者,是為了家族的長盛不衰而儲備政治力量,而不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更不是培養(yǎng)君子。

      其次,在教育內容方面,完全以枯燥陳腐的八股文為主,儒家強調的“游于藝”,六藝之教,在賈府學堂中幾乎是天方夜譚。

      再次,賈府學堂中的師生,老師賈代儒昏聵平庸,很多學生因裙帶關系進入學堂,原有的尊卑等級也隨之帶入學堂之中,嚴重影響了賈府學堂的學風。

      最后,教育方法單一粗暴,當處在叛逆期的寶玉犯了錯誤時,賈政只能一打了事,不但沒有合理有效的善后之策,而且也沒有防范于未然的先見之明。如第三十三回,太平閑人評寶玉挨打曰:

      這樣的學堂和家族焉有不敗之理,反觀儒家理想中學堂的學規(guī),如王陽明《客坐私?!吩唬?/p>

      與之相較,我們不難發(fā)現,《紅樓夢》中的賈府在教育方面確實存在嚴重的失誤,曹雪芹以一個悔過者的身份反思家族敗落的悲劇,也將教育方面的失誤視為一個重要的原因。

      三、克己復禮為仁與《紅樓夢》的由“理”復“禮”傾向

      很多現代學者認為傳統(tǒng)社會的禮教制度是對人性的束縛,而彰顯人性的《紅樓夢》與禮教制度的關系簡直是冰炭不同爐,如余英時在《曹雪芹的反傳統(tǒng)思想》一文中所言:

      《紅樓夢》全書都是暴露禮法的丑惡的,并不是像脂批所云,是在有意無意間炫耀作者的門第。

      曹雪芹的思想有無老莊自然論的影響,其反傳統(tǒng)思想是否屬于魏晉反禮法的類型,暫且不論,即使曹雪芹確實對以上兩種思想尊崇有加,也不能推導出“《紅樓夢》全書都是暴露禮法丑惡的”結論,反而有可能推導出與余英時相反的結論,即曹雪芹看似反對禮法,其實比很多儒門之士更為篤信禮法。對于這種矛盾心理、怪異行為的解析,魯迅先生可謂是獨具只眼,他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深刻地指出:

      按照魯迅先生的邏輯判斷來分析曹雪芹的思想,我們也可以說曹雪芹是表面上的毀壞禮教者,“實則倒是承認禮教,太相信禮教”。

      不可否認,曹雪芹對程朱理學“存天理、去人欲”的修養(yǎng)工夫是十分反感的,他反對程朱理學對人性的過分壓制,反對程朱理學末流引發(fā)的偽善流弊。曹雪芹認可食色等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欲求的合理性,呼吁對女性的尊重與理解,承認男女之情的正當性,認為功利主義的金玉良緣是對正常婚姻關系的扭曲,非功利、愛情至上的木石姻緣才是婚姻的最佳狀態(tài)。

      對于人性、愛情、婚姻、禮法等,曹雪芹希望越過程朱理學設置的重重障礙,復歸到孔子、孟子所倡導的儒家源頭上去,或者說曹雪芹通過《紅樓夢》表達了由“理”復“禮”的思想傾向。

      “理”是程朱理學創(chuàng)造的哲學詞匯,這個詞匯包含宇宙論、倫理學等多個層面的內容,原始儒家并沒有這個詞匯,在人性修養(yǎng)方面,孔子更加重視踐履性的“禮”而不是抽象性的“理”。如《論語·顏淵》曰:

      相對于“存天理、去人欲”而言,孔子倡導的“克己復禮”更為篤實,從視聽言動的具體行為上規(guī)范人性,比空懸一個抽象的“天理”,有更強的可操作性?!都t樓夢》很多章節(jié)都體現出對“禮”的向往,林黛玉就是曹雪芹塑造的謹守禮法之道的大家閨秀。如林黛玉六歲喪母,對于母親賈敏的名諱,從來不敢冒犯,碰到敏字都要避諱,賈雨村說:“怪道這女學生讀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第三回,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林黛玉進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一舉一動都符合儒家禮儀之道,林黛玉初入賈府的行為儀軌,有點類似于孔子在《論語·鄉(xiāng)黨篇》里中規(guī)中矩的表現,或者說第三回是林黛玉的《鄉(xiāng)黨篇》。

      《紅樓夢》呼吁主體情感真實,反對形式化禮儀的繁文縟節(jié),所以曹雪芹對禮儀文化的態(tài)度與《禮記》“毋不敬”的規(guī)定是高度一致的。

      以喪禮為例,喪禮為五禮——“吉兇軍賓嘉”之一,在儒家禮儀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歷代儒者都非常重視喪禮,孔子對喪禮主體情感的抉發(fā)對后世影響深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p>

