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中原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鄭州 450007)
從性別角度探析鄭州市大學生籃球?qū)W習現(xiàn)狀①
王鵬
(中原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鄭州 450007)
該文從社會性別與學校體育教學相互關系的研究視角,以鄭州市6所高校的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大學生在籃球?qū)W習中的性別差異,并分析了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論文著重從性別差異方面入手,分別分析了男生和女生在籃球的認知、籃球課和課后籃球鍛煉方面的差別;調(diào)查了男女生如何看待異性在籃球?qū)W習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看待女性籃球?qū)I(yè)運動員等;通過對男女體育教師的訪談了解了大學籃球文化的一些基本情況;分析了造成這種性別差異的社會原因等狀況。
性別 大學生 籃球教學 現(xiàn)狀分析
從研究的情況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來看,基于性別視角的大學生籃球?qū)W習存在很多理論和實踐的盲角。眾多研究關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女性個性獨立以及在參與體育運動包括籃球運動方面存在問題,以及社會現(xiàn)代化及奧林匹克運動給女性參與體育活動帶來的新的契機。但更突出的問題是,在籃球?qū)W習過程中,已經(jīng)定型化的關于男女兩性的性別刻板印象,束縛了女性學習籃球的潛力和欲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男生與異性的交往空間,也不利于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拓展和學?;@球教學的發(fā)展。盡管在傳統(tǒng)文化對男女兩性觀念的影響方面,現(xiàn)在做的很多工作都顯得掣肘乏力,但是一些細小的改變,也會對大學生,尤其是女生的籃球?qū)W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F(xiàn)代文明構建于物質(zhì)的極大豐富及溝通交流的極大方便上,但這種物質(zhì)的豐富以及媒體文化,本身具有性別異化色彩。從職業(yè)的選擇,家庭角色的分擔再到媒體對待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的不同態(tài)度,都顯示出男性相對女性的絕對優(yōu)勢。比如,社會的財富是男性積累的多還是女性積累的多?關鍵崗位上是男性主導還是女性主導?體育媒體是站在男性一邊還是為女性說話?這些問題實在不是單領域的問題,既不是體育教學方面單獨存在的,那就更不是籃球教學方面單獨存在的了。另外,女性問題的隱性化,使得社會群體對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管是在籃球?qū)W習領域還是其他場合,都保持了一種默而不宣的狀態(tài)。很多人認為女生自己不想打籃球,她們就喜歡跳健美操。這些說法看似合乎現(xiàn)實,但背后的文化束縛實在是沉重萬分。
(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相當大一部分大學女生對籃球?qū)W習保持一種非理性的遠離狀態(tài),她們傾向于順從社會大眾或父母、伙伴給予她們的一種固有角色定位,從實用論出發(fā)選擇一些塑身、健美之類的體育課程。再加上媒體的宣傳和周邊體育文化的符號渲染,她們在是否選擇學習籃球運動時,出于一種非思維理性的狀態(tài)。
(2)極少數(shù)的女生出于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而選擇上籃球課或參加課余籃球運動來鍛煉或娛樂,她們也是孤立的,在大環(huán)境中是小群體或少數(shù)的一部分。調(diào)查中很多女生覺得籃球技術難于學習是因為沒有鍛煉機會或鍛煉伙伴。而基于性別視角談籃球?qū)W習時,有相當一部分已經(jīng)選擇籃球課的女生愿意和男生一起打籃球或上籃球課,但學校體育課程的分班教學直接阻礙了這一想法的實現(xiàn)。而且,據(jù)教師訪談記錄,真正對籃球感興趣的這部分女生,她們對籃球運動技術的掌握速度和程度并不亞于男生。盡管這樣,前提狀況是,大部分女生在有健美操等課程存在的前提下,基本不會對籃球課有任何眷顧。對籃球必修課來說,大部分女生學習的動機也是為了拿學分,等到考試結束,整個學習過程也就結束了。該文在關注女生學習籃球具體困難的同時,重點思索了造成女生遠離籃球運動的原因,從根源上來說并不在于她們很難學會籃球,而是存在某種既在的符號記憶,使得她們要么選擇遠離,或者選擇瞎混,比如為了拿學分等。剩下的極少數(shù)對籃球真正有興趣的女性個體則被孤立,她們即便有興趣,也很難獲得練習的機會。這種符號記憶就是表現(xiàn)在男生觀念里的,包含在籃球場的布置,籃球課的設置,甚至是老師的觀念中,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籃球文化——這種籃球文化是男性主導的,帶有極強的性別色彩。媒體的作用就是將這種文化發(fā)揚光大,使得它不管合理與否都看上去有最廣泛的話語權。讓大部分女生在男生大談某場籃球比賽時失語。
