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嘉怡
慢慢喝
◎路嘉怡
小時候,家里的餐桌上永遠(yuǎn)放著一個很漂亮的水晶酒壺。那個酒壺肚子大大的,開口處小小的,有個錐狀圓頭的塞子塞著,上頭還有精致美麗的雕花,里面總是裝著黃黃的酒,旁邊搭配著兩個水晶且有雕花的矮口杯。
每當(dāng)瓶塞拔起,總會飄出一股濃郁的酒味。我一直對那瓶子里的酒很好奇,可大人說,小孩子得等到長大了以后才能喝。后來我們長大了,一家四口聚餐時,媽媽總是會幫我們一人準(zhǔn)備一瓶紅酒或白酒。沒錯,真是一人一瓶。我們一邊吃飯一邊慢慢喝酒,喝到四人臉色紅紅的才會離開餐廳。
我一直認(rèn)為,人們對于喝酒這件事是好與是壞的概念全來自于原生家庭,有些人可能從小家里有人喝醉會家暴或鬧事而恨極了酒精,有些人可能從小家里沒人喝酒而滴酒不沾,可在我們家,酒精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餐桌上的酒代表愉快和放松,甚至說是一種完全的互相信賴,這讓我喜歡喝酒。
我喜歡跟朋友溫馨地喝酒,在特殊日子里瘋狂一點也沒關(guān)系,喝醉了干出一些蠢事、一輩子被朋友拿來當(dāng)笑柄也是美好的記憶。當(dāng)然,醉酒之后,我大部分時候還是回家倒頭就睡一個香甜的覺。
我喜歡喝點兒小酒,在憂傷或是快樂的時候,讓靈魂得到一點兒放松。
(摘自《當(dāng)然也不是那么OK》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