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琴 指導教師:劉天娥
(湖北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湖北 襄陽 441053)
幼兒園親子活動現(xiàn)狀研究
曾淑琴 指導教師:劉天娥
(湖北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湖北 襄陽 441053)
當代幼兒園里親子活動的開展已經(jīng)逐漸普及, 它以其生動活潑、別具一格的形式, 為孩子、家長和教師創(chuàng)造了共同活動的空間, 成為家園合作的關鍵而重要的信任和交流的方式;然而在親子活動的開展中, 注重形式、家長旁觀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使得親子活動的作用難以真正發(fā)揮出來。本文從分析當前親子活動的現(xiàn)狀入手,通過分析、探討讓大家有所思考,讓我們在親子活動的開展中對其不斷改進、不斷從中吸取經(jīng)驗,將其作用更好、更有效地發(fā)揮出來。
幼兒園;親子活動;家園合作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指幼兒園邀請幼兒家長來到幼兒園或其他指定場所,通過親子共同參與活動,以親緣關系為基礎,以教師為主導,以促進幼兒身心及親子關系健康發(fā)展為宗旨的教師與家長共同組織幼兒開展集體活動的一種幼兒園教育方式。
父母是幼兒的啟蒙老師,也是影響幼兒終生的生活與學習的老師。親子活動的開展,是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梁,也是實現(xiàn)家長與幼兒園之間更好地配合的契機,更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方式[1]。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和幼兒園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所說:“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薄毒V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兒園充分合作,是學前兒童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我們需要充分體現(xiàn)家園合作精神的親子活動的開展。
而反觀各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在三四線城市,幼兒園的親子活動的開展從開展的總次數(shù)到開展的頻率和開展的質(zhì)量等各方面都還是很不足。幼兒園方面通常只是家長開放日或六一兒童節(jié)舉行大型親子活動,而并沒有將其作為一個固定的活動定期開展,也存在資金不足等問題;家長方面也存在對親子活動重視程度不夠、參與度低、旁觀被動參與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狀值得我們深思并去改進、提高。
親子活動,讓家長走近幼兒園、走近幼兒教師的工作,家園間的溝通和交流多了;親子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開發(fā)了家長資源和社會資源,在家長高興、孩子受益的同時,幼兒園教師也在共同學習和成長。有效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從心里接受了親子活動,清楚地了解到班級親子活動的意義,深深地感受到親子活動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這同時也為下一次親子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家長和孩子們都會愿意而且能積極地參加親子活動,每次活動都能有所收獲。同時在活動中,家長們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家長的到來, 能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如家庭般溫暖, 會產(chǎn)生更強的
安全感和大膽探索的勇氣;同時, 因為教師與家長都是幼兒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人, 他們都同時關注著自己的活動和表現(xiàn), 這會讓幼兒產(chǎn)生較強的成就動機;幼兒在安全的心理氛圍下, 易于產(chǎn)生自由感、也樂于與同伴互動, 進行合作學習[2]。親子活動是親子教育的延伸,其既能指導家長,又增進了家園聯(lián)系的力度,對孩子和家長來說,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幼兒園教師也能從活動中受益匪淺,同時,活動的開展也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技能的成長。無論是活動前的資料搜集,活動準備,還是活動時的組織與指導,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活動后的反思總結(jié),都使教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3]。
(1)活動開展內(nèi)容陳舊、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親子活動一般只限于在家長開放日邀請個別家長為幼兒講授生活常識或者是在節(jié)日聯(lián)歡會上邀請家長觀看節(jié)目表演或開展親子運動會和育兒一起參加傳統(tǒng)的接力跑、兩人三足的運動項目。再或是在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來觀摩課堂,而這些教學內(nèi)容大多數(shù)都是老師事先排演過多次的。例如去年10月在襄陽市襄城區(qū)的襄軸幼兒園的上學期例行家長開放日暨家長會活動中,中四班的班主任老師在幾個星期前就在準備家長公開課的內(nèi)容,并與幾個“指定的”孩子不斷練習問題的回答。
