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政治學院,上海 201700)
做好新時期軍隊群眾工作,必須不斷強化官兵的擁政愛民意識。一方面,部分官兵尤其是基層官兵,大多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既缺乏參與做群眾工作的親身經(jīng)歷,又沒有系統(tǒng)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對群眾工作的地位、作用知之不多,感受不深,僅停留在膚淺的理解上,甚至還有一些片面認識。如有的認為,群眾工作是領導機關的事,是業(yè)務部門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有的認為,部隊的根本職能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平時的主要任務是抓戰(zhàn)備訓練,支援地方經(jīng)濟建設是沒事找事;還有的認為,部隊是吃“皇糧”的,地方支持部隊搞建設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由于擁政愛民思想確立得不牢固,致使有些單位抓群眾工作的標準和積極性不高,官兵的群眾紀律觀念也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隊與地方政府和人民之間關系的質量。另一方面,編制體制調整后,群眾工作人員相對減少,但工作量和組織活動的要求并沒有降低標準。這種客觀事實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群眾工作僅限于應付本級開展的活動,基層群眾工作的落實顯得非常薄弱,某些群眾活動的開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必須強化官兵的擁政愛民意識,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除了組織好重要節(jié)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的擁政愛民專題教育外,還要堅持傳統(tǒng)育人,搞好隨機性教育,充分利用擁軍優(yōu)屬政策出臺、群眾慰問、執(zhí)行任務等時機,發(fā)揮部隊各級史館、榮譽室的作用,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大講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大講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tǒng),大講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使大家明白“人民軍隊人民愛,人民軍隊愛人民”、“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道理,進一步強化官兵擁政愛民的意識。
隨著國家法制建設不斷發(fā)展,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理念越來越強,處理軍隊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與政府的關系,越來越要依靠法制手段。從部隊來說,官兵的涉法問題越來越多,通過法律來維護官兵利益的要求、呼聲越來越高,不依靠法律手段來處理問題就很難行得通。
群眾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官兵解難,為部隊排憂。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jīng)濟的日益完善,解決部隊官兵的實際困難與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在涉法問題的處理上,過去官兵家庭遇到涉法問題后部隊派人出面,基本上可以得到妥善解決。但從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看,有些問題解決和處理,越來越依賴于政策和法規(guī),僅憑部隊出面的“政治效益”,收效甚微,遇到的困難也很大。解決的辦法,一方面,要深入抓好官兵的利益觀教育。引導大家正確理解地方擁軍優(yōu)屬工作的苦心和難度,克服“事事想搞特殊、處處想受照顧”的思維定勢,丟掉計劃經(jīng)濟時代那種“鐵飯碗”思想;同時要正確對待改革過程中的利益調整,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迎接社會的全面挑戰(zhàn)。另一方面,要堅決按政策和法規(guī)行事。要教育官兵認識到,隨著國家法制的不斷完善和健全,由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日趨廣泛,解決官兵實際問題,處理軍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僅僅靠領導重視和行政干預是不夠的,必須把平等協(xié)商與依據(jù)政策法規(guī)辦事結合起來,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軍地雙方的合法權益,使軍民關系走上法制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
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必須緊貼任務,服務中心。部隊內(nèi)部建設,各級都十分關注,對部隊建設的要求也很高。一方面,上級要求部隊積極參加地方經(jīng)濟建設,地方也經(jīng)常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另一方面,部隊內(nèi)部建設隨著時代和任務的變化而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工作的開展。要確保擁政愛民工作方向不偏、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一是上級要給予必要的政策。最好是制定一個操作性較強的政策法規(guī),以使部隊在參與地方經(jīng)濟建設、參加軍民共建活動時便于掌握。二是積極與地方協(xié)商。最好把支援地方經(jīng)濟建設的時間放在任務相對較少的時期,放在擔負突擊性的任務上,放在參加重大活動和完成重要任務等有影響的事上,這樣既可以滿足地方的要求,又能促進部隊的戰(zhàn)備訓練。三是要針對部隊執(zhí)行任務和組織大項活動多的特點,抓住時機為群眾辦一些有影響的實事、好事,力爭達到“走一路、紅一線”、“住一點、紅一片”的群眾工作效應。
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必須注重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點、難點問題。人們對社會生活和經(jīng)濟利益的不同追求,使部隊與地方的距離變得愈來愈近,且交往渠道和方式多種多樣,產(chǎn)生的社會效應也瞬息萬變,官兵思想隨波逐流,很難預料。這就要求我們,一是要注重建立和完善軍地交往的行為規(guī)范。始終保持軍地交往的高格調,警惕和糾正重利輕義的傾向,防止把等價交換原則滲透到軍民關系中來,樹立無條件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二是要嚴格規(guī)范部隊的社會交往行為。引導官兵堅持以組織交往為主,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個人交往,杜絕個人之間亂拉關系。三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放在部隊外出執(zhí)行任務時。軍民糾紛的“多發(fā)區(qū)”往往在基層,對基層出現(xiàn)的軍民矛盾和磨擦如果預見不到,處理不當,小問題可能“炒作”成大問題,一個問題可能衍生出幾個問題,一般性問題可能演變成政治性問題。因此,要加大群眾紀律檢查的力度,尤其在部隊外出執(zhí)行任務時,要堅持跟蹤檢查,確保不發(fā)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