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
姥姥走的那年春節(jié)我還跟她說:“挺住啊老太太,使使勁,怎么著咱們也得混個百歲老人?!?/p>
姥姥說:“有些事能使使勁,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勁了。”知道姥姥走了的那天我在東北拍戲。
晚上六點剛過,哈爾濱已經(jīng)天黑了,小姨發(fā)來一條短信:“六點十分,姥姥平靜地走了?!笨粗∫痰亩绦?,心里想的卻是姥姥的話。
“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p>
姥姥本質(zhì)上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副柔弱的肩膀,一雙三寸的小腳,熱熱鬧鬧忙忙乎乎地拉扯了一大群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走的時候是四世同堂。
這是姥姥想要的日子嗎?是,其實也不是。
“姥姥,有多少家人、有多少孩子,最后走時還不是孤身一人?誰能攜家?guī)Э诘刈甙???/p>
姥姥笑了:“分批分個兒地走啊,就像分批分個兒地來一樣,早早晚晚地又走到一塊兒了。”
是安慰還是信念?姥姥始終相信下輩子我們還是一家人。這是她對家的無限眷戀和對生命延續(xù)的自我闡釋。
(摘自《姥姥語錄》長江文藝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