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花
【摘要】從“開展走進偉大詩人系列活動;傳統(tǒng)節(jié)日誦經(jīng)典;提高家長的認識,凝聚合力;利用好網(wǎng)絡(luò)資源;搭建舞臺,展示成效”五個方面,談了激發(fā)孩子誦讀興趣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終生受益誦讀興趣多種途徑形式多樣一、開展走進偉大詩人系列活動
這個學期,我和孩子們慢慢走進了兩位詩人:劉禹錫與李白。
我個人比較喜歡詩豪劉禹錫的詩,課堂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以下導語:夜間,當你仰望星空和銀河出神的時候,你也許會想,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現(xiàn)在怎么樣?要是能到他們那里去做客,該多好?。∵@是誰的美妙幻想呢?今天我?guī)ьI(lǐng)大家走進劉禹錫,首先欣賞他的《浪淘沙》。在貶謫中的劉禹錫不失落,不惆悵,蕭條的秋天里卻溢出春日蓬勃的精神,出示《秋詞》……在這樣一步步精心設(shè)計的情景朗讀中,用深情的語言領(lǐng)著孩子們誦讀,講解大致意思,帶著對大詩人的敬佩之情,我過了一把誦經(jīng)的癮,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誦讀興趣。
走進每位詩人之前,先讓孩子們做點小功課:搜集并整理資料。有孩子們講了關(guān)于劉禹錫的經(jīng)典小故事:“策知縣刁難劉禹錫暨《陋室銘》的由來”;有的孩子將劉禹錫詩歌分傲岸之詩和富有想象力的詩作;有的孩子講解《玄都觀桃花》背后的故事……
在“走進李白”的交流展示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精彩紛呈。不僅復習了《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多首孩子們熟悉的詩歌,也有孩子誦讀了《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難度大的詩歌。感受李白雄奇豪放的詩風。對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傳統(tǒng)節(jié)日誦經(jīng)典
端午節(jié)放假第一天早上,看到小喬媽媽給我發(fā)來的消息,十分欣喜。消息內(nèi)容是:“昨晚睡前,我讓小喬拿著手機讀了老師推薦的《屈原》選段五六遍,我把他讀的最好的一遍發(fā)到班級群里,沒想到今早起來,他居然很流利地背過了,還能把大致意思說給我聽,很出乎我的意料。因為這段文章,連高中生都要背很久呢。”小喬能背過也很出乎我的意料。推薦誦讀《屈原》選段前,我也有顧慮:對于四年級孩子來說,誦讀《屈原》選段的確難度很大。孩子們是否感覺枯燥無味呢?難度大的古詩文,能否降低孩子們誦讀經(jīng)典詩文的興趣呢?不但因為自己很喜歡這篇文章,而且端午節(jié)里不讀屈原的大作,感覺不應該。課堂上循序漸進的帶領(lǐng)他們讀了幾遍,還講了大致意思。真希望自己的喜歡與感動,能傳染給全班孩子。
慶“六一”活動中,表演完節(jié)目,放松心情后,跟孩子誦讀《小兒垂釣》《村居》《池上》《所見》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最美古詩,感受童真、童趣。
三、提高家長的認識,凝聚合力
孩子的經(jīng)典誦讀,與孩子的其他教育一樣,離不開家長的支持,為此,我以短信的形式將誦讀經(jīng)典對于孩子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禮儀修養(yǎng)的提升、文化知識的積淀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傳達給家長。
家長會上,我講了班里小白熱情背誦詩歌的故事,引起了巨大反響。
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小白媽媽利用每天早晨從家到幼兒園步行半小時時間,陪孩子背詩,已經(jīng)堅持了4年。一開始背《靜夜思》《鋤禾》等簡單古詩,慢慢加大難度和進度,背誦《蜀道難》《行路難》《梁甫吟》,一學期一小本,已背誦唐詩約二百多首,宋詞40首,娘倆很有成就感。
我講了好多小白在誦讀方面精彩紛呈的表現(xiàn)。我請家長們思考:假如媽媽沒有堅持陪伴孩子抄詩,背詩,孩子誦讀經(jīng)典的興趣會如此高嗎?孩子的記憶力、理解力、語言表達力、想象力能如此強大嗎?孩子能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嗎?我們身邊有學習的榜樣,肯定能引起其他家長的深思。
家長會后的很長時間,許多家長在家有計劃的陪孩子誦讀詩歌,全班掀起了又一輪背誦經(jīng)典的熱潮。
四、利用好網(wǎng)絡(luò)資源
這學期,堅持聽微信群里蒙曼、酈波老師“每天解讀一首詩”欄目,我和孩子們一起享受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效誦讀。我們不但堅持聽,而且及時交流所得、所思。有幾個孩子真是聽到心里了,能將蒙曼老師、酈波老師的講解變成自己的話,還能有自己的感受,有問題提出。對劉禹錫,蘇軾,柳宗元,杜牧,李白,這些大詩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五、搭建舞臺,展示成效
形式單一的誦讀難免會使學生缺乏興趣,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造、變換著不同的誦讀方式,吸引著孩子們饒有興趣的開展活動。
男女生比賽,采用不同形式表演詩歌。
女生表演《木蘭詩》,男生表演《少年中國說》,我給他們一周時間準備。女生積極準備,不時的向我請教。形式多樣的誦、唱、演,小范的民族舞更是錦上添花。小佳和小禾的導演才能嶄露頭角。男生顯得呆板了些,小淇和小博的朗誦倒是很有氣勢。孩子們搖頭晃腦地誦讀,忘形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讀經(jīng)活動。相信很多年后,他們自己編排的配樂經(jīng)典誦讀表演仍記憶猶新。
我感覺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和孩子一起誦讀經(jīng)典,讓孩子盡情展示,他們會終生受益。學習結(jié)果并不是很重要,而他們的學習過程是更重要的內(nèi)容,我們共同享受這個學習過程。endprint