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
【摘要】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理論課,實訓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養(yǎng)的優(yōu)化。本文通過講解利用電磁閥控制雙向速度調節(jié)回路探討一體化教學在液壓與氣壓核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雙向速度調節(jié)回路 液壓與氣壓傳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33-01
一、引言
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社會發(fā)展需要更多既有一定理論知識又有很強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型人才。為此,在職業(yè)院校教學改革中,一體化教學模式成為改革的重點。這種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相脫節(jié)的問題,避免了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知識重復,并且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1]
二、課程實施過程
在我校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是機電類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機電類專業(yè)技能競賽的主要項目之一。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現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與該門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將以 “利用電磁閥控制雙向速度調節(jié)回路”為例,來說明具體教學過程的實施。
(一)繪制該項目的氣壓圖
教師充分講解氣壓各原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明確任務目的,讓同學們利用實訓室現有的原件自由組成氣壓控制回路實現單作用氣缸的雙向速度控制,如圖1所示。
首先,氣源裝置空氣壓縮機及三聯件,將原動機供給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的壓力能,作為傳動與控制的動力源,同時清除壓縮空氣中的水分、灰塵和油污,以輸出干燥潔凈的空氣供后續(xù)原件使用;其次,本回路中涉及的氣動控制原件包括:一個單電控二位三通換向閥3和兩個單向節(jié)流閥1.2。換向閥常態(tài)位時壓力口P與A口不通,無壓縮空氣進入系統(tǒng),氣缸活塞桿不伸出。當電磁閥得電,閥芯下移,工作位上位接入,P口和A口聯通,壓縮空氣進入氣缸,將活塞桿頂出。需要注意,為了對氣缸4的伸出和縮回速度均進行調節(jié),回路設計了兩個單向節(jié)流閥。進氣時,閥1的單向閥關閉,節(jié)流閥起調節(jié)速度的作用,閥2單向閥打開,不起節(jié)流作用;反之,回氣時,閥2起調速作用。最后,本回路的執(zhí)行元件是一個單作用氣缸,把壓縮空氣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執(zhí)行機構作往復運動。
(二)利用Fluid-SIM軟件設計仿真氣壓回路圖和配套的電氣回路圖
根據氣壓回路圖,設計配套的電氣回路圖,如圖2。按下開關SB1,K1繼電器得電并自鎖,3號線路上的K1常開觸點閉合,電磁線圈1Y1得電,氣缸內活塞桿伸出。按下開關SB2,K1繼電器失電,3號線路上K1觸點斷開,電磁線圈1Y1失電,氣缸活塞桿縮回。
(三)根據設計圖完成氣壓和電氣元件的接線。檢查無誤后,方可打開電源和空氣壓縮機,試運行。按下SB1,氣缸伸出,速度由閥1調節(jié),按下SB2,氣缸縮回速度由閥2調節(jié)。 三、結語
我國現階段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普遍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養(yǎng)好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枯燥的理論知識有很大的抵觸情緒,通過將“做中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整個教學過程生動直觀。相比以往的教學模式,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海榮.“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設計性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33):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