(2)活動開展的次數(shù)少、頻率低
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往往只是在新年或是六一兒童節(jié)時開展,次數(shù)較少。很多三四線城市,親子活動一年都只有固定的三四次,每次活動間的間隔時間過長。
(3)活動開展硬件設備缺乏、資金不足、質(zhì)量較低
一方面是教具材料的缺乏,親子活動的教具都較為單一、陳舊,質(zhì)量和種類都達不到實際需要。而這些教具是吸引家長和幼兒參與的關鍵。另一方面,親子活動缺乏專門的場地,活動場地是親子活動開展的基礎。而多數(shù)幼兒園連專門的幼兒活動室都沒有更不用說專門的親子活動室了,能開展親子活動的場地就只限于幼兒園操場和教室了,幼兒園對親子活動的資金投入過低;家長在活動中旁觀、包辦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較多,更有家長拒絕參加親子活動;老師主導性過強導致大大削弱家長與幼兒的參與度。
(1)幼兒園方面對親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資金投入不夠
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未引起重視,親子活動多是每學期例行的任務。幼兒園不肯將資金用于活動經(jīng)費購買設施、建立場地和培養(yǎng)幼兒園教師親子活動的技能。這其中不僅僅是親子活動硬件的缺乏,其中軟件的問題也需要我們重視。這就如同近幾年幼兒園的一個矛盾現(xiàn)象,幼兒園用中央財政撥款提升自己的硬件設施,如電子白板、昂貴的教學資料包、玩教具的購買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教學方面,但卻忽視了對幼師人才隊伍建設的投資,導致難以留住高素質(zhì)人才和在職老師技能缺乏的問題。而反觀我們的親子活動,老師對活動開展沒有很好的策略也是導致活動不能很完善地開展的原因之一。
(2)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不夠
很多教師自身都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親子活動的重要性,或是只是以應付差事的態(tài)度來對待活動,往往對活動的開展較為敷衍,認為親子活動只是應付領導和家長的差事。教師們還是普遍比較重視平時的基礎教學活動。再者,教師們基本上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親子活動的培訓,如果有大型親子活動要開展,學校更多地是請校外專門機構(gòu)負責開展,并將其作為一種向外宣傳打廣告的機會。
(3)家園合作度不高
①家園雙方對親子活動的責任主體理解不同。
一些家長認為親子活動既然是在幼兒園里開展那么就應該全權(quán)交由老師負責。部分教師也認為家長的參與會給整個活動的進度帶來一定影響,因為幼兒園領導層常常將活動定義成一個教室、班級之間相互競爭、相互比較的性質(zhì),所以這就使教師們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主導權(quán)。教師更傾向于將活動的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給家長一些輔助性的任務要求,這就導致他們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單向的,十分表面化和形式化?;顒又薪處熗谴蟀髷垼H子活動基本上成了教師個人的展示活動,也給家長造成一種“要被教育”“自己的干預會影響活動進行”的感覺。家長在親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卻被忽略了,家長在活動中的意義和價值沒能很好顯現(xiàn)出來。
②部分家長配合度不高、參與方式不當。
大多數(shù)家長在親子活動中的角色處理也不恰當,“不恰當?shù)摹狈绞娇梢苑譃閮煞N:一種是“基本不參與”型,家長雖然來到幼兒園,但卻不明確參與的真正目的,只是非常被動地配合教師或幼兒的活動,甚至不參與只是旁觀;第二種是“過度干預”型,家長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包辦代替或是以自己的行為意志對孩子的行為過分指正糾錯,這不僅干預了孩子的自主性,也會削弱孩子獨立做事情的能力。雖然家長可能每次活動都有參與,但對“活動中教師為什么要教孩子做這些游戲、游戲中家長可以學習什么和觀察什么、游戲中孩子不同的表現(xiàn)家長應該怎么做、回家后家長能反思、收獲到什么”仍然是一片茫然。
③家長缺乏對親子活動價值的正確認識。
部分家長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教育思想比較老套,認為親子活動的開展沒有多大意義,對親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有些家長甚至認為開展親子活動是在浪費時間,而家長不積極配合的態(tài)度違背了活動開展的初衷。
幼兒園可以留出固定的親子活動的專項資金,用于活動設施、活動產(chǎn)地建設等各項項目的建設;定期請專業(yè)人員來對教師們進行親子活動的指導并開設親子課程培訓;幼兒園內(nèi)部也要及時做好反思工作、思考如何將教學與活動的思想更加創(chuàng)新,共同探討如何將親子活動開展地更好、將親子活動的意義更好體現(xiàn)出來。并要關心家長育兒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并且盡全力地去幫助他們,引導和鼓勵家長參與到育兒工作的討論中,增加親子活動的次數(shù)、頻率;親子活動的開展要更加靈活,如在親子活動主題的確定上可以采取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來促進親子活動的實效性??梢詣?chuàng)辦班級親子活動家園互動專欄,教師、家長共同設計親子活動,以此來提高家長資源利用的有效性。時間安排更加合理,更多地考慮家長參與親子活動的便利性?;顒雍筮€可以設計一個調(diào)查反饋表,將家長參與互動的所思所想或疑問困惑與教師做更好的交流。
(1)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化水平
