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性格,單一的教學模式并不能使每個學生都得高質量的教育,尤其對于小學語文來講,正是學生性格養(yǎng)成階段,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尤為重要。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踐個性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方法;應用
要實現個性教學法,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既要老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對創(chuàng)新型教材進行整理,是整個教學知識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完整的結構體系,盡可能的使老師的能力以及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正是學生長身體的階段,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發(fā)生這巨大的變化,逐漸的就發(fā)展了自己的小個性。在語文教學的研究中,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給予重視是非常重要的。為使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學得到有效的應用,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思考。
一、注重對教師個性化培養(yǎng),培養(yǎng)特色教師
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還是依靠老師,所以需要注重對老師個性化進行重點培養(yǎng)。
1、老師客觀、公正對待學生。作為老師必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讓學生得到應有的尊重。老師和學生之間要以朋友的身份相處,縮小兩者之間的代溝,多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對學生的心理、學習狀態(tài)進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來更好的激勵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
2、老師不斷完善自我,豐富自身,加強專業(yè)技能。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光是為了獲得教材上的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心理,技能,德育等多方面進行教導,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得到全方面的培養(yǎng)。作為老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完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技能,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不斷拓展自身的拓展知識面,改變死板、枯燥的教材,利用大量的課外知識豐富教學課堂,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3、老師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培養(yǎng)特色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明顯的更加的簡單,整體,對于老師來講,只要照搬照用,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在備課上面。而個性化教學相對來講需要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yōu)缺點,單一的教學模式根本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老師需要對關注學生平時表現,善于發(fā)現問題,并及時給予糾正,這就需要老師勇于創(chuàng)新和探索,因此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特點,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
二、開展游戲課堂,提高學習興趣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然而小學生正處于語文理解和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起步期,在這個階段為學生制定一個有趣、科學的游戲化教學方案能在提高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激發(fā)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可以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游戲呢?首先我們教師要有目的的設計游戲課堂的內容。在游戲化課堂中,游戲活動只是起著輔助工具的作用,老師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游戲教授學生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老師設計的游戲應當是有針對性的,是與本堂所要學的知識相聯系的。在游戲中要對學生的朗讀,識字、寫作,交流表達,詞匯記憶等多方面語文基礎知識進行鍛煉,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把知識吸收掉,讓語文素質得到提升。其次我們要抓住教學目標與任務開展游戲,比如,“摘蘋果”這一識字教學游戲,在復習所學生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顆大樹,上面掛滿蘋果,每個蘋果上寫有一個生字,有的書寫正確,有的書寫錯誤,學生通過找對正確的生字、讀對字音,并能用這個字說一句話才能摘掉這個蘋果。通過開展這樣的游戲,我們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操作,做到了手、口、眼、腦的協調統(tǒng)一,并在幫助學生有效識字的同時鍛煉了學生觀察能力。最后我們要對游戲對進行反思和評價,時代在變化,教學游戲也應當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更好的抓住小學生的眼球,從而進行語文教學。
1、注重對個性化學生進行培養(yǎng)。鼓勵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學習習慣和方法。
老師知識學生的引導者,要想得到有效的學習,主要還是在于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感悟。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然后將其靈活應用到學習當中,而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這就需要老師鼓勵學生自己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激勵學生豐富課外知識。在課堂上所學的東西都是相同的,教材上的知識很有價值,但是不一定適用于每個學生。因此,老師應當將學生的發(fā)展延伸到課外閱讀和學習當中。生活中到處都是語文的氣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對學生豐富課外知識的閱讀學習以及對生活中語文信息的捕捉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課外知識更好的發(fā)展自身的興趣和個性,采取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學習。
三、結語
為了使小學語文得到有效的個性化教學,教師還要在課前充分備課,以為學生準備一個學習的更大空間;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活動,創(chuàng)設對話交流的課堂,讓學生學會交往,全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點,思維方式都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刻的認識到,不同的學習階段的特點,要因時而異,保證教學工作合理高效的完成。
參考文獻
[1] 蔡新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手段探究[J].學術期刊,考試周刊,2016.57.
[2] 楊排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新模式嘗試——《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與反思[J].學術期刊,課外閱讀(中旬),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