(3)相對于女生,大部分男生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適合玩籃球的?;@球在他們眼里是熱血、激情,肌肉強壯的符號體。相對于女性,一半以上的男生不愿意和女生打籃球,也不愿意女性籃球教師給他們上籃球課。在學習動機上,男生也表現(xiàn)得相當積極,他們自發(fā)地成為一個興趣團體,并且將這個興趣群體作為讓自己變得“更爺們”,免遭疏遠的大本營。從不愿意和女生打球這一角度可以看出,男生在籃球?qū)W習上認為自己要優(yōu)于女生的。大部分男生認為男女合班上課會影響課程進度,進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從對待專業(yè)女性籃球運動員的態(tài)度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男生寄希望于周邊的女生“要有女人味”,表示對女性專業(yè)運動員極大的不理解。跟女生關注女籃隊員就業(yè)問題的視角不同,男性是站在一種優(yōu)越地位上來看待問題的,而女生則站在一種“試圖理解”的疑問角度來關注自己的性別同胞的學習和生活。
(4)從訪談的體育教師提供的信息來看,不管是男教師還是女教師對女生在籃球運動方面表現(xiàn)出的弱勢持一種淡然的態(tài)度。大部分老師對從性別角度觀察這個問題持冷漠態(tài)度。在對待男女合班的問題上,男老師表現(xiàn)的更為積極,部分男教師認為,女生的存在有利于男生積極表現(xiàn)。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女生學習籃球能力的肯定,但至于為什么女生存在男生打球就更好,很多老師都答不上來。這在潛意識里,有把女生當觀眾、當看客的意味。而女教師在這方面則比較消極,她們的理由是男生不好帶,而且自己也很難教會男生籃球技術。這在潛意識里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性別化的自甘示弱。因為她認為自己能教好女生,但很難教好男生。盡管存在籃球男女動作技術的差異。但這并不能作為反對的主要原因,因為在調(diào)查的幾所學校中,有男教師教女生班的現(xiàn)象,但沒有女教師教男生籃球班的情況。
(5)盡管高校中的男女生,包括教師對在籃球?qū)W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因性別差異、性別意識不足導致的女生在籃球?qū)W習方面的弱勢地位沒有足夠認識,依然可以通過一定的改進措施提高女生在籃球運動方面的學習效果。女生在籃球?qū)W習方面最大苦難就是其性別群體難以形成,這首先要歸結于中國傳統(tǒng)女性形象對女生思想意識的戕害。而要消除這些影響,就應該在大學校園構建男女平等的體育文化氛圍,包括設立女生體育節(jié)、建立女生籃球社團等。開設社會性別方面的必修課,從思想根源上消除傳統(tǒng)文化中對女性不利的影響。在具體的籃球?qū)W習中,學校應該單獨設立女生籃球場,鼓勵女生跟男生競賽。
[1]肖新橋,羅莉.女權主義運動與奧林匹克運動的互動[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23(6):10-12.
[2]張中江.大學生體育行為和參與選擇的性別差異[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25(2):45-47.
[3]瞿禮軍.四川省高校碩士研究生余暇體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
[4]劉淑芬.從性別的視角探析高校體育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 2010(7):171-172.
[5]馬國義,易學.關于在體育院校開設社會性別課程的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17(4):39-41.
[6]韓傳來,張華瑩.當代體育傳媒中的性別意識對女性體育的影響[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23(4):19-21.
[7]林景.女性主義視野下中國體育傳媒報道中的性別失衡[D].武漢體育學院,2005.
G841
A
2095-2813(2017)03(a)-0056-02
王鵬(1982,10—),男,漢,河南洛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