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后勤與資產(chǎn)管理處 尹維軍 王旭
芻議高校后勤管理與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
文/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后勤與資產(chǎn)管理處 尹維軍 王旭
本文剖析了高校后勤管理發(fā)揮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作用以及大學生參與后勤管理,推動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作用。
高校后勤管理;大學生;互動作用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和事業(yè)的發(fā)展,高校后勤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后勤社會化改革已成為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然趨勢。但無論高校后勤發(fā)展程度如何,在校的大學生仍然是高校后勤企業(yè)主要的服務對象,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會變化,高校后勤所具備的教育屬性不會改變,也不能更改。因此探討和研究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如何發(fā)揮好高校后勤經(jīng)濟服務和服務育人的作用,以及大學生對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推動作用,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一)高校后勤是大學生在校重要的物質保障基礎。一所大學無論是教職員工還是學生,都不可能離開后勤工作提供給他們的服務,老師授課、學生上課需要窗明幾凈的教室,一天三頓需要提供給他們健康、豐富的飲食,學生和老師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良好的后勤保障,所以我們對高校后勤工作進行社會化的改革是為了加強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縮減我們的后勤管理消耗,從而使得我們的學生和老師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從而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研究活動中沒有后顧之憂。
(二)高校后勤的教育作用。后勤管理工作代表著高校物質生活水平高低,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他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也絕對不僅僅是從師資、研究水平這些學術角度來進行評價的,作為生活在校園里的一分子,這個學校帶給他的主觀感受決定了他對這所學校的感情,同時高校校園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等文化集中地,校園的文化氛圍也并不僅僅由老師和學生構成的,后勤工作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總是說育才更要育人,高校的老師通過自己的學識教授給學生各種高等文化知識,而通過后勤集團形成的校園氛圍則會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得到綜合素質的成長。高校后勤工作構成的文化氛圍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高校校園環(huán)境由后勤工作保障,甚至其設備的建設、維護、日常生活服務均是后勤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說大學里除課堂和實驗室以外,均是后勤工作應該保障和涉及的地方。如果后勤服務做的足夠到位,就能形成一個服務廣泛細致、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人員親和友善的校園環(huán)境,這樣和諧的氛圍最合適大學生成長學習。
第二,除了實際能夠感受到的服務和物質生活條件以外,后勤工作同樣也對學??床灰娒恢奈幕諊哂幸欢ǖ挠绊懀鋵崒τ诖髮W生來說,他們接觸后勤工作人員的機會甚至跟他們接觸老師是一樣頻繁的。沒電費沒水費了,他們需要去后勤管理辦公室找相關服務人員充值;寢室的設備壞掉了,同樣是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員前來處理維修。后勤部門對于大學生來說等于他們自身的半個社會,后勤工作人員的為人處世習慣能夠深刻影響大學生的為人處世。
第三,后勤工作跟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形成互動的,工作人員并不是機器,他們也不是大學生的保姆,學校的環(huán)境不僅僅需要后勤人員前來維護,同樣需要大學生自己用心維護。工作的成功依靠的是雙方共同的努力,后勤人員在日常的工作里也要讓大學生理解到服務并不是理所當然的,后勤人員的工作在提供給大學生服務的同時,也將潛移默化地為他們灌輸點點滴滴的道理,增加他們的責任感。
(三)高校后勤對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這一點其實是后勤工作中最容易忽視的一條,由于大學是人們傳統(tǒng)認知上的高等學府,大學的教師也往往被認為是最具有知識和文化的一批人,所以大家都認為在大學校園里只有大學教師才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工作,后勤工作人員跟大學教師產(chǎn)生了巨大的割裂,導致了后勤人員都只把自己當作服務人員。但從事實上來說,后勤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的素質和道德觀念,大學生除老師和同學外,能夠接觸到的最多的成年人就是后勤人員。我們的高層管理部門需要對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把關,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同樣是學生生活上的老師,讓他們具備成為老師的能力。
高校后勤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大學生,而大學生也是支撐后勤工作的經(jīng)濟支柱,正是大學生花費金錢來購買各項生活必須的服務和商品,才有了后勤管理部門的存在,可以說讓大學生群體感到滿意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始終不懈的追求。所以大學生本身就應當是后勤管理工作的一分子,因為只有他們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只有他們主動地參與進來,后勤部門才能及時了解工作上需要改進的部分。
同時作為大學生也要充分去理解后勤工作的難處,一個大學動輒上萬的學生,校區(qū)廣闊,宿舍情況復雜,出問題那是必然的。大學生經(jīng)常會將后勤人員的工作忽視掉,一旦出了問題就大發(fā)雷霆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也需要我們的后勤人員及時跟他們進行溝通。這個過程是一個雙方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過程,大學生要認識到后勤工作不可能完美無缺;后勤人員要理解大學生在生活遇到困難時的郁悶心情。大學生可以及時告訴后勤人員較為頻繁的問題是哪些,后勤人員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工作力度,而后勤人員也要盡可能及時為大學生排憂解難。
實際上大學生參與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本身就是一種節(jié)約的體現(xiàn),因為大學生對自身需要的東西最為了解,管理部門單靠自己去總結和發(fā)掘沒有那么簡單,大學生對自己的需求提意見,既可以加強雙方的聯(lián)系,也可以節(jié)約管理工作的時間。
[1]朱春生.高校后勤社會化中大學生參與后勤管理芻議[J].江蘇高教,2012(5):71-72.
[2]陳力.發(fā)揮高校后勤管理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以棗莊職業(yè)學院為例[J].職業(yè),2011(36):28-29.
[3]張國軍.對高校后勤管理與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3,33(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