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慧
(中原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鄭州 450007)
建立普通高校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探索研究①
葉慧
(中原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鄭州 450007)
該文對建立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方法、步驟和操作細節(jié)進行了初步探索,指明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為大學生建立個人電子體育檔案并應用檔案為學生設計差異化的學習鍛煉方案,在課堂內(nèi)外跟蹤記錄并提供指導,可以讓大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熱愛并長期自覺堅持體育鍛煉,提高大學生身體健康水平。
體育教學 個人電子體育檔案 動態(tài)管理
眾所周知,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階段。對于剛進入高校學習的大學生而言,由于原生活地域、習慣和初高中教育的差異等,其體質(zhì)健康狀況的差異往往非常大。筆者在長期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大學生對健身理念和健康知識了解得很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不少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平時也幾乎沒有堅持鍛煉的習慣;還有一些學生雖然注重體育鍛煉,但是往往由于未能充分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未能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對體育鍛煉的強度把握不當,從而造成運動損傷。這無疑應該引起高校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為此,高校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針對每一名學生的特點,從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現(xiàn)實需求出發(fā),為每一名學生建立個人電子體育檔案并加以應用,便有著非?,F(xiàn)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當前學術界研究的基礎之上,筆者結合多年在大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對建立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具體步驟和操作細節(jié)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1.1 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初步建立
從大一新生剛?cè)雽W開始,即為他們建立初步的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目前我國多數(shù)高校都會對剛?cè)胄5男律M行為期3周的體檢復查、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等。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相關部門人員協(xié)調(diào)配合,對每一名新入校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zhì)、身體機能、運動能力以及專項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調(diào)查和檢測。之后體育教師對調(diào)查檢測結果統(tǒng)一整理歸檔,對檔案進行初步管理,確定學生學習體育課的體能和技能起點,同時將結果反饋給大學生,提高他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
具體做法可細化為如下幾步。
第一步:一般調(diào)查。主要是了解大學新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愛好特長,詢問調(diào)查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以及健康體檢表的收錄等。
第二步: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身體體質(zhì)(健康體適能)測試并詳細記錄測試結果。體質(zhì)健康測試內(nèi)容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身體成分分析,骨密度測試,閉眼單腳站立平衡測試,反應時測試,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50 m跑,1 000 m跑(男)/800m跑(女)或臺階實驗等。通過全面的身體體質(zhì)測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體質(zhì)健康狀況(身體成分、骨質(zhì)狀況、心肺功能、靈敏性、爆發(fā)力、速度、協(xié)調(diào)性等體能狀況),關注并重視自身健康狀況和體育鍛煉;另一方面,教師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根據(jù)測試成績的高低為學生初步分組,為進一步差異化的課堂教學制定規(guī)劃。
第三步:測定學生專項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并記錄初始成績。專項體育教師在授課前測定學生對本項目技能的掌握情況,評定并記錄運動技能初始成績,建立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檔案。根據(jù)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在對學生進行初步分組的基礎上,按照技能水平的高低再次進行更加合理的分組。
第四步:體育教師根據(jù)組別制定具體教學計劃。專項體育教師依據(jù)以上測定結果(身體體質(zhì)測試及專項體育技術)和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則,為每組學生制定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進度、鍛煉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度等在內(nèi)的差異化鍛煉方案,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進而將體育文化、運動理念和訓練方案貫穿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
1.2 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完善和應用
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差異化評價方法對學生定期進行階段性評價以及最終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幅度,同時加強體育精神和文化的感染教育,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感受到成長和成功的快樂。
在體育教學中,以組為單位,采用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進步度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評定學生的最終成績。體育教師固定一段時間做一個階段性總體評價,和學生一起對單元學習情況(包括體能提高情況,技能掌握情況)做總結評價。體育教師在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中,在之前分組的基礎上,為每一名學生建立個人成績數(shù)據(jù)庫,記錄其每一個單元學習之后的成績,算出進步幅度,定期進行健康體質(zhì)狀況測試與評價,并把成績信息和綜合體質(zhì)測試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對學生階段性縱向努力程度和進步程度給予肯定的評價和鼓勵。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在不同單元之間的學習進步情況,體驗到縱向技術、體能的提高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建立體育鍛煉的興趣和自信,增強自我價值感,同時對自身的體育學習情況和身體狀況做好監(jiān)督和管理,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從而促進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狀況、技術進步狀況及時調(diào)整、優(yōu)化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使得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化、人性化,而總結評價結果也能為最終考核成績提供重要參考。最后,學期末時體育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成績嘗試制定下學期學習鍛煉計劃,增強學生獨立制定個人鍛煉計劃的能力。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完善和應用是一個長期動態(tài)的互補過程,在應用中不斷完善,隨著完善進一步改進應用的水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體育教師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調(diào)整優(yōu)化,也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和主動參與。
1.3 跟蹤記錄大學生課外鍛煉情況并提供運動指導
現(xiàn)在,相當數(shù)量的大學生在常規(guī)的體育課堂之外還會參加一些面向社會大眾的體育社團、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等,這些活動和比賽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也逐漸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并有不斷發(fā)展提高之勢。高校體育教師有責任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并做好其參與體育活動和比賽的相關記錄,使這些活動比賽能真正對學生發(fā)揮良好的作用。若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調(diào)查記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感受,引導學生監(jiān)測記錄運動前、中、后的心率脈搏等一些簡單指標的測定結果。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持續(xù)時間、運動強度、頻率等判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并記入個人電子檔案,然后根據(jù)檔案記錄精心組織好體育鍛煉的計劃和強度,盡可能全過程地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運動指導和幫助;同時,體育教師還應該及時為學生糾正錯誤動作,并且在體育教學和鍛煉過程中滲透體育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健身鍛煉的效果,避免運動損傷。
1.4 設計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動態(tài)管理系統(tǒng),建立信息網(wǎng)絡服務平臺
作為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管理應用的深化發(fā)展,體育教師還可以和大學生一起設計建立大學生個人體育檔案的動態(tài)管理系統(tǒng)并逐步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移動化。這樣,一方面可以讓體育教師更快更好也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體育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體育教學服務質(zhì)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讓學生更加關注自身體能水平,鞏固和加強體育鍛煉的效果。
該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建立大學生個人電子體育檔案的具體方法步驟和各項操作細節(jié)問題,以及加強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體育精神和理念的教育的一些建議和做法。體育教師在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個人電子體育檔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nèi)容,階段性地對學生的進步情況做出客觀評價,注重對學生體育健康觀念的教育,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引導和體育鍛煉的實踐,變學生被動適應體育為主動參與;可以增強學生對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的認識,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愉悅感受和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把對堅持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內(nèi)化成內(nèi)在的需求,把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變成日常習慣并終身堅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對體育產(chǎn)生真正的熱愛。
[1]時鋒.建立大學生“體育與健康檔案”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5):38-40.
[2]錢文蓮.論學生體育學習檔案的建立與管理[J].體育科研,2005(4):85-87.
[3]劉晟.利用體育教學檔案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06(4):151-152.
[4]蘇志.普通高校體育檔案內(nèi)容與方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4):25-28.
[5]羅林.利用體育教學檔案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J].蘭臺世界,2008(5):44-45.
G807.4
A
2095-2813(2017)05(c)-01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123
葉慧(1984,1—),女,漢,湖北十堰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