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紅+王嵐
摘要:教育大數據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存在著巨大的發(fā)展機遇,還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本文對教育大數據時代背景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針對教育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措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結合本次研究,發(fā)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議看法,希望對教育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幫助,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教育 大數據時代 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步,互聯網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社交網絡的蓬勃興起,數據增長積累速度突飛猛進。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生活均出現了較為明細的改善,當前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了大數據的重要性,對大數據的分析利用在未來發(fā)展過程中至關重要。在教育行業(yè),大數據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能夠促進教育行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可以減少學生語言能力與時代發(fā)展之間的差距,受到大數據影響,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思維出現了較大的改變,這勢必將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出現巨大的變革,本文就此進行了研究分析。
一、教育大數據時代背景
(一)教育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為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還導致當前很多行業(y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沖擊。借助大數據,能夠更深層次、更大范圍實現對數據分析,掌握其隱含的知識和規(guī)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傳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并將成為當前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最直接動力。
教育大數據是大數據中的一部分,指的是教育領域內的大數據,隨著教育活動的出現而產生積累。大數據不僅有著全面性特點,其數據量也十分龐大。教育人員需要從海量的信息資源中尋找到其中之間的聯系和影響,以此來分析當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高教育的個性化和有效化。
(二)教育大數據與傳統(tǒng)教育數據之間的區(qū)別
傳統(tǒng)的教育數據是借助抽樣、局部數據以及小部分數據方式對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其中所隱藏的規(guī)律和內涵,這種方式很難獲得全面真實的數據,更多的是依靠人的主觀推測以及經驗分析進行為止領域的探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在世界的認識方面較為片面和單一。教育大數據與傳統(tǒng)教育數據之間最為本質的區(qū)別在于,我們可以借助龐大的教育大數據資源從中找到我們當前技術無法掌握和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而實現對數據的記錄和對比。
與傳統(tǒng)教育數據相比,教育大數據不再依靠模型和算法,可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幫助人們對事物的真相有更準確的認識。在教育大數據應用之前,人們想要獲得所需信息,需要在少量數據的基礎上建立相關的分析模型,根據其存在的邏輯關系等特點總結結論,結論的真實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模型構建合理性、算法精準性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教育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將先進的云計算、傳感器等應用在教育中,只需要收集到大學英語教學的相關數據,就可以實現對教學問題的分析,得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教育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一)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改革
教育大數據為老師的日常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體性地位,在教育大數據時代,學生在知識獲取方面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學生可以借助網絡解決大多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我國互聯網使用情況位于世界首位,在互聯網發(fā)展和普及過程中,人們知識獲取的途徑越發(fā)豐富,學生不在以課堂的知識傳授為主,更多的是在課下借助互聯網學習。當前學生所欠缺的也不再是英語學習資源,更多的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老師逐漸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需要針對老師展開相應的職能訓練,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老師更好的適應新技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二)老師發(fā)展觀的轉變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需要具備新的素養(yǎng)和能力,現階段不僅僅重視老師的專業(yè)性,在相關性以及可能性等方面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師想要更好地做好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就需要對自身的職能進行適當的轉變,學會對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在拓展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大數據思維。
(三)教學觀念的改變
在大數據時代,一個數據的意義可以從其評論數據以及背景數據等角度反映,在數據應用方面,逐漸從老師向著學生轉移,從以往的結論性內容逐漸轉變?yōu)榱藗€性化判斷。比如說當前的遠程教育以及在線教育,不在以數字為主,更加重視在數據方面的分析利用。在數據分析方面有著綜合性以及過程性特點,進行大數據分析,更加考驗數據背后的邏輯關系。
教學評價有著過程性特點,在開展教學評價時,如果老師隨時記錄學生在課堂互動以及作業(yè)完成等方面的情況,在期末將這些數據信息匯總,就能夠從中找到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另外,通過這些數據,還可以幫助老師實現對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反思,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客觀真實的記錄學生課堂上的一些細節(jié)、微觀方面表現情況,可以幫助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實現對教學活動的反思,改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結語
教育大數據給傳統(tǒng)英語教學帶來的嚴重的影響和挑戰(zhàn),學會對大數據的有效分析和應用,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改進英語教學的思維和理念。在開展個性化教育的同時,老師可以轉變自身職能,從學生學習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展開多元性的教學評價,實現對教學流程的優(yōu)化。但是,在教育大數據的應用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隱私保護,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出現數據獨裁和數據泡沫現象,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大數據與英語教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薛晶瀅,倪小勇.教育信息化趨勢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4).
[2]陳慶斌.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重構[J].外語學刊,2016,(03).
[3]王丹.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初探[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9).
[4]丁晶華.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9).
(作者單位:通遼職業(yè)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