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
摘 要:中等藝術學校都曾經(jīng)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培養(yǎng)了一大批社會急需的藝術人才。然在高等教育產(chǎn)業(yè)化快速發(fā)展的沖擊下,中等藝術教育尤其是地方性中等藝術教育的發(fā)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如生源、就業(yè)等諸多問題,同時也引發(fā)了教師師德的大滑坡,從而直接導致教師疏于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因此,地方性中等藝術教育能否在“夾縫中”求生存,并有更大的發(fā)展,教師能否探索切合實際發(fā)展的教學管理模式便非常重要。
關鍵詞:中等藝術教育;舞蹈專業(yè)教學;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208-02
一、當下中等藝術學校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韓愈在其《師說》中為教師這一職業(yè)所下的定義,明確地指出了教師的職責所在,并一直深深的影響著后世直至當代的多數(shù)教育從業(yè)者。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們僅僅實施傳道、授業(yè)、解惑,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需要,同時還要擔負育人的重任。因此,是否具有崇高道德素質的教師隊伍,直接關系到人才隊伍培養(yǎng)的成功與否。然而在當下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才流動也逐步市場化。
人才流動的市場化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部分教師受此影響,工作上可能會比較懈怠,職業(yè)意識淡薄,也不夠敬業(yè)等等。在利益的驅動下,往往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也就談不上去積極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為此,黨的十六大報告特別強調指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yè)務水平?!币虼?,在當下新形勢的發(fā)展中,各類學校的教師在教學上積極探索切合實際發(fā)展的教學管理模式,非常重要。而中等藝術學校特別是地方性中等藝術學校,因為處境的尷尬,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中等藝術學校都曾經(jīng)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培養(yǎng)了一大批社會急需的藝術人才。但是,從1999年教育部實施把教育重心逐漸轉移到對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高上的政策傾斜后,更多學生進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難事,卻逐步把中等專業(yè)教育推向邊緣。
自此,中等學校的生源從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受到很大影響,藝術類中等學校尤其如此。招生困難、生源質量下降已成為制約中等藝術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使中等藝術專業(yè)學校的發(fā)展步入了一個歷史與現(xiàn)實營造的困境。
因此,要改善這一困境,地方性中等藝術教育除了在宏觀層面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改革辦學模式、辦學特色等措施的探索外,微觀方面,教師個體應該積極探尋、摸索新的更切合實際發(fā)展的教學管理方法。筆者從自身多年的舞蹈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認為“一高、三心”的教學管理模式,可以作為改善中等藝術學校舞蹈專業(yè)課程教學實踐的一種有益嘗試。
二、 “一高、三心”的教學管理模式
(一)“一高”
“一高”是指作為教師,首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以具備高尚的師德品質。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是指教師個人為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在完成教育和教學任務過程中,按照教師道德的要求所進行的自我鍛煉、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①《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苯處熯@一職業(yè)是一項教書育人的職業(yè),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鬃铀f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非常恰切地道出了教師對學生成長的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正面與積極的表率與垂范作用。所以,教師要做到垂范的表率作用,無論事情的大小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敖處煙o小節(jié),處處是楷?!保此^“德高為范”。“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這也正如“近墨者黑,近赤者紅”所包含的道理。俗話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換句話也可以這樣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我國古代的有識之士就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善歌者教人習其聲,善導者教人習其志”。這也正如捷克現(xiàn)代教育家夸美紐斯所總結的:“教師的職務是以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p>
古人說“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因此,在當下中等藝術學校面臨發(fā)展的瓶頸,在當今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面對金錢、地位、名利的誘惑,部分教師無心思教、道德滑坡的嚴峻形勢下,每一個教師都更應該切實地加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因為道理很淺顯,教學設備落后可以改善,教學、辦學模式老套可以創(chuàng)新改進,而作為學校的靈魂所在——教師的師德如果墮落了,那整個學校就真正垮掉了。
(二)“三心”
“三心”是指教師在教學以及在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中必須充滿愛心,要有耐心,要有恒心。
“三心”是“一高”的承續(xù),沒有“一高”的良好基礎,便難以做好“三心”的教學管理工作。多數(shù)中等藝術學校都曾經(jīng)輝煌過,即使現(xiàn)在作為國家級的重點中等學校,也同樣都受到國家教育改革帶來的巨大影響。因為高校藝術專業(yè)的擴招,學生上大學的門檻大大降低,多數(shù)學生只要稍加努力,大都有機會上大學,這無疑大大減少了中等藝術學校的比較優(yōu)質的生源。所以愿意到中等藝術學校入學的學生在藝術素質方面普遍低下。有的甚至可能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是為了生存,也只能招收。
例如,作為舞蹈專業(yè),其對學生自身的條件,如身高、長相、身材比例、肌肉柔韌性、模仿能力以及舞蹈感覺等的要求更為特殊,要求更高。但是,迫于生源的壓力,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的舞蹈基礎都比較差,部分甚至是零基礎,而且條件也較差。因此,專業(yè)教師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與能力,在教學時注重基礎技術層面及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進,如力求多方位、多層面地多做示范教學,以加快學生的理解與吸收過程。另一方面,則同時要更注重從人文情感等層面去加強學生的教學管理。endprint
1.教師應該充滿愛心
《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苯處煂W生傾注愛心,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師對學生的愛,有助于把教師提出的要求,灌輸?shù)乃枷朕D化為學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為實現(xiàn)這種轉化,需要有情感的過濾和催化,也就是說,一種要求和意見如果被學生認作是出于老師的關懷和愛護,就會產(chǎn)生肯定的傾向而被接受。②所以我們說“愛是教育的潤滑劑”。
