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
摘 要:在跳水訓練的過程中,壓水花技術訓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僅決定了訓練者的最終成績,同時對于訓練者跳水能力的提升也至關重要。為了強化相關教職人員的認識,這里就少兒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訓練的教學體會展開探究,希望能夠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少兒跳水 壓水花 訓練 教學體會 分析
跳水是一項展現(xiàn)訓練者優(yōu)美動作的運動項目,在比賽過程中,跳水運動員的成績,也與水花大小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少兒跳水運動員來水,教練更應該幫助其在基礎訓練階段,掌握相應的壓水花技巧,深化其訓練成效,并在教學引導的過程中,幫助少兒跳水運動員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這樣既能夠提升少兒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國跳水運動的發(fā)展。
1.水花形成的力學因素分析
水屬于是流體,其具備流體所具備的所有物理特性,但是由于水也是液體,所以具備一定的粘滯性和不可壓縮性。跳水運動員在入水的過程中,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運動員會將與其身體同體積的水擠出水面,而被擠出的水,將會以水花的形式濺出,這也就是水花形成的根本原因。當然,形成的水花,其大小、高度,主要和以下這四項內(nèi)容有關,分別是:運動員身體體積、運動員入水的速度、運動員擊水的面積,還有運動員的身體形狀。
2.少兒跳水運動員壓水花訓練的內(nèi)容分析
2.1上肢力量
2.1.1靜止倒立
在靜止倒立的過程中,少兒運動員需要開展面向墻壁。背靠墻壁、正反扶墻倒立和拼手倒立等幾種不用的訓練形態(tài)。在訓練過程中,教練需要制定相應的要求:首先,扶墻、靠墻的時候,運動員都要發(fā)揮最大的力量強度,也即是在一分鐘之內(nèi),身體不能放松。對于這項內(nèi)容,教練不妨讓運動員進行雙腳尖夾樹,或者夾海綿的訓練內(nèi)容,提升其用力方法;其次,少兒運動員可以兩腿拼緊、雙腳腳尖繃直、外開,雙膝關節(jié)繃直,臀部肌肉緊縮,微微含胸,抬頭,雙肩膀放松,肘關節(jié)伸直到兩耳旁邊。
在訓練強度的選擇上,教練可以將時間控制在一分鐘以內(nèi),而訓練的時間,可以在一分鐘內(nèi)設定不停的訓練節(jié)奏,避免長時間的訓練,會對兒童的眼睛造成不良影響。
2.1.2拼手倒立
拼手倒立的訓練難度、運動強度較大,少兒運動員很難在獨立的狀態(tài)下完成訓練,所以,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妨讓運動員采取兩人協(xié)作的手扶訓練方法。在倒立的過程中,完善彼此的伸肩動作,并互相監(jiān)督彼此的訓練狀況,達到理想的訓練狀態(tài),尤其是背部三夾骨,要爭取再往上鎖緊。
2.1.3其它訓練
當然,為了進一步強化少兒跳水運動員的訓練能力,教練針對上肢力量的訓練,可以引入一些更為有效的訓練手段。爬倒立的內(nèi)容,可以要求運動員在15米、30米的距離內(nèi),完成兩到三組的訓練;推倒立,在20米的距離內(nèi),訓練一到兩組;爬樓梯,教練可以根據(jù)樓梯的實際情況,安排10×3組和10×5組的訓練任務。
2.2模仿訓練
模仿訓練也是概念訓練中的一個關鍵性內(nèi)容,教練員在訓練的初期,可以全面發(fā)揮引導作用,一邊講解,一邊教學。
2.2.1快速拼手分手模仿
在快速拼手分手模仿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可以要求訓練者以站立的姿態(tài),雙手放置與胸前,身體與手臂呈現(xiàn)45°夾角,雙肩放松,兩肘關節(jié)用力伸直,反掌,快速度的連續(xù)用手腕拼手、分手。
針對抓手的內(nèi)容,如果是右手抓左手,左手可以攤平,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勾住左右,同時兩個拇指以勾緊的狀態(tài)連接。對于抓手訓練的內(nèi)容,教練要做出必要的強調(diào),像左手抓右手,或者是抓取不同的位置,通過反復訓練,爭取能夠達到熟練的應用水平。
2.2.2站立拍打入水模仿
在站立拍打入水模仿訓練的過程中,首先,針對向前入手的內(nèi)容,少兒運動員在站立狀態(tài)下,其雙腳要并攏,伸直膝關節(jié),夾緊臀部肌肉,兩手要微微高于肩部,微微含胸,做快速拼手的動作;其次,在向后入水的過程中,在站立狀態(tài)下,運動員的雙腳拼緊,伸直膝關節(jié),夾緊臀部肌肉,雙手垂直放置于大腿前面,脖子輕微向后抬升,在拉肩膀的過程中,手要一直放在胸前、下巴的地方。
2.3專項訓練
在專項訓練的過程中,主要是少兒運動員在完成模仿訓練后,在跳臺上進行專項訓練。首先,在池邊向前頭入水的內(nèi)容中,剛開始的時候,少兒運動員可以在兩角的拇指處,夾緊一塊小海綿,起跳后,膝關節(jié)和腳尖,要處在伸直,繃緊的狀態(tài),雙手觸及水面后,要在第一時間分開;其次,在一米臺上進行向前倒下的時候,剛開始也可以利用夾海綿的方法展開訓練,在倒下的過程中,掌心要對準水點,眼睛看著水點,腰部及時向后移動,移動到定住腳尖后,雙手要快速分開;然后,在三米臺上進行向前倒下訓練的時候,少兒運動員需要掌握入手的基本概念,了解運動的流程性,教練在訓練中,剛開始可以負責扔入水點的工作,后來可以讓運動員自己進行練習,主要是為了幫助其找到正確的入水點。
3.心理訓練
當然,不同的訓練員,其接受訓練要求的能力也會存在著差異性,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少兒運動員的個性、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展開不同的訓練引導,尤其是在心理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是語言引導的方法。教練在對一些技術動作進行講解的時候,要采用相應的語言技巧,多用生活化的語言向大家進行傳授,不要過度使用專業(yè)術語,以免少兒運動員產(chǎn)生畏難情緒;其次,要對運動員的注意力展開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練要不時向運動員進行提問,像“入水動作怎么樣”、“入水感覺如何”等,強化運動員的專心精神。
4.結(jié)語
總而言之,針對少兒運動員壓水花技術的訓練,教練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少兒運動員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切實提升其跳水能力,深化其跳水訓練的整體意識。
參考文獻:
[1] 柯紫丹. 少兒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訓練的教學體會[J]. 游泳,2014(03):66-67.
[2] 李玥.少年兒童“壓水花”訓練方法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