      相對于喪禮儀軌節(jié)文的熟練,孔子更加看重喪禮所需的情感真實,圣賢制定喪禮的目的,是為了將喪失親人帶來的悲痛之情得到合理充分的表達,而不是把喪禮作為演習儀軌節(jié)文的鬧劇。秦可卿的喪禮是《紅樓夢》所描寫的最為隆重的一場喪禮,然而在這樣隆重的喪禮之中,除了寶玉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到賈府中人的悲痛之情。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忙于展示個人凜然難犯的威嚴和持家有道的才華;秦鐘居喪期間,還在與小尼姑智能纏綿。這兩位一個是秦可卿的弟弟,一個被秦可卿視為“素日相好”的知己,其表現尚且如此,更遑論他人?唯獨寶玉“從夢中聽見說秦氏死了,連忙翻身爬起來,只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真奔出一口血來”,“忙忙奔至停靈之室,痛苦一番”。秦可卿出殯之時,“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的盛況,在寶玉至情至性的傷痛面前,顯得異常虛空且浮夸。

      第四十三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不了情暫撮土為香”。寶玉從王熙鳳過生日的熱鬧場景中逃出來,去郊外祭奠金釧,書中這樣描寫祭奠的情形:

      整個祭奠過程沒有任何祭品,連祭祀必備的香燭和香爐也沒有提前準備。可是書中卻兩次提到寶玉落淚,儀軌雖然寒微單薄,感情卻真摯濃烈。

      第五十八回,藕官祭祀藥官,在大觀園內燒紙錢,被一個婆子訓斥,“藕官滿面淚痕,蹲在那里,手里還拿著火,守著些紙錢灰作悲”。寶玉同情庇護藕官,并通過芳官囑咐藕官,不要輕信世俗之言,祭祀之時完全沒有必要燒紙錢:

      四、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與《紅樓夢》的仁愛觀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是儒家的基本信念,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在之后的儒學發(fā)展歷程中,特別是在宋明理學家那里,這個基本信念被普遍接受。

      王陽明在前人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地闡釋了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思想。王陽明《大學問》曰:

      王陽明繼承孟子關于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的思想資源,把主體的同情憐憫之心視作貫通萬物的關鍵。在人我關系方面,主體的同情憐憫之心可以破除個人中心主義的自私觀念,消除隔閡,化解沖突,實現人我之間的和諧共處;在天人關系方面,主體的同情憐憫之心可以避免人類中心主義,避免對自然的無情掠奪與破壞,實現人與宇宙萬物的和諧共存。

      在寶玉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儒家“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基本信念,如第三十五回,寶玉挨打之后,原本就想攀賈府高枝的傅試為了獻殷勤,派了兩個婆子前來給寶玉請安。正趕上玉釧服侍寶玉吃蓮葉羹,兩人忙著跟兩個婆子談話,玉釧不小心把碗撞落,熱湯潑在了寶玉手上,“玉釧兒倒不曾燙著,唬了一跳,忙笑了:‘這是怎么說!’慌的丫頭們忙上來接碗。寶玉自己燙了手倒不覺的,卻只管問玉釧兒:‘燙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釧兒和眾人都笑了。玉釧兒道:‘你自己燙了,只管問我。’寶玉聽說,方覺自己燙了”。寶玉這個異于常人的特殊舉動引發(fā)了傅家兩個婆子的議論,她們嘲笑寶玉是個“呆子”,《紅樓夢》敘寫其議論曰:

      那兩個婆子見沒人了,一行走,一行談論。這一個笑道:“怪道有人說他家寶玉是外像好里頭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氣。他自己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這可不是個呆子?”那一個又笑道:“我前一回來,聽見他家里許多人抱怨,千真萬真的有些呆氣。大雨淋的水雞似的,他反告訴別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罷’。你說可笑不可笑?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里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且是連一點剛性也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的。愛惜東西,連個線頭兒都是好的;糟踏起來,那怕值千值萬的都不管了?!?/p>

      在兩個婆子眼中,寶玉是沒有剛性的可笑呆子;但是在曹雪芹筆下,寶玉卻是有著民胞物與寬廣胸懷的仁者。脂硯齋的評點指出了曹雪芹對寶玉的喜愛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愛觀,不是對其他主體和宇宙萬物無差別的博愛,而是有非常明顯的類別差異的,有不可顛倒的嚴格序列的,即先親親,再仁民,最后是愛物。

      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堅持先親親再仁民。儒家的仁愛觀不能等同于墨家的兼愛,對于其他主體的仁愛,要做到先親親再仁民。雖然孟子主張推恩,呼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及人之老”的前提是先“老吾老”,“及人之幼”的前提是先“幼吾幼”。孝悌為仁之根本,親親是仁愛之心的根本立足點。對于家人和普通人一視同仁、毫無差別的兼愛主張儒家是極力反對的。因為兼愛思想違背血緣親疏的自然情感,奉行兼愛觀念不會出現視路人如父親般的溫情敬意,反而會導致視父親如路人般的冷漠無情,這就是孟子批評墨子兼愛的“無父”之弊。