一方面,學生所受到的來自教師的關愛,不是單方面的,既不是單純的理智上的關愛,也不是單純的感情上的,而是兩者的緊密結合與統(tǒng)一。即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不是無目的,無要求的,而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的。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不是個別性的,而是廣泛性的,就是說不會偏愛哪一類學生,如只關愛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了成績不好的學生。
另一方面,一定要讓學生感受的教師的愛心是來自真正的關愛,而不是作秀與逢場作戲。只有真正發(fā)自內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統(tǒng)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③
對此,蘇霍姆林斯基也是這樣要求的:“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钡@并不意味著對學生傾注愛心要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反,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一個人最大的嚴厲,某種程度而言其實就是一種巨大的關愛。因為,只有對自己無關的人,我們才可能會漠不關心。正所謂愛之深,也恨之切,要求也就更為嚴格。嚴師出高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學生的正確、嚴格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關愛,否則就是流于濫愛,就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而且這種關愛與嚴格要求不應該只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全身心的成長,關系到他們的學習、品德、心智等多方面。成績再優(yōu)異,如果在別的方面有所缺陷,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也難以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愛還應該從他們的思想、日常生活等方面。要讓學生的學習建立在后顧無憂的基礎上,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這一點在中等藝術學校尤其是地方性的中等藝術學校。這類學校的學生大都來自偏遠農(nóng)村,家庭較為貧困。有的舞蹈專業(yè)學生可能連一雙練功的芭蕾舞鞋的購買都感到困難。所以教師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對學生能夠從生活等方面給予悉心的關愛,讓學生感受溫暖,才可能堅定他們繼續(xù)努力學習的決心。這也是防止地方性中等藝術學校往往容易產(chǎn)生學生中途流失的一種有益的措施。
2.教師要有耐心
教師與學生是教育實施的人為主體,兩者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并不存在教師就高于學生的情況。因此,教師實施教書育人時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熱愛與尊重學生,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育人過程中,要牢固樹立一種觀念:學生接受能力有強弱、學習進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學活動時可以因人而異、分類推進、互幫互學。④于中等藝術學校,尤其是地方性中等藝術學校而言,尤其應該注意到這一點。有時候即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先進的、與時俱進的,但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接受。這往往容易讓積極改善教學方法的教師感到泄氣與無助,這其實說明教學方法更多的是技術上的改進,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僅僅限于技術的不斷改進,還有心理方面的技術。而且新鮮事物的推廣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推廣實施他的先進的教學方法。
而在教學之外如生活等方面的耐心教育也同樣重要。地方性中等藝術學校的舞蹈專業(yè)學生也大多來自偏遠甚至貧困的農(nóng)村,城市生活所展現(xiàn)的繁華、繽紛的表面必然吸引并讓部分學生流連忘返甚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影響學習。教師一次、兩次、甚至多次的教導可能都收效甚微。如果就此作罷,這些學生也許就毀了。顯然,作為專業(yè)課程教師是難逃其咎的。在迂回采取更好策略的同時,教師的耐心是關鍵。其實,在這種耐心施教的過程中,教師耐心的呈現(xiàn)其實也是對學生另一種方式的愛心的表現(xiàn)。因為,教師如果不心存愛心,是不可能這么有耐心的。
3.教師應該有恒心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鐵杵磨成針”典故或哲言,說明的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即做事一定要有恒心,半途而廢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終點的。教師對待學生的教育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愛,不能只是一時的沖動或心血來潮,而應該是持續(xù)性的,也就是說應該持之以恒,要有恒心。偶爾展現(xiàn)愛心,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難的是經(jīng)常性,持久性的愛心展現(xiàn)。學生的成長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對于他們的關愛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達到目標的。
筆者在實際的舞蹈專業(yè)教學中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做到這一點。例如,筆者也經(jīng)常會為學生長時間不能正確地做好一個簡單的動作型抓狂。因此,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急躁,也不能泄氣,要時刻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作為參照去不斷調適自己。而一旦能做到這一點,就會收獲豐厚的回報。這也許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所說,“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板浂嶂嗄静徽?;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幾千年前的大思想家荀況就已如是啟發(fā)過我們。
三、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要使地方性中等藝術學校的舞蹈專業(yè),乃至整個學校的教育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甚至活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作為微觀改革層面的教師們,除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與能力外,更需要做好類似“一高、三心”的專業(yè)課程教學管理模式。
事實上,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無愧于園丁這個最質樸無華的褒稱;無愧于蠟燭這一最溫馨動人的愛稱;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最富哲理同時也是至高評價的稱謂。
注釋:
①羅勝利等.教師道德修養(yǎng)讀本[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1.
②引自:中國高校之窗,www.gx211.com,2011-4-18.
③張鳳梅.教師的“以身立教”[J].新教育(吉林),2007(04).
④譚安國.以教師的人格影響學生,雜志網(wǎng)·論文頻道 http://www.bianjibu.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