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秋萍 張福平
(賓縣人才交流中心 賓縣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賓縣 150400)
賓縣籍十名歷史人物大學畢業(yè)后就業(yè)情況考略
邢秋萍 張福平
(賓縣人才交流中心 賓縣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賓縣 150400)
為完成《賓縣歷史上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情況綜述》這個課題,賓縣人才交流中心,會同賓縣地方志辦公室共同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調(diào)研工作,現(xiàn)根據(jù)掌握的材料撰寫出《賓縣籍十名歷史人物大學畢業(yè)后就業(yè)情況考略》一文,以食讀者。
王以哲,出生于賓縣賓州鎮(zhèn),1920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事學校,畢業(yè)后在張學良將軍手下,歷任東北陸軍軍士教導隊任排、連、營長;1925年,任上校團長,1928年初升為第十九師中將師長,7月改任第一旅中將旅長,是年東北“易幟”,王以哲任陸軍獨立第七旅旅長;1932年夏,調(diào)任北平軍事委員會第一處中將處長,兼任一零七師師長;1933年,提升為六十七軍中將軍長。
董其政,出生于賓縣居仁鎮(zhèn)稗子溝,1921年留學美國,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法律學士和碩士學位,在墨索里大學獲得文學學士,1928年回國,在吉林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東北淪陷時期任吉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校長;1946年11月,當選為國大代表,是松江省6名代表之一,赴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會后留在南京政府,任立法委員。
鄧潔民,出生于賓縣賓州鎮(zhèn),1914年鄧潔民參加留美公費考試,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與早期入學的李大釗同宿舍,親如兄弟),1917年6月,鄧潔民從日本回國終止學業(yè),轉(zhuǎn)去哈爾濱自謀生計,俄商吳魯生洋行聘鄧為俄文翻譯,同時,還開設了英文專修館,夜間授課;1918年,鄧潔民自己籌集資金成立了東華學校,自任校長;1922年,鄧潔民出任北京警官高等學校校長;1923年,鄧潔民任北京陸軍檢閱使馮玉祥將軍家庭教師,馮引薦鄧潔民任國務院“參事上行走”;1923年5月 1日,北京國際大學成立,周夢賢、薛篤弼、王育芝、薛之衡、李彥青、王懷慶 6位創(chuàng)辦董事,公推鄧潔民為校長。
趙濯華,出生于賓縣鳥河鄉(xiāng),1921年考入北平平民大學新聞系,不久因故輟學,1923年進入北平內(nèi)務部警官高等學校指紋科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1928年,擔任河北省撫寧縣警察區(qū)官(縣轄區(qū)分局長),不久又到興城縣任區(qū)警官;1928年12月29日,辭掉興城縣的警官職務,回到家鄉(xiāng)辦自治;1929年,考入吉林省地方自治人員訓練所,畢業(yè)后任賓縣滿井自治區(qū)公所區(qū)長;1931年9月22日,東北抗日義勇軍軍事委員會成立,趙濯華任司令,后經(jīng)吉林自衛(wèi)軍右路總指揮馮占海改編為右路第三支隊,趙濯華任支隊長;1933年夏,任吉林救國軍第一旅參謀處長;1935年1月,中共東北特別支部成立,李向之任書記,趙濯華等任委員,5月李向之被捕,趙濯華任書記;1936年春,彭真指示,將“東北特支”改稱中共北方局東北特別工作委員會,趙濯華任組織部長;1939年春節(jié),趙濯華任冀中軍區(qū)政治部敵工部長;1942年,晉察翼成立了東北工作委員會,趙濯華任負責人;1945年10月6日,擔任沈陽市公安局局長,一個月后改任遼寧省公安廳廳長;1946年3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所屬的貿(mào)易公司任副經(jīng)理;1947年,東北人民政府成立了東北紡織工業(yè)局,趙濯華任局長;1948年4月,任遼東財經(jīng)辦事處副主任;1948年11月2日,任東北工業(yè)部輕工業(yè)局局長;1953年,任國家輕工業(yè)部造紙局局長、部黨組成員;1978年10月21日被平反后,中央批準任遼寧省政協(xié)副主席。
叢森,出生于賓縣賓州鎮(zhèn),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民國初年,任東北軍第十軍上校軍械處長、獨立炮兵團長、炮七旅參謀長;東北光復后,任東北“剿總”少將高參。
苑崇谷,出生于賓縣廣興堂屯,陸軍講武堂畢業(yè)后,歷任張學良所屬炮兵排、連、營長和炮兵司令部中校副官長,上校炮兵團長;東北炮兵教導總隊長,1929年,炮兵教導總隊改編為遼寧興安屯墾軍,他為屯墾軍統(tǒng)帶(旅長);1932年,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少將參議,后改任少將高參;1938年,受國民黨政府的委派回黑龍江,負責串通舊部組建游擊隊;1946年,任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少將高參。
婁學謙,出生于賓縣,民國初年畢業(yè)于北京朝陽大學法科,考取民國第二屆司法官,歷任吉林長春地方審判廳推事,山西太原地方檢察廳候補檢察官、山西河東第一高等檢察廳檢察官,民國16年國務院照準簡任文職。
呂大千,出生于賓縣常安鎮(zhèn),1929年考入北京民國大學預科班,1931年7月畢業(yè),任賓縣中學任訓育主任、國文教員;1933年,擔任中共賓縣中學支部書記;1934年6月,擔任中共賓縣特別支部(相當縣委)副書記兼宣傳委員、中學支部書記。
朱學禮,出生于賓縣賓安鎮(zhèn),民國13年,任奉天威鎮(zhèn)軍第二軍第五隊少校軍械處長;民國15年,任第二軍部上校副官長;民國18年,任陸軍講武堂第二總隊第四大隊上校大隊長;“九一八”事變后,曾任67軍駐武漢辦事處長,后任“剿總”少將高參。
趙振綱,出生于賓縣賓州鎮(zhèn),清·光緒十七年,辛卯科中武舉,后在奉天講武堂畢業(yè),任馬隊及炮隊管帶;民國2年,任步兵45旅第90團團長;民國4年,任江防司令;民國10年,任騎兵11旅長兼熱河省赤峰鎮(zhèn)守使,民國15年,任威鎮(zhèn)軍第二軍副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