      在處理人與宇宙萬物的關系時,要先仁民再愛物。愛惜宇宙萬物,而對人民漠不關心的做法是儒家所不能允許的。孟子就曾批評齊宣王“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也批評梁惠王“率獸而食人”,梁惠王“庖有肥肉,廄有肥馬”,對于動物肥馬仁愛有加,對于百姓卻極其殘忍,以至于出現了“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慘劇,齊宣王、梁惠王就是典型的愛物而不仁民者。

      當人與物發(fā)生矛盾對立之時,寶玉首先關愛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仁民而不是愛物。如第三十一回,襲人被寶玉誤傷,因病臥床休養(yǎng),晴雯替代襲人給寶玉換衣服,不小心把扇子跌在地上,將扇股子跌折了,寶玉原本就心情不好,就與晴雯發(fā)生了激烈爭吵,把晴雯氣得痛哭一場。寶玉勸解晴雯,竟然“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而且還發(fā)了一大段被麝月視為“作孽”的非??晒种摚?/p>

      寶玉撕扇子博晴雯一笑,其氣魄可比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不過寶玉所為不是暴殄天物,而是仁民為先,愛物為次,不因物而累人,是役物而不役于物,符合儒家仁愛等級差異的基本原則。

      五、結 語

      本文采用文學與思想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粗略論述了《紅樓夢》與儒家仁學之間的內在關系,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對于《紅樓夢》的思想成就,學術界的主流意見是《紅樓夢》是反對儒家思想的,尤其是反對儒家禮法制度,揭示暴露儒家禮法制度的罪惡。這些觀點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時期,受制于時代的局限,時過境遷之后,再來審視這些觀點,其不合理之處應該被修正。

      第二,《紅樓夢》是中華文化孕育出的文學精品,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樓夢》無疑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當然,《紅樓夢》確實也批評了儒家文化的流弊,特別是宋明理學的弊端,但是我們不能把這種批評簡單地視作對整個儒家文化的全盤否定。

      第三,本文認為《紅樓夢》的思想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同時吸收了老莊哲學、魏晉玄學、佛教哲學的思想精粹?!都t樓夢》與儒家文化有深層的一致性,本文只是簡略論述了紅學與仁學之間的關系,其實《紅樓夢》所蘊含的儒家思想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曹雪芹不是保守僵化地接受儒家文化,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儒家文化,《紅樓夢》在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歷程中,應該占有一席之地。

      注釋

      ① 魯迅《集外集拾遺》,《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419頁。

      ② 李希凡、藍翎《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第9期。

      ③ 李希凡、藍翎《評〈紅樓夢研究〉》,《光明日報》“文學遺產”欄1954年10月10日第24期。

      ④ 梁效《封建末世的孔老二——〈紅樓夢〉里的賈政》,《人民日報》1974年6月28日。

      ⑤ 龐向榮《論賈寶玉的反儒傾向》,《教育革命通訊》1974年第2期。

      ⑥ 石鳴《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尊法反儒思想》,《武漢大學學報》1974年第4期。

      ⑦ 佘樹森《孔孟之道擋不住歷史的潮流——讀〈紅樓夢〉筆記》,《解放軍文藝》1974年第5期。

      ⑩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頁。

      (責任編輯:魏文哲)

      *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朝鮮半島

      孟子

      學史研究

      ”(

      項目編號

      :15CZW010)、

      貴州大學

      2014

      年度人文社科校級項目一般項目

      唐傳奇本事考

      ”(

      項目編號

      :GDYB2014007)

      階段性成果

      。

      趙永剛(1981—),男,山東鄒城人,文學博士,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儒學與文學、東亞孟子學。

      猜你喜歡
      仁學儒家文化曹雪芹
      兄弟草原
      駿馬(2022年2期)2022-03-26 14:18:51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5:50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敦誠的西園與曹雪芹
      紅樓夢學刊(2018年5期)2018-11-23 06:27:52
      “這個地方難站”——曹雪芹對聚散離合的敘事與思考
      孔子與柏拉圖美學思想之比較分析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
      《曹雪芹》:如同斷臂維納斯
      小說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52
      雅江县| 邵东县| 六枝特区| 新邵县| 湄潭县| 马尔康县| 蓬溪县| 保定市| 甘洛县| 奈曼旗| 高陵县| 丰顺县| 镇远县| 潞城市| 内黄县| 镇远县| 陈巴尔虎旗| 通渭县| 兴义市| 闽侯县| 项城市| 林甸县| 蓝田县| 张家川| 拉孜县| 纳雍县| 土默特左旗| 稷山县| 凉城县| 九台市| 延庆县| 白朗县| 犍为县| 社旗县| 黎城县| 伊金霍洛旗| 霍州市| 原平市| 太康县| 平遥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