很多教師認為親子活動和平常日常上課一樣,只要有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就可以了。然而,親子活動作為教育模式的一種,它必然要求組織者掌握親子活動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再者,親子活動中,家長經(jīng)常會向教師請教教育孩子的相關問題,如果此時教師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無法給出專業(yè)的解答,那么這必然會阻礙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也會使家長對幼兒園和幼兒園教師產(chǎn)生不信任感。如果教師能給家長做出專業(yè)解答,教師的“權(quán)威性”會大大增加,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也會更加放心,也會更加支持親子活動的開展,參與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合作效率也會更高效。在觀念上,教師要正確認識親子活動的價值。在行動上,教師要通過不斷反思、研討、豐富、創(chuàng)新親子活動內(nèi)容,提高教師指導親子活動的能力。
(2)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
在親子活動中,雖然家長與幼兒是活動的主體,但教師卻是整個活動的“主持人”,是連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橋梁”。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產(chǎn)生矛盾隔閡,此時教師的溝通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再者,親子活動中教師也類似于一種“催化劑”的作用,可以利用親子活動中的一些良好契機,使得家長與幼兒間能夠更好交心、了解彼此,這也使得雙方的感情更深,使我們的親子活動格外充滿溫情。
(1)親子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的參與、支持與配合
家長要克服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識到親子活動的重要作用。其實,親子活動更是一種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的積極參與可以使孩子學到一些對待事物、對待人際交往中的態(tài)度、方式、方法,也能使親子關系更加密切,同時還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活動中家長也能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改進、不斷反思。
(2)活動中家長要積極參與、遵守教師所制定的活動規(guī)則
家長要端正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明確自己的角色并提高自身修養(yǎng)。比如,在活動中教師可能會對孩子的違規(guī)行為予以糾正或是對家長的犯規(guī)行為進行制止,這時就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合作。如果活動中設計的項目、規(guī)則等得不到家長的重視和支持,必然會影響親子活動的質(zhì)量。因此,家長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不能消極應對,要帶動起孩子的熱情,珍惜與孩子交流合作的機會?;顒又?,家長還要注重自身榜樣的作用,如遵守規(guī)則、平常心對待比賽結(jié)果、明白合作、互幫互助的道理等;同時,家長也要學會“放手”,很多事情要敢于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
綜上所述,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對于幼兒、家長和教師都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因此要重視幼兒親子活動的有效開展[4]。對父母來說,他們在親子活動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親近孩子,也促進了家長與教師、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相互借鑒、共同探討育兒經(jīng)驗;而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可以借此機會與家長溝通交流,更加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以及情感需求來幫助幼兒更好茁壯成長。親子活動實現(xiàn)了教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互動,是家園共育的良好典范,是使幼兒茁壯成長的雨露。
[1] 綏化市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謝良健.學周刊.2015(07)
[2]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現(xiàn)狀分析及思考[J].李丹.新西部(下半月).2008(04)
[3] 幼兒園班級親子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的意義[J].王躍.中國校外教育.2013(26)
[4]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的思考[J].倪旎.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G61
A
1672-5832(2017)10-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