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楠
集中教學游戲化,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活動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有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據理論研究顯示,幼兒園時期是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來開展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利用好這個時期,對幼兒發(fā)展將會很有力。
一、實現集中教學游戲化的重要意義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之所以愛游戲,是大腦細胞的發(fā)育需要。因此,幼兒才專注于成年人看起來極其枯燥無味的游戲。通過游戲能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開拓智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集中注意力,形成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等社會性行為。因此,我們的教育必須尊重幼兒的天性,讓幼兒的天性在最大限度上得到發(fā)展。
《綱要》提出:“游戲是幼兒生活中的基本活動”《規(guī)程》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作為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強調活動游戲是對幼兒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戲具有自主性、趣味性、社會性和具體實踐行等特點,鞏固和豐富幼兒知識,促進各方面的發(fā)展,不及帶給幼兒快樂,還使人格得到尊重,心理需要得到體驗。據統(tǒng)計,一般活動中,專注力占57.7%;在活動游戲中,平均占92.2 %。這說明將活動游戲化,能不斷滿足求知欲,調動積極性。是最適合的活動形式及最廣泛而又最重要的手段。
二、幼兒園集中活動游戲化的環(huán)境因素
1、外在環(huán)境。幼兒園集中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可以讓幼兒獲得游戲的團隊性、興趣性、創(chuàng)新性等愉快的游戲體驗。幼兒在享受游戲時,能夠充分地享有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幼兒的大腦思考能力,給予幼兒主觀決策力。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游戲的主題,集中活動的主題是多種多樣的,會結合時代的熱點和幼兒的自身興趣,給幼兒相對新穎、完善的活動主題,幼兒可以憑主觀意愿自己選擇。幼兒主觀選擇集中活動的活動形式,以幼兒興趣為基礎,教師不應該對活動的形式進行硬性要求,這樣就改變了游戲化的性質,活動的材料和活動的步驟應該配合幼兒的個人能力和興趣,給予活動一定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集中活動的難易程度應與幼兒相應的配合,幼兒面對超出自身能力而無法完成的游戲時,往往會發(fā)生緊張和焦慮的心理,從而促使排斥、躲避甚至是攻擊行為發(fā)生,面對低于自身能力,不具有挑戰(zhàn)性和新穎性的游戲,又會產生厭倦的情緒,表現出對于游戲的不感興趣和無視行為,活動的任務難度與幼兒能力相匹配時既具有挑戰(zhàn)性,需要幼兒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又是幼兒能力范圍內的,使幼兒充分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和對人游戲的勝任感。
2、內在環(huán)境。內在環(huán)境是幼兒園集中活動游戲化的主導因素,幼兒園集中活動游戲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幼兒主體的發(fā)展,教育的主旨在于發(fā)展人的主動性和內在潛力,幼兒時期則是發(fā)展的開始。教育是以培養(yǎng)人的主體性為根本,并以此為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現象的根本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獲得均衡發(fā)展,但是人主體性的發(fā)展與人各方面的發(fā)展卻是緊密相關的。
(2)幼兒個體的差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幼兒園教學已經意識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如:有愛動的、喜靜的、熱愛音樂的,喜歡美術的等等。根據個體差異設置游戲,如:設置小型的拔河比賽給愛動的幼兒,安排畫畫比賽給喜歡美術的幼兒等等,因材施教,給予他們充分的發(fā)展。
(3)集中活動的活動目標。內在因素也是集中活動游戲化的核心,給幼兒園教學活動提供能力和發(fā)展。
三、產生問題原因的分析
1、管理者不理解游戲化。當前公辦園數量尚不能滿足入園需求,民辦園的發(fā)展彌補了政府投入不足。民辦的管理者大多數是投資者,他們多數是沒有相關的教育經驗,只看結果。幼兒園活動游戲化需要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教師能力提升,而管理者基于資金與本身的觀念問題,沒把游戲化看為競爭點,更多看重經濟收入,要求報名參加豐富的興趣活動,忽視幼兒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2、教師對活動游戲化認識不足。教師對于幼兒游戲的原則及其表現形成、范圍等有關的游戲內涵與外延的理解較膚淺。認為游戲就是學前教育教科書上劃分的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及智力游戲等,并機械化的將這些類型搬到實踐中,造成了游戲分類開展形式單一,游戲的開展按國定套路或程式。
3、評價教師中缺少游戲化成分。為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許多幼教機構制定了教師業(yè)績考核制度。據了解,幼兒教師業(yè)績考核的內容比較片面,如:教師考勤、教學工作、家長工作、安全工作等等。由于考核制度沒有細化到教師教學中,使幼兒園集中教學游戲化也被慢慢的忽略。
四、實現幼兒園活動游戲化的設想
正確認識到幼兒園集中教學游戲化。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清晰、明白什么是“活動游戲化”。了解他概念的同時,還要體會其中的意義,真正實現幼兒園活動游戲化。例如:在數學活動《1和許多》中,采用“小白兔采蘑菇”的形式,把幼兒帶到游戲情境中,引導幼兒蹦蹦跳跳地一個蘑菇一個蘑菇的采,到最后,小籃子裝著許多蘑菇。這樣有趣的活動游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保證幼兒園活動游戲化的趣味性。幼兒之所以對游戲情有獨鐘,游戲成為一日生活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因為幼兒愿意玩,能夠從中體會到樂趣。在科學活動《硬硬糖和軟軟糖》中,教師設計了摸一摸、捏捏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使活動充滿了神秘感,當幼兒把小手伸進箱子的小洞時,幼兒都發(fā)出了好奇、驚訝的聲音,并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
幼兒園集中教學游戲化要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是一種綜合素質,也是時代的需求。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創(chuàng)新,不照搬傳統(tǒng)游戲,要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轉變傳統(tǒng)游戲觀念,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游戲,以自身的創(chuàng)新游戲來影響幼兒,幫助幼兒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
幼兒園集中教學游戲化不僅滿足幼兒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需要,而且是實現幼兒園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改革幼兒園內部管理體制和教育活動形式,幼兒園活動游戲化才能得到實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